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鹭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用辅助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108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用辅助矫正装置,包括底板、架板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卡球,所述架板安置于底板上,一对所述第一卡球安置于架板的下两侧端面上,所述底板的上两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插口,一对所述第一卡球插装于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插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装置置于病人的背部,进行辅助治疗,当需要对装置的规格进行调整时,通过操作两侧的电动推杆的方式,当电动推杆推出时,交叉安装的支杆被推起,达到了使架板凸起的目的,反之则会放平,用以不同的人群,为病人带来了方便,且交叉的支杆结构避免了架板某处的塌陷,防止了装置损坏,为病人的康复提供了保障。

An Auxiliary Orthopedic Corr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用辅助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矫正改进,特别是一种骨科用辅助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因此一些骨科辅助用矫正装置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例如申请号为201620783803.3的技术专利,包括底板、固定脚和凸起等,虽然该技术专利解决了矫正器的串位问题,但是由于其内部液压杆的限制,导致虽然该技术专利可以改变形状,但是可变范围过于局限,不能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且内部结构较为空洞,导致局部受力不一,不仅容易导致设备损坏,更会给病人的康复留下隐患,造成二次伤害,反而使病人伤痛加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骨科用辅助矫正装置。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骨科用辅助矫正装置,包括底板、架板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卡球,所述架板安置于底板上,一对所述第一卡球安置于架板的下两侧端面上,所述底板的上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用辅助矫正装置,包括底板(1)、架板(2)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卡球(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板(2)安置于底板(1)上,一对所述第一卡球(3)安置于架板(2)的下两侧端面上,所述底板(1)的上两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插口,一对所述第一卡球(3)插装于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插口内;其还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转轴(4)、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5),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杆(6)、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转轴(7)、一对结构相同的托板(8)、两对结构相同的滑道(9)、一对结构相同的滑板(10)、四对结构相同的滑块(11)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球(12);一对所述电动推杆(5)安置于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用辅助矫正装置,包括底板(1)、架板(2)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卡球(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板(2)安置于底板(1)上,一对所述第一卡球(3)安置于架板(2)的下两侧端面上,所述底板(1)的上两侧壁面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插口,一对所述第一卡球(3)插装于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插口内;其还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转轴(4)、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5),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杆(6)、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转轴(7)、一对结构相同的托板(8)、两对结构相同的滑道(9)、一对结构相同的滑板(10)、四对结构相同的滑块(11)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球(12);一对所述电动推杆(5)安置于底板(1)上且位于架板(2)内,一对所述滑板(10)安置于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5)的外下壁面上且靠近内侧的一端处,两对所述滑块(11)安置于滑板(10)的下壁面四角处,两对所述滑道(9)安置于底板(1)上且位于架板(2)内,所述滑块(11)与滑道(9)配合相连,一对所述第一转轴(4)安置于一对结构相同的滑板(10)上,一对所述支杆(6)交叉安置于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转轴(4)的外环面上,一对所述第二转轴(7)安置于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杆(6)上端面上,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鹭王樱寓蔡晖孙翠卿
申请(专利权)人:张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