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鹭专利>正文

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85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一与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的顶部安装有垫板,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支撑板一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二,且所述安装槽二的内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均套设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适配的滑套,且所述滑套之间安装有连接块一,且所述连接块一位于所述液压杆的正上方,所述液压杆的顶部安装有活动轴一,且所述活动轴一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块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靠近所述连接管二(31)的一侧边顶端安装有定位套(45),且所述定位套(45)套设于所述连接管二(31)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现有骨科的医疗设备对于脊柱损伤无法更好的进行治疗,大都通过医师来进行脊柱损伤的治疗操作,而医师的经验的经验以及技术有高有低,从而导致无法更好的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进而无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综上所述,如何能够使得骨科更好的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来解决如何能够使得骨科更好的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一(2)与支撑板二(3),且所述支撑板一(2)的顶部安装有治疗板(4);所述支撑板二(3)的顶部安装有垫板(5),所述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一(6),所述安装槽一(6)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的顶部安装有液压杆(8),所述支撑板一(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二(9),且所述安装槽二(9)的内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上均套设有与所述支撑杆(10)相适配的滑套(11),且所述滑套(11)之间安装有连接块一(12),且所述连接块一(12)位于所述液压杆(8)的正上方,所述液压杆(8)的顶部安装有活动轴一(13),且所述活动轴一(13)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块一(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一(2)靠近所述支撑板二(3)的一侧边安装有活动轴二(14),所述治疗板(4)靠近所述垫板(5)的一侧边安装有弧形推块(15),所述支撑板二(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三(16),且所述安装槽三(16)的靠近所述支撑板一(2)的一侧安装有活动块(17),所述活动块(17)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二(18),且所述支撑板二(3)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块二(18)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块二(18)相适配的活动槽(19),且所述连接块二(18)的顶端贯穿于所述活动槽(19)并与所述垫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17)远离所述支撑板一(2)的一侧边安装有推杆(20),且所述推杆(20)远离所述活动块(1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二(3)远离所述支撑板一(2)的一侧并与所述垫板(5)远离所述治疗板(4)的一侧底部连接,所述推杆(20)与所述活动块(17)之间安装有挡块(21),所述安装槽三(16)的内部位于所述挡块(21)远离所述活动块(17)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推杆(20)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2),所述治疗板(4)的中部安装有治疗条板一(23),且所述治疗条板一(23)的顶部均匀安装有若干电极片(24),所述治疗板(4)上且位于所述治疗条板一(23)的两侧均安装有治疗条板二(25),且所述治疗条板二(25)上均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26),所述治疗条板二(25)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治疗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槽四(27),所述安装槽四(27)的内部均安装有罩体(28),且所述罩体(28)的顶部均与所述治疗条板二(2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罩体(28)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管一(29),所述治疗板(4)远离所述垫板(5)的一侧边安装有连接盒(30),且所述连接管一(29)远离所述罩体(28)的一端均贯穿于所述安装槽四(27)并与所述连接盒(30)连接,所述连接盒(30)远离所述治疗板(4)的一侧边安装有连接管二(31),所述主体(1)靠近所述连接管二(31)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五(32),且所述安装槽五(32)的中部安装有隔板(33),所述安装槽五(32)的底部安装有低频电子脉冲仪(34),且所述低频电子脉冲仪(34)与若干所述电极片(24)连接,所述隔板(33)的顶部安装有盛药皿(35),所述盛药皿(35)的顶部安装有密封顶盖(36),所述盛药皿(35)的内部底端安装有加热棒(37),所述盛药皿(35)的外侧边安装有加热器(38),且所述加热器(38)与所述加热棒(37)连接,所述盛药皿(35)远离所述加热器(38)的一侧边安装有电磁气阀(39),所述电磁气阀(39)远离所述盛药皿(35)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头(40),且所述连接管二(31)远离所述连接盒(3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40)远离所述电磁气阀(39)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1)靠近所述连接管二(31)的一侧边顶端安装有定位套(45),且所述定位套(45)套设于所述连接管二(31)的外侧。在本案中,所述安装槽一(6)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液压杆(8)的外侧边安装有固定环(46),且所述固定环(46)的外侧边均与所述安装槽一(6)的内侧边固定连接。在本案中,所述活动块(17)的底部安装有滑轮(47),且所述安装槽三(16)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与所述滑轮(47)相适配的滑槽(48)。在本案中,所述主体(1)上远离所述门板(41)的一侧安装有若干置物抽屉(4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通过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液压杆以及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滑套的互相作用,能够在进行治疗时对所述治疗板进行调节,同时在所述活动块与所述推杆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所述垫板配合所述治疗板进行移动,便于能够在治疗时对患者更好的进行体位的调节,从而便于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脊柱损伤治疗操作,进而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2、通过所述电极片与所述治疗条板一以及所述低频电子脉冲仪的互相作用,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脊柱损伤进行治疗,同时通过所述盛药皿与所述加热器以及所述加热棒,配合所述治疗条板二与所述通孔的互相作用,能够对患者的损伤脊柱进行蒸汽药疗操作,从而便于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脊柱损伤进行治疗,进而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3、通过本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如何能够使得骨科更好的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问题,使得在骨科治疗时能够对脊柱损伤更好的进行治疗,避免了由于医师的经验以及技术有高有低导致的治疗不完善的情况发生,从而确保能够更好的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进而便于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缸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板一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板二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一(2)与支撑板二(3),且所述支撑板一(2)的顶部安装有治疗板(4);所述支撑板二(3)的顶部安装有垫板(5),所述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一(6),所述安装槽一(6)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的顶部安装有液压杆(8),所述支撑板一(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二(9),且所述安装槽二(9)的内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上均套设有与所述支撑杆(10)相适配的滑套(11),且所述滑套(11)之间安装有连接块一(12),且所述连接块一(12)位于所述液压杆(8)的正上方,所述液压杆(8)的顶部安装有活动轴一(13),且所述活动轴一(13)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块一(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一(2)靠近所述支撑板二(3)的一侧边安装有活动轴二(14),所述治疗板(4)靠近所述垫板(5)的一侧边安装有弧形推块(15),所述支撑板二(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三(16),且所述安装槽三(16)的靠近所述支撑板一(2)的一侧安装有活动块(17),所述活动块(17)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二(18),且所述支撑板二(3)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块二(18)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块二(18)相适配的活动槽(19),且所述连接块二(18)的顶端贯穿于所述活动槽(19)并与所述垫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17)远离所述支撑板一(2)的一侧边安装有推杆(20),且所述推杆(20)远离所述活动块(1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二(3)远离所述支撑板一(2)的一侧并与所述垫板(5)远离所述治疗板(4)的一侧底部连接,所述推杆(20)与所述活动块(17)之间安装有挡块(21),所述安装槽三(16)的内部位于所述挡块(21)远离所述活动块(17)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推杆(20)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2),所述治疗板(4)的中部安装有治疗条板一(23),且所述治疗条板一(23)的顶部均匀安装有若干电极片(24),所述治疗板(4)上且位于所述治疗条板一(23)的两侧均安装有治疗条板二(25),且所述治疗条板二(25)上均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26),所述治疗条板二(25)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治疗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槽四(27),所述安装槽四(27)的内部均安装有罩体(28),且所述罩体(28)的顶部均与所述治疗条板二(2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罩体(28)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管一(29),所述治疗板(4)远离所述垫板(5)的一侧边安装有连接盒(30),且所述连接管一(29)远离所述罩体(28)的一端均贯穿于所述安装槽四(27)并与所述连接盒(30)连接,所述连接盒(30)远离所述治疗板(4)的一侧边安装有连接管二(31),所述主体(1)靠近所述连接管二(31)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五(32),且所述安装槽五(32)的中部安装有隔板(33),所述安装槽五(32)的底部安装有低频电子脉冲仪(34),且所述低频电子脉冲仪(34)与若干所述电极片(24)连接,所述隔板(33)的顶部安装有盛药皿(35),所述盛药皿(35)的顶部安装有密封顶盖(36),所述盛药皿(35)的内部底端安装有加热棒(37),所述盛药皿(35)的外侧边安装有加热器(38),且所述加热器(38)与所述加热棒(37)连接,所述盛药皿(35)远离所述加热器(38)的一侧边安装有电磁气阀(39),所述电磁气阀(39)远离所述盛药皿(35)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头(40),且所述连接管二(31)远离所述连接盒(3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40)远离所述电磁气阀(39)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1)靠近所述连接管二(31)的一侧边顶端安装有定位套(45),且所述定位套(45)套设于所述连接管二(31)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脊柱损伤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一(2)与支撑板二(3),且所述支撑板一(2)的顶部安装有治疗板(4);所述支撑板二(3)的顶部安装有垫板(5),所述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一(6),所述安装槽一(6)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的顶部安装有液压杆(8),所述支撑板一(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二(9),且所述安装槽二(9)的内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上均套设有与所述支撑杆(10)相适配的滑套(11),且所述滑套(11)之间安装有连接块一(12),且所述连接块一(12)位于所述液压杆(8)的正上方,所述液压杆(8)的顶部安装有活动轴一(13),且所述活动轴一(13)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块一(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一(2)靠近所述支撑板二(3)的一侧边安装有活动轴二(14),所述治疗板(4)靠近所述垫板(5)的一侧边安装有弧形推块(15),所述支撑板二(3)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三(16),且所述安装槽三(16)的靠近所述支撑板一(2)的一侧安装有活动块(17),所述活动块(17)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二(18),且所述支撑板二(3)的顶部与所述连接块二(18)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块二(18)相适配的活动槽(19),且所述连接块二(18)的顶端贯穿于所述活动槽(19)并与所述垫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17)远离所述支撑板一(2)的一侧边安装有推杆(20),且所述推杆(20)远离所述活动块(1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二(3)远离所述支撑板一(2)的一侧并与所述垫板(5)远离所述治疗板(4)的一侧底部连接,所述推杆(20)与所述活动块(17)之间安装有挡块(21),所述安装槽三(16)的内部位于所述挡块(21)远离所述活动块(17)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推杆(20)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2),所述治疗板(4)的中部安装有治疗条板一(23),且所述治疗条板一(23)的顶部均匀安装有若干电极片(24),所述治疗板(4)上且位于所述治疗条板一(23)的两侧均安装有治疗条板二(25),且所述治疗条板二(25)上均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26),所述治疗条板二(2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鹭
申请(专利权)人:张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