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0089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圆柱体模具的构建:加工获得圆柱体模具;柱形环模具的构建:使用环氧乙烷气体对圆柱体模具进行消毒,将融化的2%琼脂糖溶液置于高温高压环境中灭菌消毒,待其冷却至温度不低于50℃后,将其均匀倒入圆柱体模具中,琼脂糖溶液凝固后得到琼脂糖模具,将琼脂糖模具和圆柱体模具分离开;组织工程血管的培养:将若干个组织血管环逐一套入硅胶管上,使组织血管环悬在培养皿内,静态培养得到管状结构的组织工程血管;组织工程血管的动态培养:使用培养系统对组织工程血管进行动态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过程中可以不使用支架,属于生物组织工程技术领域。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issue-engineered blood vessels without scaffo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组织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变、慢性肾脏病(CKD)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动静脉造瘘、冠脉搭桥术、血管置换术等治疗手段的应用日趋广泛。目前临床常用的血管有自体血管和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无论是自体血管还是人工血管,在实际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自体血管由于粥样硬化、钙化等影响可能使之无法满足移植的需求,而人工血管顺应性差,移植后易引起血栓形成及免疫反应,使用寿命有限。因此,目前认为组织工程血管是解决小口径血管的理想替代物,其研究成为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组织工程血管构建的三大要素包括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及培养环境,目前成熟的组织工程血管化策略是在支架材料上接种种子细胞进行培养。常用的支架材料包括天然生物支架和人工支架,但目前常用的支架材料均不能很好地满足组织工程领域的要求。天然生物支架一般选择原生血管进行脱细胞处理后获得,但脱细胞的最佳程度难以衡量,脱细胞不完全可能导致植入体内后引起严重的宿主反应,脱细胞过于剧烈则会引起细胞外基质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圆柱体模具的构建:利用无生物毒性材料加工获得圆柱体模具,圆柱体模具包括一体成型的槽型框和均匀分布在槽型框内的多个圆柱体,圆柱体具有圆柱孔;柱形环模具的构建:使用环氧乙烷气体对圆柱体模具进行消毒,将融化的2%琼脂糖溶液置于高温高压环境中灭菌消毒,待其冷却至温度不低于50℃后,将其均匀倒入圆柱体模具中,使琼脂糖溶液没过圆柱体,琼脂糖溶液凝固后得到琼脂糖模具,将琼脂糖模具和圆柱体模具分离开,再将琼脂糖模具均匀分割成多个相同的柱形环模具,使得每个柱形环模具具有柱形凹槽和位于柱形凹槽内的柱形凸柱,然后再将柱形环模具放置在培养孔板的培养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圆柱体模具的构建:利用无生物毒性材料加工获得圆柱体模具,圆柱体模具包括一体成型的槽型框和均匀分布在槽型框内的多个圆柱体,圆柱体具有圆柱孔;柱形环模具的构建:使用环氧乙烷气体对圆柱体模具进行消毒,将融化的2%琼脂糖溶液置于高温高压环境中灭菌消毒,待其冷却至温度不低于50℃后,将其均匀倒入圆柱体模具中,使琼脂糖溶液没过圆柱体,琼脂糖溶液凝固后得到琼脂糖模具,将琼脂糖模具和圆柱体模具分离开,再将琼脂糖模具均匀分割成多个相同的柱形环模具,使得每个柱形环模具具有柱形凹槽和位于柱形凹槽内的柱形凸柱,然后再将柱形环模具放置在培养孔板的培养孔内,再向培养孔内加入细胞培养基,且细胞培养基位于柱形环模具的外部,然后再将培养孔板置于培养箱中孵育;组织血管环的构建:将种子细胞处理后配成细胞悬液,然后向柱形环模具的柱形凹槽内均匀加入细胞悬液,再将培养孔板放于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设定的时间,随后每两天更换细胞培养基,每次向柱形环模具加入的细胞培养基完全没过柱形环模具,待组织血管环培养出来后,用镊子将组织血管环取出;组织工程血管的培养:将若干个组织血管环逐一套入硅胶管上,用镊子使所有的组织血管环相互依次紧贴,然后将硅胶管的两端固定于培养皿中,并使组织血管环悬在培养皿内,然后加入细胞培养基使之完全没过组织血管环,静态培养设定时间,得到管状结构的组织工程血管;组织工程血管的动态培养:将得到的组织工程血管连同硅胶管从培养皿中卸下来,然后安装于脉动式生物反应器中,再使用培养系统对组织工程血管进行动态培养。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含有支架的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细胞培养、传代、消化后配成细胞悬液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在超净台内将人的主动脉在DMEM培养基中漂洗数次,将主动脉的内膜及外膜剥去,得到组织块,然后用含100U/mL青、链霉素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在胰酶、抗生素混合液中用眼科剪将组织块剪碎,再加入0.25%胰酶于孵箱中消化组织块1min,终止消化后,用吸管吹打组织块,再将组织块均匀铺于25cm2细胞培养瓶中,组织块贴壁1.5h后加入DMEM/F12培养基,使DMEM/F12培养基覆盖组织块,DMEM/F12培养基含20%FBS、1%青霉素及链霉素,然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待有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当爬出的细胞在密集成层后即进行细胞分散、传代,并转移至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待细胞增殖至80-90%融合时用胰酶消化并配成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展翼周嘉辉姚博谦马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