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歆专利>正文

病理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88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病理袋,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之间形成隔离暂存腔,所述隔离暂存腔处的一侧袋体上设有可开合取样口和负压吸管,所述可开合取样口与袋体之间通过第三密封条可开合密封,所述负压吸管上设有第一密封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保证了在标本的放置、取用过程中不必袋口大敞,减少标本固定液中的甲醛成分的挥发所带来的不足,避免了环境污染,避免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Pathological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病理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避免甲醛挥发溢出而污染环境或伤害人体的病理袋。
技术介绍
作为盛放标本的容器,病理标本袋在标本的保存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每个医院都会用到病理标本袋,浸泡标本的病理标本袋种类繁多,如何保证标本不受污染,保证固定液的有效使用同时尽量保护操作人员不受标本固定液挥发出甲醛的损害,尽量减少甲醛逸出而导致的环境污染成为病理标本袋设计的重要方向。传统的病理标本袋在标本的放置、取用过程中往往袋口大敞,标本固定液中的甲醛成分极易挥发,造成环境污染,对操作人员身体也有一定的伤害;同时固定液有效成分的挥发影响标本的浸泡浓度,甚至造成标本变性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病理袋,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在标本的放置、取用过程中不必袋口大敞,减少标本固定液中的甲醛成分的挥发所带来的不足,避免了环境污染,避免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病理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之间形成隔离暂存腔,所述隔离暂存腔处的一侧袋体上设有可开合取样口和负压吸管,所述可开合取样口与袋体之间通过第三密封条可开合密封,所述负压吸管上设有第一密封夹。所述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第三密封条均采用硅胶挤出密封条。所述可开合取样口顶部的隔离暂存腔袋体上设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上设有小绳孔。所述负压吸管末端设有外接口。所述外接口上可拆卸连接有负压气囊,所述负压气囊上与外接口连接的气囊管上设有第二密封夹。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放置标本时,病理标本通过线绳绑住,线绳的末端从橡胶片上的小绳孔穿出,小绳孔很小,小绳孔与线绳之间不存在漏缝,第一密封条、第三密封条均封口密封,从负压吸管处吸出带内气体,然后再从负压吸管处注入定量标本固定液,负压吸管上再夹上第一密封夹保持管路密封,使病理标本置于标本固定液中,整个病理标本在保存放置时的状态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在取用标本时,通过拉拽线绳将病理标本拉拽到可开合取样口处,然后将第二密封条封口密封,使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之间形成隔离暂存腔,若此时隔离暂存腔内有挥发的甲醛气体,就通过负压吸管吸出带内气体,然后再夹上第一密封夹保持管路密封,待隔离暂存腔内不存在气体时,将第三密封条打开,用医用镊子将病理标本取出,进而将病理标本从线绳上拆下,然后再将第三密封条再次封口密封。使用本装置并通过上述操作,在标本的放置、取用过程中不必袋口大敞,减少标本固定液中的甲醛成分的挥发所带来的不足,避免了环境污染,避免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在标本放置时的状态图。附图2是本技术在标本取用时的状态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袋体;2、第一密封条;3、第二密封条;4、隔离暂存腔;5、可开合取样口;6、负压吸管;7、第三密封条;8、第一密封夹;9、橡胶片;10、外接口;11、负压气囊;12、气囊管;13、第二密封夹;14、刻度线;15、悬挂孔;16、自立式袋底;17、标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病理袋,主体结构包括袋体1,袋体1采用经环氧乙烷灭菌的无毒透明的PVC塑料薄膜。袋体1印有刻度线14,便于操作人员控制标本固定液的使用量。袋体1上方设置有悬挂孔15,可用于悬挂病理标本袋。袋体1的袋底为自立式袋底16,采用经环氧乙烷灭菌的无毒透明的PVC塑料薄膜制成。袋体1放置时能够自行稳固站立,防止病理袋不稳甚至倾翻所造成的甲醛泄漏。袋体1上还设有标签17,用来书写病理编号、病理位置、病理名称、病理日期等信息。所述袋体1上设有第一密封条2、第二密封条3,所述第一密封条2与第二密封条3之间形成隔离暂存腔4,所述隔离暂存腔4处的一侧袋体1上设有可开合取样口5和负压吸管6,在取用标本时,通过拉拽线绳将病理标本拉拽到可开合取样口5处,然后将第二密封条3封口密封,使第一密封条2与第二密封条3之间形成隔离暂存腔4。所述可开合取样口5与袋体1之间通过第三密封条7可开合密封,所述负压吸管6上设有第一密封夹8,待隔离暂存腔4内不存在气体时,将第三密封条7打开,用医用镊子将病理标本取出,进而将病理标本从线绳上拆下,然后再将第三密封条7再次封口密封。负压吸管6上夹上第一密封夹8保持管路密封。所述第一密封条2、第二密封条3、第三密封条7均采用硅胶挤出密封条。硅胶挤出密封条为使用以环氧乙烷灭菌的热塑性三元乙丙橡胶为材料的凹凸自封链条。所述可开合取样口5顶部的隔离暂存腔4袋体1上设有橡胶片9,所述橡胶片9上设有小绳孔。在放置标本时,病理标本通过线绳绑住,线绳的末端从橡胶片9上的小绳孔穿出,小绳孔很小,小绳孔与线绳之间不存在漏缝。所述负压吸管6末端设有外接口10。所述外接口10上可拆卸连接有负压气囊11,所述负压气囊11上与外接口10连接的气囊管12上设有第二密封夹13。通过负压气囊11来吸出袋体1内或隔离暂存腔4内气体,然后在气囊管12上夹上第二密封夹13。然后再将负压气囊11从外接口10上拆卸,负压气囊11内的气体再进行后续处理,避免直接放出到空气中而造成污染,危害人员身体。使用方法:在放置标本时,病理标本通过线绳绑住,线绳的末端通过使用针头从橡胶片9上的小绳孔穿出,小绳孔很小,小绳孔与线绳之间不存在漏缝。然后将第一密封条2、第三密封条7均封口密封,从负压吸管6处吸出带内气体。然后再根据刻度线14从负压吸管6处注入定量标本固定液,负压吸管6上再夹上第一密封夹8保持管路密封,使病理标本置于标本固定液中,整个病理标本在保存放置时的状态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如说明书附图图2所示,在取用标本时,通过拉拽线绳将病理标本拉拽到可开合取样口5处,然后将第二密封条3封口密封,使第一密封条2与第二密封条3之间形成隔离暂存腔4。若此时隔离暂存腔4内有挥发的甲醛气体,就通过负压吸管6吸出带内气体,然后再夹上第一密封夹8保持管路密封,待隔离暂存腔4内不存在气体时,将第三密封条7打开,用医用镊子将病理标本取出,进而将病理标本从线绳上拆下,然后再将第三密封条7再次封口密封。使用本装置并通过上述操作,在标本的放置、取用过程中不必袋口大敞,减少标本固定液中的甲醛成分的挥发所带来的不足,避免了环境污染,避免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病理袋,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上设有第一密封条(2)、第二密封条(3),所述第一密封条(2)与第二密封条(3)之间形成隔离暂存腔(4),所述隔离暂存腔(4)处的一侧袋体(1)上设有可开合取样口(5)和负压吸管(6),所述可开合取样口(5)与袋体(1)之间通过第三密封条(7)可开合密封,所述负压吸管(6)上设有第一密封夹(8)。

【技术特征摘要】
1.病理袋,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上设有第一密封条(2)、第二密封条(3),所述第一密封条(2)与第二密封条(3)之间形成隔离暂存腔(4),所述隔离暂存腔(4)处的一侧袋体(1)上设有可开合取样口(5)和负压吸管(6),所述可开合取样口(5)与袋体(1)之间通过第三密封条(7)可开合密封,所述负压吸管(6)上设有第一密封夹(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2)、第二密封条(3)、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杰胡歆郭涛王若涵冯翮飞方秋雨顾威陈怡潘钇橦谢意庄浩秦超
申请(专利权)人:胡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