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歆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防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043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防护坡,包括底层护坡,所述底层护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层护坡,所述底层护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公路层,所述底层护坡和顶层护坡的右侧均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层护坡、顶层护坡、公路层、种植槽、滤板、排水管、第一排水渠、第二排水渠、蓄水池、进水管、衔接块、过滤网、水泵、出水管、雾化器、保护层、基层、加固层、耐腐蚀层和导水层的配合使用,具备排水效果好和收集雨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公路防护坡排水效果不好,由于雨水的冲刷和渗入,容易导致整个防护坡垮塌,而且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从而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防护坡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
,具体为一种公路防护坡。

技术介绍

[0002]公路是指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公路包括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公路是现代术语,是可以行驶汽车的公用之路,汽车、单车、人力车、马等众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早期的路没有限制,大多是简易公路,后来不同公路有不同限制,由于交通日益发达,限制性使用的公路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公路专供汽车使用了,而且发展出高速公路这种类型,专供汽车全程封闭式使用,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公路防护坡,然而现有的公路防护坡排水效果不好,由于雨水的冲刷和渗入,容易导致整个防护垮塌,从而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防护坡,具备排水效果好和收集雨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公路防护坡排水效果不好,由于雨水的冲刷和渗入,容易导致整个防护坡垮塌,而且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从而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防护坡,包括底层护坡,所述底层护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层护坡,所述底层护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公路层,所述底层护坡和顶层护坡的右侧均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底层护坡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排水渠,所述底层护坡右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渠,所述第一排水渠和第二排水渠的左侧均通过管道与排水管连通,所述底层护坡的内腔开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蓄水池的一端与第一排水渠连通,所述进水管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两个衔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蓄水池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侧贯穿至底层护坡的顶部并连通有雾化器,所述底层护坡和顶层护坡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层。
[0005]优选的,所述基层采用加强粉煤灰混凝土材质,所述加固层采用钢筋网材质。
[0006]优选的,所述耐腐蚀层采用土工复合布材质,所述导水层为砂砾层。
[0007]优选的,所述顶层护坡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护栏。
[0008]优选的,所述底层护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示牌。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本技术通过底层护坡、顶层护坡、公路层、种植槽、滤板、排水管、第一排水渠、第二排水渠、蓄水池、进水管、衔接块、过滤网、水泵、出水管、雾化器、保护层、基层、加固
层、耐腐蚀层和导水层的配合使用,具备排水效果好和收集雨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公路防护坡排水效果不好,由于雨水的冲刷和渗入,容易导致整个防护坡垮塌,而且不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从而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0011]2、本技术通过设置加固层,能够便于增加护坡的强度,通过设置耐腐蚀层,能够便于增加护坡的耐腐蚀性,便于增加其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导水层,能够便于提高护坡的排水效果,通过设置护栏,能够便于对行人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结构保护层的材料组成示意图。
[0015]图中:1、底层护坡;2、顶层护坡;3、公路层;4、种植槽;5、滤板;6、排水管;7、第一排水渠;8、第二排水渠;9、蓄水池;10、进水管;11、衔接块;12、过滤网;13、水泵;14、出水管;15、雾化器;16、保护层;17、基层;18、加固层;19、耐腐蚀层;20、导水层;21、支撑杆;22、提示牌。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17]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请参阅图1

3,一种公路防护坡,包括底层护坡1,底层护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层护坡2,底层护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公路层3,底层护坡1和顶层护坡2的右侧均开设有种植槽4,种植槽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板5,滤板5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6,底层护坡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排水渠7,底层护坡1右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渠8,第一排水渠7和第二排水渠8的左侧均通过管道与排水管6连通,底层护坡1的内腔开设有蓄水池9,蓄水池9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远离蓄水池9的一端与第一排水渠7连通,进水管10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1,两个衔接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蓄水池9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13,水泵13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远离水泵13的一侧贯穿至底层护坡1的顶部并连通有雾化器15,底层护坡1和顶层护坡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层16,保护层16包括基层17,基层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层18,通过设置加固层18,能够便于增加护坡的强度,基层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19,通过设置耐腐蚀层19,能
够便于增加护坡的耐腐蚀性,便于增加其使用寿命,耐腐蚀层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水层20,通过设置导水层20,能够便于提高护坡的排水效果,通过设置护栏,能够便于对行人进行保护,基层17采用加强粉煤灰混凝土材质,加固层18采用钢筋网材质,耐腐蚀层19采用土工复合布材质,导水层20为砂砾层,顶层护坡2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1,两个支撑杆21之间固定连接有护栏,底层护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示牌22,通过底层护坡1、顶层护坡2、公路层3、种植槽4、滤板5、排水管6、第一排水渠7、第二排水渠8、蓄水池9、进水管10、衔接块11、过滤网12、水泵13、出水管14、雾化器15、保护层16、基层17、加固层18、耐腐蚀层19和导水层20的配合使用,具备排水效果好和收集雨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公路防护坡排水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防护坡,包括底层护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护坡(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层护坡(2),所述底层护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公路层(3),所述底层护坡(1)和顶层护坡(2)的右侧均开设有种植槽(4),所述种植槽(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板(5),所述滤板(5)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6),所述底层护坡(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排水渠(7),所述底层护坡(1)右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水渠(8),所述第一排水渠(7)和第二排水渠(8)的左侧均通过管道与排水管(6)连通,所述底层护坡(1)的内腔开设有蓄水池(9),所述蓄水池(9)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远离蓄水池(9)的一端与第一排水渠(7)连通,所述进水管(10)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1),两个衔接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所述蓄水池(9)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13),所述水泵(13)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远离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歆
申请(专利权)人:胡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