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快速布线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73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快速布线夹具,包括主杆,主杆的内侧壁与顶侧壁形成空腔,空腔的上方固定有轴承,该轴承上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转轴上分别套设有两个与其相匹配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的螺纹相反设置;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主杆侧壁上沿其轴向延伸的方向设置有腰形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穿出该腰形孔外部,并分别连接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该工具操作简单,具备远处夹线功能,方便了对线路布置的整个过程,适合在公司各单位变电检修专业全面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快速布线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维护
,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快速布线夹具。
技术介绍
布线工作是电力工作中较为常见的工作之一,此项工作难度不大,但通常需要2至3个人进行配合默契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在布线工作开展过程中随着线路的走向,参与布线的人员也要跟着登高或钻电缆沟,无论那个工作步骤都需要梯子等工具的加入:这极大的局限了线路布线工作的效率。工作前、中、后。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来搬运梯子,在工作过程中梯子的使用不当还有可能会引起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快速布线夹具,该工具操作简单,具备远处夹线功能,方便了对线路布置的整个过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快速布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内侧壁与顶侧壁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上方固定有轴承,该轴承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转轴上分别套设有两个与其相匹配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的螺纹相反设置;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所述主杆侧壁上沿其轴向延伸的方向设置有腰形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穿出该腰形孔外部,并分别连接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通过在转轴上设置两个螺纹相反的螺母,并通过腰形孔限制螺母的旋转,使得在转轴的转动下,两个螺母能够相对的进行开合运动,从而带动夹臂运动。具体的,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分别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两个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侧壁均通过弹性机构分别连接有压板。具体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和支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直径比凹槽内部直径小;凹槽内上设置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凹槽底部相抵接,一端与支杆相抵接,所述支杆与弹簧相抵接的一端周边设置有凸起,该凸起部分的直径比凹槽的开口直径大;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弹性机构可以实现对电线的缓冲力的泄减,能够使电线在压紧的同时不会造成损坏。具体的,所述转轴底端穿出空腔底部并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工作时,只要一手抓住主杆,另一手旋转把手,即可控制夹臂的开合。本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夹具从外形而言,纤细轻巧,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工具操作简单,具有远端控制夹线功能,可轻松将线路跨过屏柜顶部,避免因为人员身高不够,线路落差大引起的突发状况,不仅保护了人身和设备,还方便了对线路布置的整个过程。该装置将成为变电检修作业的常用工具并在各类工作中得到应用,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效果好,适合在公司各单位变电检修专业全面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弹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件名称和序号:主杆1、轴承2、转轴3、第一螺母4、第二螺母5、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腰形孔8、第一夹臂9、第二夹臂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压板13、弹簧14、支杆15、凹槽16、凸起17、把手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3所示,一种便携式快速布线夹具,包括主杆1,主杆1的内侧壁与顶侧壁形成空腔,空腔的上方固定有轴承2,该轴承2上安装有转轴3,转轴3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转轴3上分别套设有两个与其相匹配的第一螺母4和第二螺母5,第一螺母4与第二螺母5的螺纹相反设置;第一螺母4和第二螺母5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在主杆1侧壁上沿其轴向延伸的方向设置有腰形孔8,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穿出该腰形孔8外部,并分别连接有第一夹臂9和第二夹臂10。第一夹臂9和第二夹臂10分别包括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分别与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连接,两个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侧壁均通过弹性机构分别连接有压板13。如图3所示,弹性机构包括弹簧14和支杆15,在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凹槽16,凹槽16的开口直径比凹槽16内部直径小;凹槽16内上设置弹簧14,弹簧14一端与凹槽16底部相抵接,一端与支杆15相抵接,支杆15与弹簧14相抵接的一端周边设置有凸起17,该凸起17部分的直径比凹槽16的开口直径大;支杆15的另一端与压板13固定连接。转轴3底端穿出空腔底部并连接有把手18,把手18上设置有防滑纹。使用时,将需要布置的电线放在两个压板13之间;然后一手抓住主杆1,另一手旋转把手18,把手18旋转带动转轴3旋转,由于第一螺母4、第二螺母5的螺纹相反,在腰形孔8的限位下,第一螺母4和第二螺母5能够相对的进行开合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夹臂9和第二夹臂10的相对开合运动。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快速布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1),所述主杆(1)的内侧壁与顶侧壁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上方固定有轴承(2),该轴承(2)上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转轴(3)上分别套设有两个与其相匹配的第一螺母(4)和第二螺母(5),所述第一螺母(4)与第二螺母(5)的螺纹相反设置;所述第一螺母(4)和第二螺母(5)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在所述主杆(1)侧壁上沿其轴向延伸的方向设置有腰形孔(8),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穿出该腰形孔(8)外部,并分别连接有第一夹臂(9)和第二夹臂(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快速布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1),所述主杆(1)的内侧壁与顶侧壁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上方固定有轴承(2),该轴承(2)上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转轴(3)上分别套设有两个与其相匹配的第一螺母(4)和第二螺母(5),所述第一螺母(4)与第二螺母(5)的螺纹相反设置;所述第一螺母(4)和第二螺母(5)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在所述主杆(1)侧壁上沿其轴向延伸的方向设置有腰形孔(8),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穿出该腰形孔(8)外部,并分别连接有第一夹臂(9)和第二夹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快速布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9)和第二夹臂(10)分别包括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祖明杨杰李佩珊梁声辉李雪玲黄剑君莫茜雅李延嵩黎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崇左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