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硬盘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64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硬盘盒,所述硬盘盒为上端开口结构,硬盘盒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硬盘盒内的空间分为多个硬盘安装室,所述隔板、硬盘盒的左、右侧板上均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上方设有上固定孔,所述上固定孔与上凸起配合,所述散热孔的下方设有下凸起,所述下凸起与下固定孔配合,所述硬盘盒的底板上设有多个线缆接口,硬盘下端的接头与线缆接口配合,所述硬盘盒的后侧板的下端设有合页,硬盘盒通过合页与机箱的侧壁连接,硬盘盒的左、右侧板的下端均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硬盘盒的后侧板,限位板的下端设有内折边,所述内折边与限位板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内折边与硬盘盒的底板之间的夹角为30°‑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硬盘盒
本技术涉及硬盘安装
,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的硬盘盒。
技术介绍
目前服务器机箱内的硬盘盒在对硬盘进行拆装时很不方便,需要将硬盘盒拆下然后将硬盘安装在硬盘盒内,拆装过程比较繁琐,浪费大量时间,虽然硬盘盒体积比较大,但是硬盘盒内能够安装的硬盘数量却比较少,占用较多的机箱内部空间,造成空间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硬盘盒,硬盘盒内设有多个硬盘安装室,每个硬盘安装室内又能插接多个硬盘,采用插接的方式来进行拆装硬盘,对硬盘盒内的空间进行充分合理利用,在保证散热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服务器的存储容量,解决了现有硬盘盒体积大利用率低的问题;该硬盘盒通过合页与机箱壁连接,通过限位板实现对硬盘盒的支撑固定,其旋转角度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硬盘盒,硬盘盒内设有硬盘,所述硬盘外侧设有硬盘托架,硬盘托架的侧壁上设有上凸起、下固定孔,所述硬盘盒为上端开口结构,硬盘盒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硬盘盒内的空间分为多个硬盘安装室,每个硬盘安装室内装有多个硬盘,所述隔板、硬盘盒的左、右侧板上均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上方设有上固定孔,所述上固定孔与上凸起配合,所述散热孔的下方设有下凸起,所述下凸起与下固定孔配合,所述硬盘盒的底板上设有多个线缆接口,硬盘下端的接头与线缆接口配合,所述硬盘盒的后侧板的下端设有合页,硬盘盒通过合页与机箱的侧壁连接,硬盘盒的左、右侧板的下端均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硬盘盒的后侧板,限位板的下端设有内折边,所述内折边与限位板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内折边与硬盘盒的底板之间的夹角为30°-45°。优选的,每个所述硬盘安装室的底部设有三个线缆接口。优选的,所述内折边的外侧壁上设有缓冲垫。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或泡沫垫,缓冲垫通过双面贴与内折边连接。优选的,所述内折边与硬盘盒的底板之间的夹角为45°。优选的,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两块。优选的,每块所述隔板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设有间隙,第一挡板的两侧与第二挡板的两侧均设有侧折边,侧折边通过铆钉与硬盘盒的侧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计一种上端开口的硬盘盒,硬盘盒内设有多个硬盘安装室,每个硬盘安装室内又能插接多个硬盘,采用插接的方式来进行拆装硬盘,对硬盘盒内的空间进行充分合理利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在保证散热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服务器的存储容量,解决了现有硬盘盒体积大利用率低的问题;该硬盘盒通过合页与机箱壁连接,通过限位板实现对硬盘盒的支撑固定,其旋转角度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拆装硬盘方便、快捷,提高了拆装速度,节省了时间,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2、本技术在内折边的外侧壁上设有缓冲垫,硬盘盒在旋转打开时,内折边通过缓冲垫顶在机箱侧壁上,不仅消除了噪声,而且避免限位板划伤机箱,缓解了打开时限位板与机箱接触时的振动,避免对硬盘造成损伤。3、本技术的隔板是由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组成,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设有间隙,能够增加散热速度,提高硬盘的散热效果。4、本技术在硬盘盒的左、右侧壁与隔板上均设有上固定孔、下凸起来实现对硬盘的固定,保证硬盘安装在硬盘盒内的牢固性与稳定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硬盘盒内装有硬盘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硬盘盒内装有硬盘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硬盘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图6为硬盘盒的俯视图;图7为硬盘盒去掉前侧板后的主视图;图8为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硬盘及硬盘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硬盘盒在机箱内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硬盘盒;2-硬盘;201-硬盘托架;202-上凸起;203-下固定孔;3-限位板;301-内折边;302-缓冲垫;4-合页;5-散热孔;6-上固定孔;7-下凸起;8-隔板;801-第一挡板;802-第二挡板;803-侧折边;9-线缆接口;10-机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拆装的硬盘盒,硬盘盒1内设有硬盘2,如图9所示,所述硬盘2外侧设有硬盘托架201,硬盘托架201的侧壁上设有上凸起202、下固定孔203,上凸起202、下固定孔203用于在安装时对硬盘托架201进行固定,从而保证硬盘2的稳定与牢固,硬盘2加上设有拉带,通过拽动拉带能够将硬盘2及硬盘托架201取出。如图4所示,所述硬盘盒1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硬盘盒1内设有隔板8,隔板8的数量为多个,根据硬盘盒1的大小来进行选择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块隔板8,两块所述隔板8将硬盘盒1内的空间分为三个硬盘安装室,每个硬盘安装室内装有三个硬盘,如图6所示,所述硬盘盒1的底板上设有多个线缆接口9,每个所述硬盘安装室的底部设有三个线缆接口9,如图4、5所示,所述隔板8、硬盘盒1的左、右侧板上均设有散热孔5,散热孔5从左到右对齐设置,所述散热孔5的上方设有上固定孔6,所述上固定孔6与上凸起202配合,所述散热孔5的下方设有下凸起7,所述下凸起7与下固定孔203配合,硬盘2下端的接头与线缆接口9配合,如图2所示,所述硬盘盒1的后侧板的下端设有合页4,硬盘盒1通过合页4与机箱10的侧壁连接,硬盘盒1的左、右侧板的下端均设有限位板3,所述限位板3靠近硬盘盒1的后侧板,即,限位板3的一侧与硬盘盒1的后侧板对齐设置,如图3所示,限位板3的下端设有内折边301,所述内折边301与限位板3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内折边301与硬盘盒1的底板之间的夹角为30°-45°,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折边301与硬盘盒1的底板之间的夹角为45°。如图3所示,所述内折边301的外侧壁上设有缓冲垫302,所述缓冲垫302为橡胶垫或泡沫垫,缓冲垫302通过双面贴与内折边301连接,硬盘盒1在旋转打开时,内折边301通过缓冲垫302顶在机箱10侧壁上,不仅消除了噪声,而且避免限位板划伤机箱10,缓解了打开时限位板3与机箱10接触时的振动,避免对硬盘2造成损伤。如图7、8所示,每块所述隔板8包括第一挡板801、第二挡板802,所述第一挡板801与第二挡板802之间设有间隙,间隙距离为1-3mm,能够增加散热速度,提高硬盘2的散热效果,第一挡板801的两侧与第二挡板802的两侧均设有侧折边803,侧折边803通过铆钉与硬盘盒1的侧板连接。如图10所示,使用时,在每个线缆接口9内安装上硬盘连接头,硬盘连接头通过线缆与主板连接,将硬盘盒1通过合页固定在机箱10侧壁或者机箱10内的安装板上,首先将硬盘盒1旋转,限位板3顶在机箱10侧壁或者机箱10内的安装板上,硬盘盒倾斜45°,将硬盘2插入硬盘安装室内,每个硬盘安装室内装有三个硬盘2,安装硬盘2时,硬盘2上的接头与硬盘连接头对接,硬盘2外侧的硬盘托架201通过两侧的上凸起202、下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硬盘盒,硬盘盒内设有硬盘,所述硬盘外侧设有硬盘托架,硬盘托架的侧壁上设有上凸起、下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盒为上端开口结构,硬盘盒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硬盘盒内的空间分为多个硬盘安装室,每个硬盘安装室内装有多个硬盘,所述隔板、硬盘盒的左、右侧板上均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上方设有上固定孔,所述上固定孔与上凸起配合,所述散热孔的下方设有下凸起,所述下凸起与下固定孔配合,所述硬盘盒的底板上设有多个线缆接口,硬盘下端的接头与线缆接口配合,所述硬盘盒的后侧板的下端设有合页,硬盘盒通过合页与机箱的侧壁连接,硬盘盒的左、右侧板的下端均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硬盘盒的后侧板,限位板的下端设有内折边,所述内折边与限位板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内折边与硬盘盒的底板之间的夹角为30°‑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硬盘盒,硬盘盒内设有硬盘,所述硬盘外侧设有硬盘托架,硬盘托架的侧壁上设有上凸起、下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盒为上端开口结构,硬盘盒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硬盘盒内的空间分为多个硬盘安装室,每个硬盘安装室内装有多个硬盘,所述隔板、硬盘盒的左、右侧板上均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上方设有上固定孔,所述上固定孔与上凸起配合,所述散热孔的下方设有下凸起,所述下凸起与下固定孔配合,所述硬盘盒的底板上设有多个线缆接口,硬盘下端的接头与线缆接口配合,所述硬盘盒的后侧板的下端设有合页,硬盘盒通过合页与机箱的侧壁连接,硬盘盒的左、右侧板的下端均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硬盘盒的后侧板,限位板的下端设有内折边,所述内折边与限位板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内折边与硬盘盒的底板之间的夹角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延信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浪潮英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