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10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硬盘盒,在该硬盘盒中,硬盘主体通过缓冲部件支承于外箱的内部。在上述硬盘主体的至少左右侧面上,安装有硬质的支架,上述缓冲部件按照其上下端部分别在上述硬盘主体的上下面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安装于该支架的外面上。由此,通过缓冲部件,吸收作用于硬盘主体上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外部冲击。于是,即使在缓冲部件较薄的情况下,仍可充分地缓和冲击力,由此,减小硬盘盒的整体尺寸。(*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硬盘盒,其中,硬盘主体接纳于外箱中,可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个人计算机等上。
技术介绍
硬盘用作用于存储数据,程序等的大容量的外部存储器。近年,象JP特开平5-314745号所示的那样,人们知道有下述的可携带的硬盘盒(cartridge),其中,将上下厚度较小的薄形的硬盘主体接纳外箱内。该硬盘盒中的硬盘主体通过缓冲部件支承于外箱的内部,防止外部冲击造成的损伤。在该硬盘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作为存储媒体的盘,与头,该盘平行于硬盘主体的上下面地设置,该头沿盘面移动,进行数据的读写处理。在硬盘盒的外箱的前面,设置有用于与个人计算机等连接的连接器,设置于外箱内的软性缆线的前端与该连接器连接。另外,设置于软性缆线的后端的基板连接器插入到设置于硬盘主体的前面的基板针中。在上述的JP特开平5-314745号文献的硬盘盒中,通过缓冲部件,吸收缓减作用于外箱的外部冲击对硬盘主体的影响。但是,由于缓冲部件按照分散地离散开的方式设置,故如果不增加各缓冲部件的厚度,则不能够充分地吸收冲击力。其结果是,过去的硬盘盒具有无法减小外箱的整体尺寸的问题。由于硬盘主体的上下面容易翘曲,故其为应避免受到外部冲击的要求较高的部分。但是,如果象过去那样,在硬盘主体的上下面上,设置缓冲部件,则在对外箱,施加上下方向的冲击时,通过缓冲部件的反弹力,按压硬盘主体的上下面,硬盘主体的上下面翘曲。其结果是,头无法适当地对盘进行存取处理,导致硬盘主体的动作不良。此外,具有因外部冲击,基板连接器与硬盘主体脱开的危险。作为其应对措施,人们考虑比如,通过螺钉,将基板连接器固定于硬盘主体上,由于通过螺钉紧固,导致整体的制造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下述硬盘盒,其即使在缓冲部件薄的情况下,仍可充分地吸收减缓外部冲击力,实现整体尺寸的减小,另外,可避免因缓冲部件的反弹力,硬盘主体翘曲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能够确实防止硬盘主体受到上下方向的冲击。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简化冲击吸收机构,提高硬盘盒的生产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抑制制造成本,确实防止因外部冲击力,安装于硬盘主体的前侧的连接器朝向前方脱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硬盘盒,在该硬盘盒中,硬盘主体通过缓冲部件支承于外箱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硬盘主体的至少左右侧面上,安装有硬质的支架,上述缓冲部件按照其上下端部分别在上述硬盘主体的上下面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安装于该支架的外面。按照本专利技术,由于缓冲部件安装于支架的外面上,该支架安装于上述硬盘主体的至少左右侧面上,故通过缓冲部件,填埋硬盘主体的左右侧面和外箱之间。于是,作用于硬盘主体上的左右方向的外部冲击通过缓冲部件吸收。另外,由于缓冲部件的上下端部在硬盘主体的上下面露出,故作用于硬盘主体上的上下方向的外部冲击也为缓冲部件的上下端部吸收。于是,即使在缓冲部件薄的情况下,仍可充分地减缓冲击力,由此,减小硬盘盒的整体尺寸。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在外部冲击作用于硬盘盒时,缓冲部件的回弹力作用于支架上,但是,由于支架是硬质的,故支架难于翘曲,于是,可确实防止因外部冲击,通过支架,硬盘主体的特别是上下面翘曲,头未对盘进行适合的存取处理等的动作不良。按照本专利技术,最好在上述支架的前后端部,设置有弯曲端部,该弯曲端部按照沿上述硬盘主体的前后侧面的方式垂直地弯曲,这些弯曲端部与上述硬盘主体的前后侧面接触,同样在上述支架的弯曲端部的外面上,上述缓冲部件按照其上下端部分别在上述硬盘主体的上下面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安装。由此,可在外箱的内部,还沿前后方向,使硬盘主体获得缓冲性,对其进行支承,并且,吸收上下方向的外部冲击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最好,上述缓冲部件具有与上述支架嵌合的凹部,其截面呈U字形。由此,将支架与缓冲部件的凹部嵌合,可减小支架与缓冲部件的总厚度,比如,在5mm以下,可有助于整体的尺寸的减小。另外,在以后装方式将缓冲部件安装于支架上的形式中,可良好地防止缓冲部件的错位。最好,上述支架和缓冲部件成一体成形,同时其安装于硬盘主体上。在这里,支架和缓冲部件成一体成形最好为嵌入成形。象这样,如果预先将支架和缓冲部件成一体成形,则在将支架安装于硬盘主体上后,可省略在该支架上后装缓冲部件的工夫,由此,硬盘盒的生产性提高。另外,按照本专利技术,最好,在上述硬盘主体的前面,设置有内部连接器,该内部连接器通过缆线,与设置于上述外箱的前面上的外部连接器连接,在上述支架的前端部,设置有弯曲端部,该弯曲端部在上述硬盘主体的前侧面弯曲,通过上述弯曲端部,阻止上述内部连接器朝向前方脱落。由此,弯曲端部使内部连接器止动,按照不朝向前方脱出的方式保持内部连接器,由此,可通过支架,将内部连接器压入到硬盘主体侧,将其固定。其结果是,可确实防止因外部冲击,内部连接器从硬盘主体脱出。另外,由于支架本身同时用作内部连接器向硬盘主体的固定部件,故与通过螺钉将内部连接器紧固于硬盘主体上的形式等不同,可低价地制造,组装作业性也提高。此外,最好,上述支架的弯曲端部挡住上述内部连接器的前侧面。作为替代方案,也可在上述内部连接器的左右侧面,设置有突起,上述支架的弯曲端部挡住上述内部连接器的突起的前侧面。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硬盘盒的水平剖视图;图2为图1的硬盘盒的垂直剖视图;图3为图1的硬盘盒的一部分扩大剖视图;图4A为表示图1的硬盘盒的支架和缓冲部件形成一体的变形实例的水平剖视图;图4B为图4A的垂直剖视图;图5为表示图1的硬盘盒的还一变形实例的平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硬盘盒的水平剖视图;图7为图6的硬盘盒的垂直剖视图; 图8为表示图6的硬盘盒的变形实例的水平剖视图;图9为表示图6的硬盘盒的又一变形实例的平面图。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优选形式(第1实施例)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硬盘盒。硬盘主体1通过缓冲部件2,支承于外箱3的内部。硬盘主体1为上下厚度较小的薄型,呈沿前后方向较长的四边形状,在其内部,设置有盘4,图中未示出的头等,在图2所示的盘4的底侧,设置有形成控制电路等的电路基板5。在外箱3中,硬质塑料制的上下外壳3a,3b连接,该外箱3呈前后方向较长的方箱状,在外箱3的前面侧的开口部内,如图1所示,安装有用于与个人计算机等连接的连接器6,在该连接器6的后部,连接有设置于硬盘主体1的前侧的端子10。在硬盘主体1中的长边侧的左右侧面1a,1b,在其前后之间,分别通过左右一对的支架7安装有缓冲部件2。各支架7通过硬质塑料,不锈钢,铝等的硬质材料形成,其呈厚度较小的板状,支架7的上下宽度小于硬盘主体1的上下厚度。各支架7的前后端部按照沿硬盘主体1的前后侧面1c,1d的方式呈直角状而弯曲,以绕过方式与硬盘主体1的前后侧面1c,1d的左右端部接触。在该支架7的外面的几乎整体表面上,安装有缓冲部件2。缓冲部件2由聚氨酯的泡沫体,热塑性弹性体等形成,如图3所示,其按照覆盖支架7的外面侧的整个表面的方式形成,具有与支架7嵌合的凹部8,其截面呈U形状。当在左右的各支架7上,外嵌安装有缓冲部件2时,在硬盘主体1的左右外面1a,1b的整个表面和前后侧面1c,1d的一部分上,缓冲部件2的上下端部分别在硬盘主体1的上下面的外侧露出。下面对硬盘盒的组装的要点进行描述,左右一对的各支架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盒,在该硬盘盒中,硬盘主体通过缓冲部件支承于外箱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硬盘主体的至少左右侧面,安装有硬质的支架;上述缓冲部件按照其上下端部分别在上述硬盘主体的上下面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安装于该支架的外面。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8-7 238786/2001;JP 2001-12-4 370516/20011.一种硬盘盒,在该硬盘盒中,硬盘主体通过缓冲部件支承于外箱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硬盘主体的至少左右侧面,安装有硬质的支架;上述缓冲部件按照其上下端部分别在上述硬盘主体的上下面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安装于该支架的外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架的前后端部,设置有弯曲端部,该弯曲端部按照沿上述硬盘主体的前后侧面的方式垂直地弯曲,这些弯曲端部与上述硬盘主体的前后侧面接触;在上述支架的弯曲端部的外面,上述缓冲部件还按照其上下端部分别在上述硬盘主体的上下面的外侧露出的方式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崎康一胁阪恭明奈良卓亮西村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赛尔精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