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头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360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头及燃气灶,炉头包括:下炉头(10)和设置在下炉头(10)上的上炉头(20),下炉头(10)具有进气通道(11),上炉头(20)具有与进气通道(11)连通的出气通道(21),上炉头(20)的材质为铜合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防止氧化腐蚀剥落的问题,使炉头的耐用性大大得到提升;炉头与分气盘、火盖之间的配合间隙稳定有效,不被生锈导致卡死,方便安装在炉头上的分气盘、火盖在清洁或维修时易拿取,提升用户体验感;不易造成使用过程中炉头穿孔漏气发生安全事故患,有效提升了炉头的使用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炉头及燃气灶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炉头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目前,灶具炉头整体是铸铁或者铝合金材质。整体铸铁材质的炉头,普遍不耐用,具体如下:在使用过程中,因长时间高温工作,加之厨房的盐、水、油烟的环境,铸铁炉头外露的头部容易被氧化,使用1年左右就开始腐蚀剥落,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炉头外露的头部因氧化剥落后出现与分气盘配合间隙过大,造成漏火等情况,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与炉头配合的分气盘或者火盖受炉头腐蚀的影响导致清洁时不易拿取,一旦产品有故障时,维修处理困难。整体铝合金材质的炉头,同样存在不耐用的情况,原因为:长期受高温环境的影响或者因配合尺寸问题出现漏火时,极其容易将炉头烧变形,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头及燃气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铸铁材质的炉头的外露部分容易氧化腐蚀剥落导致使用寿命降低、存在安全隐患及清洁时分气盘或者火盖不易拿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炉头,包括:下炉头和设置在下炉头上的上炉头,下炉头具有进气通道,上炉头具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出气通道,上炉头的材质为铜合金。进一步地,铜合金为铅黄铜。进一步地,铅黄铜为HPb59-3铅黄铜。进一步地,下炉头的材质为铸铁。进一步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均设有两个,两个进气通道和两个出气通道一一对应连通。进一步地,下炉头包括:下炉头体,具有相互独立且上端开口的外腔体和内腔体;两个进气管,连接在下炉头体的外壁上,一个进气管与外腔体连通并形成一个进气通道,另一个进气管与内腔体连通并形成另一个进气通道。进一步地,上炉头包括外环体和连接在外环体内的内环体,内环体的远离下炉头的一端从外环体中伸出,内环体的内腔形成一个出气通道,外环体和内环体之间形成另一个出气通道。进一步地,外环体的下端外壁上连接有上连接盘,下炉头体的上端外壁上连接有下连接盘,上连接盘和下连接盘通过紧固件连接。进一步地,下炉头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和/或,上炉头通过热锻压一体成型。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炉头,炉头为上述的炉头。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将炉头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炉头的材质为铜合金,上炉头外露,炉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盐、水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表面会生成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这种成份能有效保护内层的铜材不再被腐蚀,从而提升了炉头的耐用性;由于上炉头抗腐蚀能力提升,不易造成使用过程中炉头穿孔漏气发生安全事故,从而提升了炉头的安全性;由于上炉头的碱式碳酸铜保护层有效防止了炉头氧化腐蚀剥落,就不会有杂质残留在上炉头与分气盘配合的间隙内,这样就不会导致分气盘或者火盖无法从炉头上取出的隐患,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感,分气盘或者火盖在清洁时易拿取、售后维护时易拆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炉头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炉头的分解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炉头的剖视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0、下炉头;11、进气通道;12、下炉头体;13、进气管;14、下连接盘;15、固定板;20、上炉头;21、出气通道;22、外环体;23、内环体;24、上连接盘;25、连接筋;30、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炉头包括:下炉头10和设置在下炉头10上的上炉头20,下炉头10具有进气通道11,上炉头20具有与进气通道11连通的出气通道21,上炉头20的材质为铜合金。应用本实施例的炉头,将炉头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炉头20的材质为铜合金,上炉头20外露,炉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盐、水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表面会生成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这种成份能有效保护内层的铜材不再被腐蚀,从而提升了炉头的耐用性;由于上炉头20抗腐蚀能力提升,不易造成使用过程中炉头穿孔漏气发生安全事故,从而提升了炉头的安全性;由于上炉头20的碱式碳酸铜保护层有效防止了炉头氧化腐蚀剥落,就不会有杂质残留在上炉头20与分气盘配合的间隙内,这样就不会导致分气盘或者火盖无法从炉头上取出的隐患,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感,分气盘或者火盖在清洁时易拿取、售后维护时易拆装。在本实施例中,铜合金为铅黄铜。具体地,铅黄铜为HPb59-3铅黄铜。由于下炉头不外露,不会受到厨房的盐、水、油烟的环境,为了降低炉头的成本,在本实施例中,下炉头10的材质为铸铁。在本实施例中,进气通道11和出气通道21均设有两个,两个进气通道11和两个出气通道21一一对应连通,这样可以使得炉头具有两种进气方式,进而可以调整燃气灶的火力。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下炉头10包括:下炉头体12和两个进气管13,下炉头体12具有相互独立且上端开口的外腔体和内腔体;两个进气管13连接在下炉头体12的外壁上,一个进气管13与外腔体连通并形成一个进气通道11,另一个进气管13与内腔体连通并形成另一个进气通道11。下炉头10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具体地,下炉头体12大体呈柱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下炉头10还包括用于将炉头固定在其他部件上的两个固定板15,一个固定板15连接在下炉头体12的底壁上,另一个固定板15连接在进气管13上。在本实施例中,上炉头20包括外环体22和连接在外环体22内的内环体23,内环体23的远离下炉头10的一端从外环体22中伸出,内环体23的内腔形成一个出气通道21,外环体22和内环体23之间形成另一个出气通道21。上炉头20的结构简,便于加工。内环体23通过多个连接筋25连接在外环体的内壁上。具体地,连接筋25设有三个,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保证出气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内环体23的下端套入于内腔体中,外环体22的下端套入外腔体中。在本实施例中,外环体22的下端外壁上连接有上连接盘24,下炉头体12的上端外壁上连接有下连接盘14,上连接盘24和下连接盘14通过紧固件30连接,连接简便。具体地,上连接盘24和下连接盘14的外周壁呈圆角矩形。紧固件为螺钉,螺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在本实施例中,下炉头10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加工简便,降低成本。下炉头10铸造后进行车加工,表面再电泳或者喷涂处理,上炉头20通过热锻压一体成型,便于加工,成本低廉。上炉头20成型后再通过车加工进行精加工。在本实施例中,上炉头20是燃气混合腔的一部分,并起到安装和定位面板、盛液盘、分气盘、火盖的作用。下炉头10起到引导燃气、一次空气的吸气混合、支撑和固定上炉头的作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燃气灶包括:炉头,炉头为上述的炉头。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1、炉头外露部分即上炉头采用HPb5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炉头(10)和设置在所述下炉头(10)上的上炉头(20),所述下炉头(10)具有进气通道(11),所述上炉头(20)具有与所述进气通道(11)连通的出气通道(21),所述上炉头(20)的材质为铜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炉头(10)和设置在所述下炉头(10)上的上炉头(20),所述下炉头(10)具有进气通道(11),所述上炉头(20)具有与所述进气通道(11)连通的出气通道(21),所述上炉头(20)的材质为铜合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为铅黄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铅黄铜为HPb59-3铅黄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炉头(10)的材质为铸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11)和所述出气通道(21)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进气通道(11)和两个所述出气通道(21)一一对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炉头(10)包括:下炉头体(12),具有相互独立且上端开口的外腔体和内腔体;两个进气管(13),连接在所述下炉头体(12)的外壁上,一个所述进气管(13)与所述外腔体连通并形成一个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兴林玉绵丁泺火孙帅许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