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冷器聚风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中冷器聚风板。
技术介绍
由于进气格栅造型需要,经常使得中冷器迎风面积不足,并且中冷器与前格栅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冷风通过进气格栅后会向四周分散流动,不能有效通过中冷器芯体,降低了中冷器的散热能力,因此通常会在中冷器与进气格栅之间布置中冷器聚风板。现有的中冷器聚风板放置在中冷器与前格栅之间,采用2个螺栓固定在中冷器左右气室上,当聚风板与中冷器接触面长度过长时,会导致聚风板与中冷器接触不严,出现漏风现象,降低中冷器散热能力;另中冷器一般放置在散热器下面,主要靠下格栅进风,由于下格栅位置较低,石子等硬物很容易通过下格栅进入聚风板,车辆启动时会发出碰撞声,破坏聚风板,影响驾驶舒适性,降低中冷器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冷器聚风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减少冷风向四周逸出,增加中冷器进风量,提高中冷器散热能力。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冷器聚风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上固定安装有发泡海绵,所述出风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出风口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上形成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冷器聚风板,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具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所述进风口(2)上固定安装有发泡海绵(4),所述出风口(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5),所述出风口(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翻边(6),所述翻边(6)上形成有螺纹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器聚风板,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具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所述进风口(2)上固定安装有发泡海绵(4),所述出风口(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5),所述出风口(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翻边(6),所述翻边(6)上形成有螺纹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聚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聚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8)的宽度为0.795mm-1mm,高度为1mm-2mm。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金贺,吴孟兵,张利,杨德银,何延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