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氯化钛储槽泥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03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四氯化钛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四氯化钛储槽泥浆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粗四氯化钛储槽下料口易容堵塞和回收泥浆中四氯化钛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粗四氯化钛储槽、循环槽、固液分离器、泥浆罐、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所述粗四氯化钛储槽和循环槽内分别设有与固液分离器相连的上料泵、回料泵;所述泥浆罐包括内罐体、外罐体以及内、外罐体间的加热腔,所述泥浆罐顶端的气体出口分别与第一喷淋塔、第二喷淋塔对应相连。本实用新使粗四氯化钛在储槽与循环槽之间反复循环,避免了泥浆的沉淀,解决了粗四氯化钛储槽下料口易堵塞的问题;通过控制加热腔的加热温度使泥浆中的盐酸气体、四氯化钛气体先后逸出并冷凝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氯化钛储槽泥浆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四氯化钛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四氯化钛储槽泥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四氯化钛的生产工序中,经过沉降得到的上清液为粗四氯化钛(含量大于98%),在精制前,粗四氯化钛一般存储于密闭的粗四氯化钛储槽内,但由于粗四氯化钛中还含有0.5%的泥浆,在存储过程中,粗四氯化钛中的泥浆慢慢的沉降于四氯化钛储槽底部,随着时间的推移,储槽底部积存的泥浆越来越多,严重时还会堵塞下料口,影响生产,而泥浆处理起来相当困难;同时粗四氯化钛中还会产生部分盐酸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氯化钛储槽泥浆处理装置,以解决粗四氯化钛储槽下料口易容堵塞和回收泥浆中四氯化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四氯化钛储槽泥浆处理装置,包括粗四氯化钛储槽、循环槽、固液分离器、泥浆罐、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所述粗四氯化钛储槽和循环槽内分别设有上料泵、回料泵,所述上料泵、回料泵、泥浆罐分别与固液分离器相连;所述泥浆罐包括内罐体和外罐体,所述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形成一密闭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电加热丝,所述内罐体内设有用于检测泥浆温度的温度计,所述泥浆罐顶端的气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第一喷淋塔、第二喷淋塔对应相连,且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对应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喷淋塔的出口与所述粗四氯化钛储槽相连。优选的,所述内罐体内设有与气体出口相连的集气罩。优选的,所述内罐体内设有搅拌机。优选的,所述第二喷淋塔与第二阀门间设有除尘器。优选的,所述上料泵设置于粗四氯化钛储槽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实用新使粗四氯化钛在储槽与循环槽之间反复循环,避免粗四氯化钛中的泥浆的沉淀,有效的解决了储槽下料口易堵塞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固液分离器将粗四氯化钛中的少量的泥浆过滤出来,并排入泥浆罐内进行四氯化钛的回收作业;在通过电加热丝对泥浆的加热,先后使盐酸气体、四氯化钛逸出,并分别经第一喷淋塔、第二喷淋塔冷凝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为粗四氯化钛储槽,2为循环槽,3为固液分离器,4为泥浆罐,5为第一喷淋塔,6为第二喷淋塔,7为上料泵,8为回料泵,9为内罐体,10为外罐体,11为加热腔,12为电加热丝,13为温度计,14为第一管路,15为第二管路,16为第一阀门,17为第二阀门,18为搅拌机,19为集气罩,20为除尘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四氯化钛储槽泥浆处理装置,包括粗四氯化钛储槽1、循环槽2、固液分离器3、泥浆罐4、第一喷淋塔5和第二喷淋塔6,粗四氯化钛储槽1底部设有上料泵7,该上料泵7通过上料管路与固液分离器3的进口相连,循环槽2底部设有回料泵8,该回料泵8通过回料管路与粗四氯化钛储槽1顶部相连,固液分离器3的液体排出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槽2顶部相连、固体排出口通过管道与泥浆罐4顶部的泥浆入口相连。泥浆罐4包括同轴设置、圆筒状的内罐体9和外罐体10,内罐体9与外罐体10之间形成一密闭的加热腔11,加热腔11内设有电加热丝12,内罐体9内设有用于检测泥浆温度的温度计13。泥浆罐4顶端的气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4、第二管路15与第一喷淋塔5、第二喷淋塔6对应相连,且第一管路14和第二管路15上对应设有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第二喷淋塔6的出口与粗四氯化钛储槽1相连。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盐酸气体和四氯化钛气体的回收效果,内罐体9内设有搅拌机18和集气罩19,集气罩19开口朝下设置并与气体出口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二喷淋塔6与第二阀门17间还设有除尘器20。上述四氯化钛储槽泥浆处理装置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在上料泵7的作用下,粗四氯化钛储槽1底部的液体(含泥浆)进入固液分离器3内,分离后的清液流入循环槽2,并在回料泵8的作用下,经回料管路流回粗四氯化钛储槽1,固液分离器3内排出的泥浆流入泥浆罐4的内罐体9,电加热丝12通电对加热腔11加热,进而使泥浆中的盐酸气体和四氯化钛气体先后逸出,盐酸气体经第一管路14进入第一喷淋塔5进行冷凝回收;四氯化钛气体经第二管路15进入第二喷淋塔6进行冷凝后流回粗四氯化钛储槽1内。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氯化钛储槽泥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粗四氯化钛储槽、循环槽、固液分离器、泥浆罐、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所述粗四氯化钛储槽和循环槽内分别设有上料泵、回料泵,所述上料泵、回料泵、泥浆罐分别与固液分离器相连;所述泥浆罐包括内罐体和外罐体,所述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形成一密闭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电加热丝,所述内罐体内设有用于检测泥浆温度的温度计,所述泥浆罐顶端的气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第一喷淋塔、第二喷淋塔对应相连,且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对应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喷淋塔的出口与所述粗四氯化钛储槽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氯化钛储槽泥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粗四氯化钛储槽、循环槽、固液分离器、泥浆罐、第一喷淋塔和第二喷淋塔,所述粗四氯化钛储槽和循环槽内分别设有上料泵、回料泵,所述上料泵、回料泵、泥浆罐分别与固液分离器相连;所述泥浆罐包括内罐体和外罐体,所述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形成一密闭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电加热丝,所述内罐体内设有用于检测泥浆温度的温度计,所述泥浆罐顶端的气体出口分别通过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第一喷淋塔、第二喷淋塔对应相连,且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志王攀峰苗雷陈科苗亮亮赵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龙兴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