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90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制动手柄和制动手柄所驱动转动方向的车轮,所述制动手柄设置在主车架中,制动手柄中固定有带动拉杆转动的方向柱;所述两个制动手柄之间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形状呈一个“凹字状”,连接管两端连接制动手柄的部位的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管中部的截面积,所述方向柱穿设在所述连接管的中部。连接管两端截面积要小于连接管中部的截面积,采用这样的结构是为了节省材料和能够获得最大的强度、不易断裂;这种强度高又不易断裂并且可以节省材料的连接管可以让使用者能够稳定的控制转向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机构
本技术属于沙滩车
,特指一种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沙滩车是一种可以在各种地形上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娱乐性工具,也被称作四轮全地形车。它的两个前轮都需要有一定的外倾角度,合适的外倾角能保证前轮磨损均匀,抑制跑偏,使车辆有良好的回正和行驶循迹性能,可减少转弯阻力,减少油耗和轮胎磨损。沙滩车的转向结构是车辆的主要的操纵机构,用于驾驶者控制车辆方向,由于沙滩车可以在户外的任何地形上使用,所以一般使用者都是把沙滩车开到那些复杂的地形上去,尤其是那些较为颠簸的地形上,对沙滩车的转向结构损耗很大,尤其是对控制方向的制动手柄,因为经常颠簸的原因,需要经常控制制动手柄的转动,所以连接制动手柄的部件会造成断裂,所以一般连接制动手柄的部件厚度都会很粗,来防止断裂,但是这样会很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且牢固稳定的一种转向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向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制动手柄和制动手柄所驱动转动方向的车轮,所述制动手柄设置在主车架中,制动手柄中固定有带动拉杆转动的方向柱;所述两个制动手柄之间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形状呈一个“凹字状”,连接管两端连接制动手柄的部位的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管中部的截面积,所述方向柱穿设在所述连接管的中部。优选地,所述车轮的中部扣合有一制动盘,制动盘上成型有若干个转向器,所述拉杆铰接在转向器和拉杆之间。优选地,所述拉杆的两端均成型有转向节,所述方向柱的下端固定有随着所述方向柱一起转动的连接件,连接件和所述转向器上开设有与所述转向节相适配的连接孔,转向节与所述连接孔铰接。优选地,所述主车架与所述制动盘之间设置有上下设置的上摇臂和下摇臂,且上摇臂和下摇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主车架和所述转向器上。优选地,所述上摇臂和下摇臂的形状呈“Y字形”,上摇臂和下摇臂一端有两根杆的是铰接在所述主车架上,上摇臂和下摇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是转向器上。优选地,所述主车架上成型有固定杆,固定杆设置在所述上摇臂的上端,下摇臂的两根杆之间固设有避震座,避震座上铰接着减震器的一端,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杆上。优选地,所述减震器包括油压单元和减震单元,所述油压单元包括缸体、伸缩于缸体的芯轴,所述减震单元包括减震弹簧、分别连接于减震弹簧两端的下弹簧安装座和上弹簧安装座,所述下弹簧安装座与缸体外壁呈螺纹配合,所述缸体与上弹簧安装座之间可拆卸有行程限位块。优选地,所述减震弹簧包括,包括由金属条成形制成的螺旋状的弹簧本体,所述弹簧本体包括第一中凸部、第二中凸部,所述的第一中凸部、第二中凸部之间形成过渡部,所述的弹簧本体中相邻两圈弹簧的螺距自第一中凸部向顶部逐渐增大,所述的弹簧本体中相邻两圈弹簧的螺距自第二中凸部向底部逐渐增大,所述金属条直径自第一中凸部向顶部逐渐减小,所述金属条直径自第二中凸部向底部逐渐减小,所述弹簧本体顶端、过渡部、底端的内径相同,所述的第二中凸部外径大于第一中凸部外径。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中部外套有固定架,所述方向柱穿设在所述固定架内。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在实际使用时,连接管连接着左右对称的制动手柄,通过转动制动手柄,连接管中的方向柱会随着制动手柄转动的方向转动,随着方向柱的转动,铰接在方向柱上的拉杆会带动制动盘,通过制动盘使车轮进行转动;本技术方案中的连接管两端截面积要小于连接管中部的截面积,采用这样的结构是为了节省材料和能够获得最大的强度、不易断裂;之前所采用的连接管整体的截面积是一样的,但是这种连接管的强度没有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管强度高,这种强度高又不易断裂并且可以节省材料的连接管可以让使用者能够稳定的控制转向机构。2、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件可以使车轮所转动的角度变大,由于连接件是固定在方向柱上,拉杆通过转向节铰接在连接件的连接孔上,随着方向柱的转动,方向柱上的连接件会带动拉杆绕着方向柱转动,拉杆再带动车轮进行转动,这样可以使车轮的转动角度变大。3、减震器可以避免行驶于不良路面时因发生剧烈变化而导致车辆重心发生变化,并且可以提升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减震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2-车轮;3-主车架;4-方向柱;5-制动盘;6-转向器;7-制动手柄;8-连接管;9-转向节;10-连接件;11-连接孔;13-固定杆;14-避震座;15-减震器;16-油压单元;17-减震单元;18-缸体;19-芯轴;20-减震弹簧;21-下弹簧安装座;22-上弹簧安装座;23-行程限位块;24-金属条;26-第一中凸部;27-第二中凸部;28-过渡部;29-固定架;30-拉杆;31-端部;32承压部;33-上摇臂;34-下摇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7所示,一种转向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制动手柄7和制动手柄7所驱动转动方向的车轮2,所述制动手柄7设置在主车架3中,制动手柄7中固定有带动拉杆30转动的方向柱4;所述两个制动手柄7之间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形状呈一个“凹字状”,连接管8两端连接制动手柄7的部位的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管8中部的截面积,所述方向柱4穿设在所述连接管8的中部。在实际使用时,连接管8连接着左右对称的制动手柄7,通过转动制动手柄7,连接管8中的方向柱4会随着制动手柄7转动的方向转动,随着方向柱4的转动,铰接在方向柱4上的拉杆30会带动车轮2进行转动,该车轮2为沙滩车的前轮;本技术方案中的连接管8两端端部31截面积要小于连接管8中部承压部32的截面积,采用这样的结构是为了节省材料和能够获得最大的强度、不易断裂;之前所采用的连接管8整体的截面积是一样的,但是这种连接管8的强度没有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管8强度高,这种强度高又不易断裂并且可以节省材料的连接管8可以让使用者能够稳定的控制转向机构。优选地,所述车轮2的中部扣合有一制动盘5,制动盘5上成型有若干个转向器6,所述拉杆30铰接在转向器6和拉杆30之间。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动盘5在拉杆30转动车轮2时能够稳定,因为制动盘5是扣合在车轮2上的,在车轮2转动时,车轮2进行转动,而在车轮2中的制动盘5是不进行转动的,通过拉杆30控制扣合在车轮2上的制动盘5进行转动,制动盘5带动与之扣合的车轮2进行转动方向,所以制动盘5起到一个固定支撑的作用,在拉杆30控制车轮2的方向可以很稳定。优选地,所述拉杆30的两端均成型有转向节9,所述方向柱4的下端固定有随着所述方向柱4一起转动的连接件10尽量在一张图上体现,连接件10和所述转向器6上开设有与所述转向节9相适配的连接孔11,转向节与所述连接孔铰接。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件11可以使车轮2所转动的角度变大,由于连接件11是固定在方向柱4上,拉杆30通过转向节9铰接在连接件10的连接孔11上,随着方向柱4的转动,方向柱4上的连接件10会带动拉杆30绕着方向柱4转动,拉杆30再带动车轮2进行转动,这样可以使车轮2的转动角度变大。优选地,所述主车架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制动手柄(7)和制动手柄(7)所驱动转动方向的车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手柄(7)设置在主车架(3)中,制动手柄(7)中固定有带动拉杆(30)转动的方向柱(4);所述两个制动手柄(7)之间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形状呈一个“凹字状”,连接管(8)两端连接制动手柄(7)的部位的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管(8)中部的截面积,所述方向柱(4)穿设在所述连接管(8)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制动手柄(7)和制动手柄(7)所驱动转动方向的车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手柄(7)设置在主车架(3)中,制动手柄(7)中固定有带动拉杆(30)转动的方向柱(4);所述两个制动手柄(7)之间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形状呈一个“凹字状”,连接管(8)两端连接制动手柄(7)的部位的截面积小于所述连接管(8)中部的截面积,所述方向柱(4)穿设在所述连接管(8)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的中部扣合有一制动盘(5),制动盘(5)上成型有若干个转向器(6),所述拉杆(30)铰接在转向器(6)和拉杆(3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0)的两端均成型有转向节(9),所述方向柱(4)的下端固定有随着所述方向柱(4)一起转动的连接件(10),连接件(10)和所述转向器(6)上开设有与所述转向节(9)相适配的连接孔(11),转向节(9)与所述连接孔(11)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3)与所述制动盘(5)之间设置有上下设置的上摇臂(33)和下摇臂(34),且上摇臂(33)和下摇臂(3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主车架(3)和所述转向器(6)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摇臂(33)和下摇臂(34)的形状呈“Y字形”,上摇臂(33)和下摇臂(34)一端有两根杆的是铰接在所述主车架(3)上,上摇臂(33)和下摇臂(34)的另一端铰接在是转向器(6)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贵东曹马涛叶航朱红霞徐杰应亚莉李军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涛涛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