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腔体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电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腔体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开关。
技术介绍
在现代无线通讯网络中,滤波开关作为射频前端中的关键器件,集滤波和开关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特征使其具有体积小和高效能的特点。而在多功能基础上的高性能,例如:滤波效果好、开路损耗低、关路隔离高等,是目前滤波开关所追求的技术突破。此外随着双频和多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双频甚至是多频的小型化滤波开关也在不断发展。滤波开关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在印刷电路板、低温共烧陶瓷技术、基片集成波导技术、介质谐振器技术等加工技术上都已经实现了滤波开关,并且滤波性能和开关性能都能兼顾。但是受到所研究技术材料的限制,品质因素低、插损大等性能缺点还是存在。此外关于双频的滤波开关研究甚少,能够实现两个频率段的良好开关的电路在滤波性能上较差。综上所述现有的双频滤波开关的技术在实际中受到各方面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滤波开关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腔体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开关。本专利技术的双频滤波开关基于腔体谐振器的技术,利用探针馈电和腔体谐振器中的多个谐振模式,通过控制两者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腔体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谐振器(3)、金属板(4)、探针馈电线结构,所述腔体谐振器(3)被金属板(4)从中部分割为第一腔体谐振器(31)和第二腔体谐振器(32),所述金属板(4)四周与所述腔体谐振器(3)内壁相连;所述探针馈电线结构包括输入探针馈电线结构(1)和输出探针馈电线结构(6),探针馈电线结构(1)和输出探针馈电线结构(6)均各自包括探针主馈电线(11、61)、探针支馈电线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探针支馈电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腔体谐振器(3)内部的金属块直接相连,所述控制电路被集成在PCB上,且PCB放置在腔体谐振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腔体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谐振器(3)、金属板(4)、探针馈电线结构,所述腔体谐振器(3)被金属板(4)从中部分割为第一腔体谐振器(31)和第二腔体谐振器(32),所述金属板(4)四周与所述腔体谐振器(3)内壁相连;所述探针馈电线结构包括输入探针馈电线结构(1)和输出探针馈电线结构(6),探针馈电线结构(1)和输出探针馈电线结构(6)均各自包括探针主馈电线(11、61)、探针支馈电线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探针支馈电线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腔体谐振器(3)内部的金属块直接相连,所述控制电路被集成在PCB上,且PCB放置在腔体谐振器内部的金属块上,通过调节所述控制电路,实现整个开关电路的开(ON)和关(OFF)状态的切换,且ON的状态下利用所述腔体谐振器(3)的两个基膜,实现双通带的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腔体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输入控制电路(2)和输出控制电路(5),所述的输入控制电路(2)被集成在所述的第一腔体谐振器(31)的PCB上,PCB放置在所述的第一腔体谐振器(31)内的金属块上;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2)包括电容(C)、二极管(PIN)以及电阻(R),所述输入控制电路(2)的电容(C)一端与所述输入探针支馈电线(12)连接,另一端连接电阻(R)和二极管(PIN)正极,电阻(R)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相连,二极管的负极通过PCB上的接地通孔直接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腔体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探针馈电线结构(1)位于所述的第一腔体谐振器内(31),包括输入探针主馈电线(11)、输入探针支馈电线(12)和输入控制电路(2),所述的输入探针主馈电线(11)垂直于所述第一腔体谐振器(31)中与金属板(4)正对的侧壁,且位于该侧壁中心;所述的输入探针主馈电线(11)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探针支馈电线(12)的中部,另一端与同轴内心相连,所述的输入探针主馈电线(11)与所述的输入探针支馈电线(12)相互垂直,所述输入探针支馈电线(12)的一端与所述输入控制电路(2)中的电容(C)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谐振器(31)内部的金属块直接相连,所述的输入探针支馈电线(12)与水平负方向成夹角倾斜,当整个开关电路处于ON状态时,所述腔体谐振器(3)的三个基模即TE101、TE011和TM110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