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保护的海上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842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自保护的海上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壳体、风力发电装置、复数个太阳能发电板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联动结构;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复数个阻力型扇叶、转轴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底端内壁,所述转轴一端穿设入所述壳体并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各所述阻力型扇叶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侧壁上;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开设契槽,所述契槽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形状相同,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分别铰接于各契槽的顶端;联动结构通过若干连杆机构分别铰接太阳能发电板,其在无风时候,通过连杆机构撑开各太阳能发电板,当风力增大时,通过连杆机构回收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直至收纳进契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自保护的海上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自保护的海上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属于新能源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新能源发电技术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建立在陆地,而对于海上的设备供电一直存在一定的短板。一些海上设备已经装配了太阳能发电,比方说一些海上航标,然而太阳能发电存在着环境的限制,在阴雨天气和日照不强的季节发电不足,电能供不应求,电池过放,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海上无地貌建筑的阻挡、风大浪大,在恶劣天气下风会更大,也就是说风能在太阳能比较匮乏的时候比较丰富,这样以来两者的能量峰值是可以互补的,因此可以将二者结合,用风光互补发电代替传统的太阳能发电。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环保、无污染、免维护、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符合海上设备应用要求。海上风大浪大,张开的太阳能板很容易被风破坏,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机构,在满足同时对太阳能、风能两种能源进行采集发电的情况下又能对自身结构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自保护的海上风光互补发电装置,通过摆锤离心运动,利用滚动轴承实现连接套筒进行上下直线运动,进而实现太阳能发电板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自保护的海上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风力发电装置、复数个太阳能发电板(3)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联动结构;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复数个阻力型扇叶(21)、转轴(22)和发电机(23);所述发电机(23)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底端内壁,其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轴(22)一端垂直穿设入所述壳体(1)并通过联轴器(24)与所述发电机(23)的转子固定连接,各所述阻力型扇叶(21)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22)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侧壁上;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3)数量对应的契槽(11),所述契槽(11)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3)的形状相同,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保护的海上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风力发电装置、复数个太阳能发电板(3)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联动结构;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复数个阻力型扇叶(21)、转轴(22)和发电机(23);所述发电机(23)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底端内壁,其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轴(22)一端垂直穿设入所述壳体(1)并通过联轴器(24)与所述发电机(23)的转子固定连接,各所述阻力型扇叶(21)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22)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侧壁上;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3)数量对应的契槽(11),所述契槽(11)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3)的形状相同,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3)分别铰接于各所述契槽(11)的顶端;所述联动结构通过若干连杆机构(42)分别铰接太阳能发电板(3),其在无风时候,通过连杆机构(42)完全撑开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3),当风力渐渐增大时,通过连杆机构(42)慢慢回收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3),直至收纳进所述契槽(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保护的海上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复数个摆锤(411)、上套筒(412)以及下套筒(413);各所述摆锤(411)远离锤头的一端间隔铰接于所述转轴(22)的侧壁上;所述上套筒的外侧壁设有与所述摆锤(411)数量一致的连接杆(416),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岩邹祎黄伟康宋岩卓樊泞歌曹铭健赵彤辉石浩靳宗凯杨发展仲照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