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骨骨折钳夹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809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状骨骨折钳夹复位装置,包括两个通过轴活动固定连接的钳身,所述钳身包括横向调节杆、固定杆、手柄与夹持部,所述手柄包括指环,指环连接主杆的一端,主杆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端,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开有第二固定卡槽,固定端插入第二固定卡槽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向调节杆的一端,横向调节杆的另一端开有第一固定卡槽;所述夹持部包括调节端,调节端插入第一固定卡槽并通过螺栓固定位置,调节端上开有腰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小空间内进行骨折复位,避免出现由于骨折位置不同而导致复位不方便的情况,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管状骨骨折状况。

A clamp reduction device for tubular bone fra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amp reduction device for tubular bone fracture, which comprises two clamp bodies connected by axle movable fixation. The clamp body comprises a transverse adjusting rod, a fixing rod, a handle and a clamping part. The handle comprises a finger ring, one end of the mai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nger ring, the other end of the mai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end, and one of the fixing rod. Th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fixed clamping groove, and the fixed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second fixed clamping groove and fixed together by bolts; the other end of the fixed rod is fixed to connect one end of the transverse regulat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ransverse regula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ed clamping groove; the clamping part includes an adjusting end, and the adjusting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first fixed clamping groove and passed through it. The bolt is fixed and the adjusting end is provided with a waist-shaped ho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perform fracture reduction in a small space, avoid inconvenient reduction due to different fracture positions, and can adapt to the situation of tubular bone fracture of various siz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骨骨折钳夹复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的,涉及一种管状骨骨折钳夹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骨折是事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骨骼由于受到强烈冲击而折断并发生错位,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伤情,尤其是在发生错位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进行骨折手术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骨骼复位,就是通过推或拉的方式使骨骼错位的两个端面相对,以方便进行下一步手术治疗。管状骨是最常见的骨折对象,现有的骨折治疗方法与辅助设备大部分都是针对管状骨进行的,现有技术中管状骨的复位主要是依靠分别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拉断开的两部分进行复位,但是根据管状骨的种类以及断裂的位置不同,有些时候这种方法很不方便,虽然市场上有一些复位辅助装置,但是由于管状股的种类较多,尺寸不同以及骨折面的错位程度不同,这些辅助装置都会带来一定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骨骨折钳夹复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管状骨骨折钳夹复位装置,包括两个通过轴活动固定连接的钳身,所述钳身包括横向调节杆、固定杆、手柄与夹持部,所述横向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的一端,横向调节杆的另一端连接夹持部,固定杆的另一端连接手柄的一端;所述手柄包括指环,指环连接主杆的一端,主杆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端,固定端上开有第一固定螺孔,所述固定杆与手柄连接的一端开有第二固定卡槽,固定杆上对应第一固定螺孔开有第二固定螺孔,固定端插入第二固定卡槽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远离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横向调节杆的一端,横向调节杆的另一端开有第一固定卡槽,横向调节杆上还开有一排等距设置的第三固定螺孔;所述夹持部包括调节端,调节端插入第一固定卡槽并通过螺栓固定位置,调节端上开有腰形孔,所述调节端的一端连接次杆的一一端,次杆的另一端为咬合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腰形孔的长度不小于(2D+R),其中D为两个相邻第三固定螺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其中R为第三固定螺孔的半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咬合部向一侧弯曲,咬合部的弯曲方向与对应钳身的次杆咬合时的旋转方向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在小空间内进行骨折复位,避免出现由于骨折位置不同而导致复位不方便的情况,同时本技术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管状骨骨折状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钳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钳身的拆解示意图;图3是骨折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管状骨骨折钳夹复位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两个通过轴活动固定连接的钳身,所述钳身包括横向调节杆1、固定杆2、手柄3与夹持部4,所述横向调节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2的一端,横向调节杆1的另一端连接夹持部4,固定杆2的另一端连接手柄3的一端。所述手柄3包括指环33,指环33连接主杆31的一端,主杆3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端32,固定端32上开有第一固定螺孔34,所述固定杆2与手柄3连接的一端开有第二固定卡槽21,固定杆2上对应第一固定螺孔34开有第二固定螺孔22,固定端32插入第二固定卡槽21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将固定杆2与手柄3分离设置,可以在复位困难时,更换长度更大的手柄3,使复位过程更加稳定轻松。所述固定杆2远离手柄3的一端固定连接横向调节杆1的一端,横向调节杆1的另一端开有第一固定卡槽11,横向调节杆1上还开有一排等距设置的第三固定螺孔12;所述夹持部4包括调节端42,调节端42插入第一固定卡槽11并通过螺栓固定位置,调节端42上开有腰形孔43,所述调节端42的一端连接次杆41的一一端,次杆41的另一端为咬合部44,咬合部44向一侧弯曲,咬合部44的弯曲方向与对应钳身的次杆咬合时的旋转方向一致,两个钳身上的咬合部44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腰形孔43的长度不小于(2D+R),其中D为两个相邻第三固定螺孔12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其中R为第三固定螺孔12的半径,这样可以保证调节端42不管移动到什么位置,都有两个第三固定螺孔12处于腰形孔43内,即至少可以通过两个螺栓来固定调节端42与横向调节杆1之间的位置,保证了夹持部4固定后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在进行骨折复位时,两个钳身上的咬合部44分别顶在两个骨折断面上,通过按压手柄3将左侧骨骼向下压,将右侧骨骼向上顶,从而达到复位的效果,在实际操作时,由于骨骼的尺寸不同,可以通过调节夹持部4的位置来适应不同的骨折位置与情况,相对于直接拉伸复位,操作空间小,更加有利于手术的进行。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骨骨折钳夹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通过轴活动固定连接的钳身,所述钳身包括横向调节杆(1)、固定杆(2)、手柄(3)与夹持部(4),所述横向调节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2)的一端,横向调节杆(1)的另一端连接夹持部(4),固定杆(2)的另一端连接手柄(3)的一端;所述手柄(3)包括指环(33),指环(33)连接主杆(31)的一端,主杆(3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端(32),固定端(32)上开有第一固定螺孔(34),所述固定杆(2)与手柄(3)连接的一端开有第二固定卡槽(21),固定杆(2)上对应第一固定螺孔(34)开有第二固定螺孔(22),固定端(32)插入第二固定卡槽(21)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2)远离手柄(3)的一端固定连接横向调节杆(1)的一端,横向调节杆(1)的另一端开有第一固定卡槽(11),横向调节杆(1)上还开有一排等距设置的第三固定螺孔(12);所述夹持部(4)包括调节端(42),调节端(42)插入第一固定卡槽(11)并通过螺栓固定位置,调节端(42)上开有腰形孔(43),所述调节端(42)的一端连接次杆(41)的一一端,次杆(41)的另一端为咬合部(44),两个钳身上的咬合部(44)的弯曲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骨骨折钳夹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通过轴活动固定连接的钳身,所述钳身包括横向调节杆(1)、固定杆(2)、手柄(3)与夹持部(4),所述横向调节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2)的一端,横向调节杆(1)的另一端连接夹持部(4),固定杆(2)的另一端连接手柄(3)的一端;所述手柄(3)包括指环(33),指环(33)连接主杆(31)的一端,主杆(3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端(32),固定端(32)上开有第一固定螺孔(34),所述固定杆(2)与手柄(3)连接的一端开有第二固定卡槽(21),固定杆(2)上对应第一固定螺孔(34)开有第二固定螺孔(22),固定端(32)插入第二固定卡槽(21)后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2)远离手柄(3)的一端固定连接横向调节杆(1)的一端,横向调节杆(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