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782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包括机架,动力装置,进料装置,出料装置以及破壳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部,控制所述驱动部的控制器以及传动皮带,所述驱动部通过传动皮带与破壳器相连,所述破壳器包括第一破壳辊、第二破壳辊以及第三破壳辊,所述传动皮带与第一破壳辊相连并带动所述第一破壳辊运动,所述第一破壳辊设有的齿轮与第二破壳辊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破壳辊上的另外一端的齿轮与第三破壳辊上的齿轮啮合。该结构使得整个机器构造简单,便于小型化,更加可以提高可可豆的外壳与可可果仁的分离效果。

New High Efficiency Shell Breaking Device for Cocoa Bea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high-efficiency cocoa bean shell-brea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power device, a feeding device, a discharging device and a shell-breaking device. The power device comprises a driving part, a controller controlling the driving part and a driving belt. The driv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breaking device through a driving belt, and the shell-breaking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driving part, a driving part and a driving belt. The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shell-breaking roller, a second shell-breaking roller and a third shell-breaking roller. The drive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hell-breaking roller and drives the first shell-breaking roller to move. The gear provided by the first shell-breaking roller meshes with the gear on the second shell-breaking roller, and the gear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shell-breaking roller meshes with the tooth on the third shell-breaking roller. Wheel engagement. The structure makes the whole machine simple in structure, easy to miniaturize, and can improve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cocoa bean shell and cocoa n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可豆破壳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作可可产品或巧克力时,需要将烘焙过的可可豆碾压,通过压碎使得可可豆的外壳与可可果分离。目前市面上的可可豆破壳装置结构复杂,破壳效果不佳,经常会有可可豆的外壳与可可果不能完全分离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可豆的外壳与可可果分离效果好的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包括机架,动力装置,进料装置,出料装置以及破壳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部,控制所述驱动部的控制器以及传动皮带,所述驱动部通过传动皮带与破壳器相连,所述破壳器包括第一破壳辊、第二破壳辊以及第三破壳辊,所述传动皮带与第一破壳辊相连并带动所述第一破壳辊运动,所述第一破壳辊设有的齿轮与第二破壳辊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破壳辊上的另外一端的齿轮与第三破壳辊上的齿轮啮合。该结构使得整个机器构造简单,便于小型化,更加可以提高可可豆的外壳与可可果仁的分离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破壳辊以及第三破壳辊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破壳辊的直径小于第二破壳辊以及第三破壳辊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破壳辊与第三破壳辊之间的破壳间隙大于第二破壳辊与第一破壳辊以及第三破壳辊与第一破壳辊之间的破壳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破壳辊上的齿槽为螺旋形的设置在破壳辊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破壳辊、第二破壳辊以及第三破壳辊表面齿槽的方向深度均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破壳辊位于第二破壳辊以及第三破壳辊间隙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破壳辊、第二破壳辊以及第三破壳辊三者的轴心线相平行。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装置为漏斗形,所述进料装置中还设有限料片,所述限料片位于漏斗形进料装置的侧壁。本技术的优点是:1.整个机器构造简单,便于小型化,更加可以提高可可豆的外壳与可可果仁的分离效果;2.螺旋形的齿槽提高了破壳效率,使得可可豆的壳更容易被破开;3.设置了限料片可以更加方便地控制破壳速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整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的破壳器局部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的分解图;其中:1机架;2动力装置;3进料装置;4出料装置;5破壳器;21驱动部;22控制器;23传动皮带;51第一破壳辊;52第二破壳辊;53第三破壳辊;31限料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的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包括机架1,动力装置2,进料装置3,出料装置4以及破壳器5,所述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驱动部21,驱动部21为电机21,控制所述电机21的开关、调速、转向切换的控制器22以及传动皮带23,电机21通过传动皮带23与破壳器5相连,破壳器5包括第一破壳辊51、第二破壳辊52以及第三破壳辊53,第一破壳辊51位于第二破壳辊52以及第三破壳辊53间隙的下方,第一破壳辊51、第二破壳辊52以及第三破壳辊53三者的轴心线相平行。传动皮带23与第一破壳辊51相连并带动第一破壳辊51运动,第一破壳辊51设有的齿轮与第二破壳辊52上的齿轮啮合,第二破壳辊52上的另外一端的齿轮与第三破壳辊53上的齿轮啮合。本实施例中,第二破壳辊52以及第三破壳辊53的直径相同,第一破壳辊51的直径小于第二破壳辊52以及第三破壳辊53的直径。采用了这种一小两大的设置,使得整个机器构造简单,便于小型化,更加可以提高可可豆的外壳与可可果仁的分离效果。所述第二破壳辊52与第三破壳辊53之间的破壳间隙大于第二破壳辊52与第一破壳辊51以及第三破壳辊53与第一破壳辊51之间的破壳间隙。为了提高破壳的效率,本实施例中破壳辊上的齿槽为螺旋形的设置在破壳辊表面上,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破壳辊51、第二破壳辊52以及第三破壳辊53表面齿槽的方向深度均相同。由于采用了这种螺旋形齿槽,使得可可豆的破壳效率更高了。本实施例中,进料装置3为漏斗形,进料装置3中还设有限料片31,限料片31位于漏斗形进料装置3的侧壁。本实施例中设置的限料片可以在侧壁上自由插拔,设定位置。通过这个简单的装置,可以使得可可豆的去壳速度更加可控。本实施例采用了上述的设置,使得使得整个机器构造简单,便于小型化,更加可以提高可可豆的外壳与可可果仁的分离效果。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包括机架(1),动力装置(2),进料装置(3),出料装置(4)以及破壳器(5),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驱动部(21)、传动皮带(23),所述驱动部(21)通过传动皮带(23)与破壳器(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壳器(5)包括第一破壳辊(51)、第二破壳辊(52)以及第三破壳辊(53),所述传动皮带(23)与第一破壳辊(51)相连并带动所述第一破壳辊(51)运动,所述第一破壳辊(51)设有的齿轮与第二破壳辊(52)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破壳辊(52)上的另外一端的齿轮与第三破壳辊(53)上的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包括机架(1),动力装置(2),进料装置(3),出料装置(4)以及破壳器(5),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驱动部(21)、传动皮带(23),所述驱动部(21)通过传动皮带(23)与破壳器(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壳器(5)包括第一破壳辊(51)、第二破壳辊(52)以及第三破壳辊(53),所述传动皮带(23)与第一破壳辊(51)相连并带动所述第一破壳辊(51)运动,所述第一破壳辊(51)设有的齿轮与第二破壳辊(52)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破壳辊(52)上的另外一端的齿轮与第三破壳辊(53)上的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破壳辊(52)以及第三破壳辊(53)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破壳辊(51)的直径小于第二破壳辊(52)以及第三破壳辊(53)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可可豆破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破壳辊(52)与第三破壳辊(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小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巧克之力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