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智能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信息模型
,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智能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地铁工程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对行业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设计地铁车站各梁、板、柱、楼梯等建筑结构构件的整体布置方案时,往往耗费设计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亟需借助新兴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BIM)技术以构件模型为基础来表达一个建筑,不但可以集成构件本身的详细属性信息,还能描述建筑信息模型中建筑结构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和优化性进行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智能设计,进而实现建筑结构构件的整体布置方案自动化设计。行业规范是由政府授权机构所提出的建筑物安全、质量、功能等方面的最低要求。这些规范的提出是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保护受益人的权益。然而目前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设计工作涉及规范多、图纸审查速度慢等问题,当出现设计变更时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方式容易在信息提取与交互的过程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行业规范条文和规范图集进行归纳整理,得出设计过程中需要的构件自身属性信息以及构件间的约束关系信息,并存入数据库;步骤2,确定建模标准;步骤3,生成建筑结构初步模型;步骤4,对于步骤3生成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初步模型,按照步骤2的建模标准约束对其进行审查与完善;步骤5,对步骤4完善后的建筑结构构件模型进行查看,包括构件的平面、立面、剖面及三维视图,确保正确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行业规范条文和规范图集进行归纳整理,得出设计过程中需要的构件自身属性信息以及构件间的约束关系信息,并存入数据库;步骤2,确定建模标准;步骤3,生成建筑结构初步模型;步骤4,对于步骤3生成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初步模型,按照步骤2的建模标准约束对其进行审查与完善;步骤5,对步骤4完善后的建筑结构构件模型进行查看,包括构件的平面、立面、剖面及三维视图,确保正确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如下:步骤1.1,对地铁车站建筑结构构件设计过程中涉及的规范条文和规范图集中对构件的信息描述及构件与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信息进行筛选和提取;步骤1.2,将步骤1.1提取的信息按照不同的实体类别、类型进行分类整理;步骤1.3,将分类整理的实体类别、类型信息存入数据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地铁车站建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钦,李亚杰,黑新宏,崔晓玲,朱磊,刘尧尧,杨明松,杜宁军,郭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