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茶机及其余热回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80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4:54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炒茶机及其余热回收结构,所述炒茶机包括该余热回收结构,该余热回收结构用于对炒茶机(100)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其中,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其整体的防护罩(4),防护罩(4)包括内部设有空心的罩体(4a),罩体(4a)的内部空心中设有保温及回收余热的液体(4b),防护罩(4)的上部设有余热回收管(41),保证利用液体形成炒茶机(100)的保温层,彻底改变现有技术中保温层保温性不稳定的效果,且充分利用热量,通过液体的注入或流出或蒸发实现热量的充分利用。

A Fried Tea Machine and Its Waste Heat Recovery Structure

A tea frying machine and its waste heat recovery structure described in this application include the waste heat recovery structure, which is used to recover and utilize the heat in the tea frying machine (100). The waste heat recovery structure includes a protective cover (4) used to support the whole of the tea frying machine, and a protective cover (4) including a hollow inner part. The inner hollow of the cover body (4a) is provided with liquid (4b) for heat preservation and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4) is provided with a waste heat recovery pipe (41) to ensure that the liquid is used to form a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of the tea frying machine (100), which can completely change the unstable effect of the 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heat to inject the liquid. Entry or outflow or evaporation can make full use of 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茶机及其余热回收结构
本申请涉及炒茶机领域,具体为一种炒茶机及其余热回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1095321.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全自动炒茶机,包括保温装置、滚筒、转动轴、电动机、加热装置、壳体和控制面板,所述壳体的左侧安装有进料斗,且壳体顶部安装有烟囱,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的下方安装有滚筒,所述转动轴通过电动机主轴与电动机连接,所述电动机通过支架与壳体内侧壁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壳体的外表面上,且控制面板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方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下方安装有启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下方安装有急停按钮。本技术,通过滚筒内壁安装有湿度检测计,可以将湿度信息反馈到控制面板的显示屏上,方便使用者的观察与记录,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该申请中,为保证茶叶翻炒中对滚筒温度的稳定性,设置保温层提高炒茶的效果,但是单纯的保温层无法满足恒温的设定,且无法实现余热回收效果。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炒茶机的余热回收结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炒茶机的余热回收结构。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炒茶机的余热回收结构,所述余热回收结构用于对炒茶机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其中,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其整体的防护罩,防护罩包括内部设有空心的罩体,罩体的内部空心中设有保温及回收余热的液体,防护罩的上部设有余热回收管。所述罩体的截面呈“n”形,罩体的两侧底部设有用于定位安装的卡角。所述罩体底侧靠近卡角处设有用于注入或流出液体的导流口。所述液体顶部的液位设置在余热回收管下部,余热回收管内部的导热孔连通至液位上部。所述罩体包括设置在其外侧的外壳板及在内侧的内壳板,罩体内部的空心设置在外壳板与内壳板之间。所述外壳板的下侧壁及内壳板的上侧壁均铺设有防渗层。一种炒茶机,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回收结构。其中,所述余热回收结构直接摆放在炒茶机的上部。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1、保证利用液体形成炒茶机的保温层,彻底改变现有技术中保温层保温性不稳定的效果,且充分利用热量,通过液体的注入或流出或蒸发实现热量的充分利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中炒茶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炒茶机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中炒茶机的干燥筒的截面图。图4为本申请中余热回收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图4中a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炒茶机及其余热回收结构,所述炒茶机包括该余热回收结构,该余热回收结构用于对炒茶机100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其中,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其整体的防护罩4,防护罩4包括内部设有空心的罩体4a,罩体4a的内部空心中设有保温及回收余热的液体4b,防护罩4的上部设有余热回收管41,保证利用液体形成炒茶机100的保温层,彻底改变现有技术中保温层保温性不稳定的效果,且充分利用热量,通过液体的注入或流出或蒸发实现热量的充分利用。如图1至图5中所示,一种炒茶机100的余热回收结构,该余热回收结构设置在炒茶机100中,通过余热回收结构对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其中,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其整体的防护罩4,对防护罩4进行改造,形成整体的支撑性与保温性。防护罩4包括内部设有空心的罩体4a,设置空心结构通过空心对液体进行容纳,利用液体进行保温,可以注入加热后的液体;例如注入热水,直接使其满足工作状态下的温度要求,当然也可以注入加热后的油,也可以满足更高的温度要求。彻底克服现有技术中,预加热炒茶机的情形,可以直接开机使用,且炒茶机100关机后,可以直接将液体流出,利用热水对茶叶进行杀青。当然热油的使用也可以转换至热邮箱,水管流过即可吸收热量形成热水。罩体4a的内部空心中设有保温及回收余热的液体4b,该液体优选使用水,形成的蒸汽可以从余热回收管41中流出,即防护罩4的上部设有余热回收管41,进而直接输送至茶叶杀青位置进行使用。所述罩体4a的截面呈“n”形,具有规则的结构便于制造,且支撑时具有对称性。罩体4a的两侧底部设有用于定位安装的卡角4c,沿着“n”形的两侧底部设置卡板或者具有弯折角的底部,进而形成对接效果。由图4中可知,卡角4c的底部支撑结构为支撑座1,通过卡角4c与支撑座1的顶部侧边对接或直接摆放,进而实现固定安装,当然两者之间也可以采用固定焊接的方式进行对接,进而长久的使用。所述罩体4a底侧靠近卡角4c处设有用于注入或流出液体的导流口4d。沿着罩体4a下侧设置导流口4d连通至罩体4a内部的空心,可以对液体进行排放,进而实现充分回收利用的效果。所述液体4b顶部的液位4e设置在余热回收管41下部,为避免液体沸腾时流出,因此设置液位4e低于余热回收管41下部,提高液体吸热的稳定性,例如:液体为水时只流出蒸汽。余热回收管41内部的导热孔4f连通至液位4e上部。采用余热回收管41内部空心的导热孔4f对热量进行传导。所述罩体4a包括设置在其外侧的外壳板4i及在内侧的内壳板4h,罩体4a内部的空心设置在外壳板4i与内壳板4h之间。内外壳板共同分别延伸形成n形结构,并拼接,将底部密封。并沿着内侧进行防渗透的处理,例如涂布耐高温胶体,或者设置金属粘附层,例如内外壳板采用钢制材料制作,利用软铜形成其内部的防渗透结构,所述外壳板4i的下侧壁及内壳板4h的上侧壁均铺设有防渗层4g。一种炒茶机100,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回收结构。其中,所述余热回收结构直接摆放在炒茶机100的上部,或者固定焊接组合形成整体。其中,图4中的余热回收结构设置在图1的总体结构中进行使用。余热回收结构具体使用在不间断干燥的炒茶机100,所述炒茶机100包括用于进行总体支撑的支撑座1,支撑座1上设有用于翻炒茶叶的干燥筒2,支撑座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干燥筒2进行旋转的驱动部3,其中,述干燥筒2为多边形的空心柱状结构,干燥筒2底部的支撑座1上设有加热器6,所述支撑座1可倾斜设置;具有直筒型结构避免搅拌或翻转或/与阻隔结构对茶叶翻炒的损伤,支撑起倾斜的直筒结构可以不间断的进行翻炒并送出茶叶。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设计合理,且连接结构紧密、稳定性高。使用金属结构进行制作具有选材方便、造价成本低,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大面积普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直筒型的多边形滚筒,利用多边形结构对茶叶进行翻炒,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圆柱形滚筒中设置多余结构进行翻转或阻隔或搅拌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茶叶翻转的需求可以设置不同的多边形进行翻转,根据翻转的速率与翻转的角度可以针对茶叶的翻炒效果设置滚筒的直径,或多边形的边长,极大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炒茶机的余热回收结构,所述余热回收结构用于对炒茶机(100)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其整体的防护罩(4),防护罩(4)包括内部设有空心的罩体(4a),罩体(4a)的内部空心中设有保温及回收余热的液体(4b),防护罩(4)的上部设有余热回收管(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茶机的余热回收结构,所述余热回收结构用于对炒茶机(100)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其整体的防护罩(4),防护罩(4)包括内部设有空心的罩体(4a),罩体(4a)的内部空心中设有保温及回收余热的液体(4b),防护罩(4)的上部设有余热回收管(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炒茶机的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4a)的截面呈“n”形,罩体(4a)的两侧底部设有用于定位安装的卡角(4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炒茶机的余热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4a)底侧靠近卡角(4c)处设有用于注入或流出液体的导流口(4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炒茶机的余热回收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王一新陶建钱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武义增荣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