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茶机的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80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4:54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炒茶机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在炒茶机(100)的支撑座(1)上并用于对支撑座(1)上的干燥筒(2)进行驱动,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实际运行的驱动部(3),驱动部(3)包括设在支撑座(1)上的驱动体(3a),支撑座(1)上部还设有用于支撑干燥筒(2)进行旋转的支撑轮(7),支撑轮(7)沿着干燥筒(2)的左右两侧进行设置,驱动体(3a)沿着支撑座(1)的中间位置对两个支撑轮(7)进行同步驱动,降低干燥筒(2)的安装精度,直接放置即可,并可沿着干燥筒(2)端部进行同步驱动,避免单一驱动及同轴驱动的驱动强度,更易驱动大型的干燥筒(2)。

A Driving Structure of Tea Stir-frying Machine

The driving structure of the tea frying machine described in this application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1) of the tea frying machine (100) and used to drive the drying cylinder (2) on the support (1). The driving structure includes the actual driving part (3), the driving part (3) includes the driving body (3a) on the support (1) and the supporting seat (1). ) The upper par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wheel (7) for supporting the drying cylinder (2) to rotate, and the supporting wheel (7) is arranged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drying cylinder (2). The driving body (3a) drives the two supporting wheels (7) synchronously along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supporting seat (1), so as to reduce the installation accuracy of the drying cylinder (2), and can be placed directly, and can follow the drying cylinder (2). The end part is driven synchronously, avoiding the driving intensity of single drive and coaxial drive, and driving the large drying cylinder more easily (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茶机的驱动结构
本申请涉及炒茶机领域,具体为一种炒茶机的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0485605.3;本技术公开了炒茶机
的一种滚筒卧式炒茶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右侧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滚筒的底部设置有烘烤装置,所述烘烤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烘烤装置和支撑装置均固定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滚筒的右侧设置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底座上,本技术便于滚筒的均匀受热,翻炒效果会更好,湿气吹散更快,炒制速度提升,滚筒旋转稳定,便于进行出料,减少碎茶率。该申请中,沿着滚筒的侧部对其进行驱动,该滚筒即干燥筒不便于安装,且驱动结构与滚筒的安装精度较高。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炒茶机的驱动结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炒茶机的驱动结构。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炒茶机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在炒茶机的支撑座上并用于对支撑座上的干燥筒进行驱动,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实际运行的驱动部,驱动部包括设在支撑座上的驱动体,支撑座上部还设有用于支撑干燥筒进行旋转的支撑轮,支撑轮沿着干燥筒的左右两侧进行设置,驱动体沿着支撑座的中间位置对两个支撑轮进行同步驱动。所述支撑座中间位置的中心线上设有变速器,两个支撑轮沿着中心线对称的固定在支撑座上,变速器向两个支撑轮的侧边分别延伸有同步带。所述两个支撑轮分别固定在支撑座左右两侧的支撑轮座上,两个支撑轮座沿着中心线对称的固定。所述变速器中设有用于连接驱动体的传动盘,传动盘的中心位置上固定有同步盘,传动盘直径大于同步盘直径。所述传动盘上套接有传动链与驱动体连接,同步盘上设有两条同步带分别连接至两个支撑轮侧边进行同步传动。所述支撑轮与干燥筒上的第一支撑套贴合接触并同步驱动。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1、降低干燥筒的安装精度,直接放置即可,并可沿着干燥筒端部进行同步驱动,避免单一驱动及同轴驱动的驱动强度,更易驱动大型的干燥筒。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中炒茶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炒茶机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中炒茶机的干燥筒的截面图。图4为本申请中驱动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炒茶机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在炒茶机100的支撑座1上并用于对支撑座1上的干燥筒2进行驱动,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实际运行的驱动部3,驱动部3包括设在支撑座1上的驱动体3a,支撑座1上部还设有用于支撑干燥筒2进行旋转的支撑轮7,支撑轮7沿着干燥筒2的左右两侧进行设置,驱动体3a沿着支撑座1的中间位置对两个支撑轮7进行同步驱动,降低干燥筒2的安装精度,直接放置即可,并可沿着干燥筒2端部进行同步驱动,避免单一驱动及同轴驱动的驱动强度,更易驱动大型的干燥筒2。如图1至4中所示,驱动结构安装在炒茶机100中进行使用,驱动结构主要由驱动部3的排列结构组成。在炒茶机100的驱动结构中,所述驱动结构设在炒茶机100的支撑座1上并用于对支撑座1上的干燥筒2进行驱动,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实际运行的驱动部3,通过驱动部3沿着干燥筒2进行驱动及支撑,保证干燥筒2的放置性安装,便于安装且配合的方式较为简单,克服现有技术中安装精度高的特点,且具有便于更换干燥筒2的特点。该中驱动结构下,便于安装大型或较长的干燥筒2。驱动部3包括设在支撑座1上的驱动体3a,驱动体3a即驱动电机,通过电机进行传动。支撑座1上部还设有用于支撑干燥筒2进行旋转的支撑轮7,利用支撑轮7进行驱动,形成支撑与驱动的合并,简化结构,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且增强效果。支撑轮7沿着干燥筒2的左右两侧进行设置,沿着左右两侧进行驱动,避免单一驱动受力较大不易驱动。驱动体3a沿着支撑座1的中间位置对两个支撑轮7进行同步驱动,设置对称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驱动特点,且满足同步驱动、同步运行,单一驱动轮受力小,易于驱动大型或较长干燥筒2的特点。所述支撑座1中间位置的中心线A上设有变速器3b,为进一步的保证同步驱动的稳定性,并降低制造的成本,保证单一支撑轮7的通用性,因此设置对称结构,并沿着中间位置安装驱动箱即变速器3b。两个支撑轮7沿着中心线A对称的固定在支撑座1上,沿着支撑座1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变速器3b向两个支撑轮7的侧边分别延伸有同步带3f,对称的安装结构,将同步带3f沿着支撑轮7侧边进行套接驱动,且可以使用相同型号的同步带3f即传动皮带进行同时传动。所述两个支撑轮7分别固定在支撑座1左右两侧的支撑轮座71上,利用支撑轮座71对支撑轮7进行安装,其中,支撑轮座71可固定焊接在支撑座1上。两个支撑轮座71沿着中心线A对称的固定,通过支撑轮座71的对称充分的实现了支撑轮7的对称安装。所述变速器3b中设有用于连接驱动体3a的传动盘3c,传动盘3c的中心位置上固定有同步盘3e,传动盘3c直径大于同步盘3e直径,为简化变速器3b的结构,并实现干燥筒2的驱动效果,因此设置合并的大盘与小盘的变速结构,充分简化,降低成本且满足使用要求。所述传动盘3c上套接有传动链3d与驱动体3a连接,两者均为固定结构,且使用时不需要变动,因此利用链条传动较为稳定。同步盘3e上设有两条同步带3f分别连接至两个支撑轮7侧边进行同步传动,利用两根相同型号的皮带,分别沿着同步盘3e向左右两侧延伸进行同步驱动,皮带驱动保护支撑轮7侧边过载较大时,可以产生缓冲,不影响提高驱动体3a及变速器3b的使用寿命。所述支撑轮7与干燥筒2上的第一支撑套21贴合接触并同步驱动,采用贴合的驱动效果,干燥筒2的多边形结构由支撑套的固定结构来弥补其圆形的旋转效果。采用贴合接触的方式进行传动,便于安装,且调节相互间位置时,较为方便。其中,图4中的驱动结构设置在图1中支撑座1的侧边上。驱动结构具体使用在不间断干燥的炒茶机,所述炒茶机100包括用于进行总体支撑的支撑座1,支撑座1上设有用于翻炒茶叶的干燥筒2,支撑座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干燥筒2进行旋转的驱动部3,其中,述干燥筒2为多边形的空心柱状结构,干燥筒2底部的支撑座1上设有加热器6,所述支撑座1可倾斜设置;具有直筒型结构避免搅拌或翻转或/与阻隔结构对茶叶翻炒的损伤,支撑起倾斜的直筒结构可以不间断的进行翻炒并送出茶叶。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设计合理,且连接结构紧密、稳定性高。使用金属结构进行制作具有选材方便、造价成本低,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大面积普及。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直筒型的多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炒茶机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在炒茶机(100)的支撑座(1)上并用于对支撑座(1)上的干燥筒(2)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实际运行的驱动部(3),驱动部(3)包括设在支撑座(1)上的驱动体(3a),支撑座(1)上部还设有用于支撑干燥筒(2)进行旋转的支撑轮(7),支撑轮(7)沿着干燥筒(2)的左右两侧进行设置,驱动体(3a)沿着支撑座(1)的中间位置对两个支撑轮(7)进行同步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茶机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在炒茶机(100)的支撑座(1)上并用于对支撑座(1)上的干燥筒(2)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实际运行的驱动部(3),驱动部(3)包括设在支撑座(1)上的驱动体(3a),支撑座(1)上部还设有用于支撑干燥筒(2)进行旋转的支撑轮(7),支撑轮(7)沿着干燥筒(2)的左右两侧进行设置,驱动体(3a)沿着支撑座(1)的中间位置对两个支撑轮(7)进行同步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炒茶机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中间位置的中心线(A)上设有变速器(3b),两个支撑轮(7)沿着中心线(A)对称的固定在支撑座(1)上,变速器(3b)向两个支撑轮(7)的侧边分别延伸有同步带(3f)。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炒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建李凯王一新钱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武义增荣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