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底面裂纹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检测养护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底面裂纹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振动、自然天气、外力等原因会在桥梁水泥主体上产生裂纹。对桥梁裂纹的定期检查,有助于了解桥梁的运行状态,提高桥梁的安全性。由于大型桥梁桥面较宽,桥梁下方可能是河、绿化带以及公路,而桥梁底面出现的裂纹初期,通常是细小的裂纹,不容易被轻易检测到,一旦形成大的裂纹,已经错过了桥梁修补的最佳时期。大型桥梁底面的检测,一直是桥梁裂缝检测的难点。目前,对桥梁的检测方法主要为人工检测,使用脚手架、吊篮和桥梁检测车,通过搭建脚手架或使用吊篮,人立于脚手架或者吊篮上进行人工肉眼检测。这些检测方法具有以下缺陷:1、需要多组人员配合,人工成本高,作业效率低下;2、桥梁检测车作业时会占用车道,阻碍交通,影响行人和车辆正常通行;3、空中作业的方式存在很高的安全陷患,事故率高;4、人工检测方式存在检测人员的经验问题,检测结果可能有所出入。授权公告号为CN20706648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桥梁裂缝自动检测装置,包括遥控车和控制箱,遥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底面裂纹检测系统,包括行驶于桥面两侧的缆绳牵引车(10)和位于桥梁下的裂纹检测车(20),所述裂纹检测车(20)上表面设有工业相机(21),桥面两侧的缆绳牵引车(10)之间连接有承载缆绳(11),承载缆绳(11)吊挂于桥梁下方,裂纹检测车(20)以承载缆绳(11)作为承载和运动轨道,被缆绳牵引车(10)牵引移动;所述裂纹检测车(20)和缆绳牵引车(10)之间还设有牵引缆绳(12),所述牵引缆绳(12)牵引裂纹检测车(20)在承载缆绳(11)上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牵引车(10)设有承载缆绳转筒(111)、承载缆绳筒电机(112)、牵引缆绳转筒(121)、牵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底面裂纹检测系统,包括行驶于桥面两侧的缆绳牵引车(10)和位于桥梁下的裂纹检测车(20),所述裂纹检测车(20)上表面设有工业相机(21),桥面两侧的缆绳牵引车(10)之间连接有承载缆绳(11),承载缆绳(11)吊挂于桥梁下方,裂纹检测车(20)以承载缆绳(11)作为承载和运动轨道,被缆绳牵引车(10)牵引移动;所述裂纹检测车(20)和缆绳牵引车(10)之间还设有牵引缆绳(12),所述牵引缆绳(12)牵引裂纹检测车(20)在承载缆绳(11)上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牵引车(10)设有承载缆绳转筒(111)、承载缆绳筒电机(112)、牵引缆绳转筒(121)、牵引缆绳筒电机(122)和缆绳控制器(15),所述承载缆绳(11)和牵引缆绳(12)分别缠绕于承载缆绳转筒(111)和牵引缆绳转筒(121)上,所述承载缆绳转筒(111)和牵引缆绳转筒(121)分别配有承载缆绳筒电机(112)和牵引缆绳筒电机(122),所述缆绳控制器(15)通过缆绳筒电机带动缆绳转筒转动,从而控制承载缆绳(11)和牵引缆绳(12)的伸出长度;所述裂纹检测车(20)设有直线导轨(22)、相机电机(23)、压轮(24)、编码器(25)、激光距离传感器(26)和检测控制器(27),所述直线导轨(22)设于裂纹检测车(20)上表面,所述工业相机(21)可滑动地固定于直线导轨(22)上,由相机电机(23)带动在直线导轨(22)上滑动;所述压轮(24)设置于裂纹检测车(20)两侧,所述承载缆绳(11)有两根,裂纹检测车(20)通过两侧的压轮(24)可滑动地固定于承载缆绳(11)上,所述压轮(24)上设有编码器(25),所述压轮(24)旋转带动编码器(25)旋转计数,用于检测裂纹检测车(20)在承载缆绳(11)上滑动的距离;所述激光距离传感器(26)设置于裂纹检测车(20)上表面,用于检测裂纹检测车(20)和桥梁底面(100)的距离;所述编码器(25)和激光距离传感器(26)都连接到检测控制器(27),将检测结果传送到检测控制器(27),所述检测控制器(27)连接缆绳控制器(15),根据检测结果调节牵引缆绳(12)和承载缆绳(11)的伸出长度,将裂纹检测车(20)的滑动距离以及工业相机(21)到桥梁底面(100)的距离控制设定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底面裂纹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22)两侧设有减速开关(281)和停止开关(282),当工业相机(21)在直线导轨(22)上运动时,碰到减速开关(281)时,相机电机(23)减速,碰到停止开关(282)时,相机电机(23)停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底面裂纹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纹检测车(20)上设有微型电脑(29),用于对工业相机(21)拍摄到的图片进行实时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底面裂纹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桥梁上的人工电脑,所述人工电脑和检测控制器(27)、缆绳控制器(15)组成第一控制网络,所述第一控制网络为RS485通讯网络,在第一控制网络中,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陈思宇,杨杰,王庆中,吴成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