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34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纤维素纤维200‑320份、竹炭纤维50‑80份、涤纶60‑90份、氨纶5‑10份、导电纤维35‑60份、铜氨纤维25‑35份、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10‑15份,混合纤维素纤维由质量比为1:(1‑2)的棉和天丝混纺而成,通过纺丝色母粒与纤维原液混合、高温熔融挤压纺丝、面料织造等工序形成坯布,提高了面料的色牢度,再通过抗菌整理工序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菌仿牛仔面料,具有舒适柔软、吸湿透气、高效抗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面料
,特别涉及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
技术介绍
服装三要素包括款式、面料、色彩,面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是用于制作服装的材料,其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关系到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提出了越来越多功能性的方面的要求,传统的牛仔面料未棉纤维,主要是通过经纱染色后上浆织造,再通过水洗整理得到牛仔面料。近年来发展出一种以棉、粘胶纤维等纤维素纤维为经纱,以涤纶等合纤为纬纱的仿牛仔面料,其主要利用不同纤维的染色性能差异进行染色,达到仿牛仔风格的面料,同时也极大丰富了面料的色系。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578055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彩色仿牛仔风格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浆纱、织造、坯布染色、水洗退浆以及整理等工艺,具体步骤包括:以纤维素纤维为主材的原纱经整经后,采用由高糊化淀粉与分色剂混合调浆取得的浆料进行上浆,从而得到上浆经纱;上浆经纱与全涤或者涤纶包芯纬纱进行织造,得到坯布;将坯布采用活性染料、靛蓝染料或者还原染料中的一种对其进行染色;采用淀粉酶对染色后的坯布进行生物退浆;采用烧毛、定型和预缩工艺对退浆后坯布进行整理。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仿牛仔面料虽然色彩丰富、色牢度较高,但是由于只是考虑到面料的色彩及风格,并未对面料的功能性方面作出改进,特别是在抗菌剂透气性能方面还有所欠缺,从而导致穿衣者的穿着舒适度降低,也使得面料的功能性方面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其具有舒适柔软、吸湿透气、且具备良好的抗菌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纤维素纤维200-320份、竹炭纤维50-80份、涤纶60-90份、氨纶5-10份、导电纤维35-60份、铜氨纤维25-35份、抗菌剂10-1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素纤维是通过特定工艺对天然物质的纤维素分子进行重塑得到的一种人造纤维,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排汗,织成的面料亲肤舒适,具有一定的天然抑菌保健作用;另一方面,纤维素纤维吸湿性强,因此具备优良的染色性能,色牢度高,可染色色谱齐全。竹炭纤维是以毛竹为原料加工形成的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的新型纤维,其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抗紫外线的效果,是理想的抗菌面料用纤维。涤纶是三大合纤中的一种,其加工工艺成熟、纤维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在仿牛仔面料中加入涤纶可以增加面料的耐磨性和耐用性。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线密度小,耐化学降解,耐磨性好,可以提高面料的弹性和耐磨性。在面料中通过混纺植入导电纤维,可以有效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能,从而起到减少衣服穿着过程中静电现象,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因面料产生静电而容易吸附灰尘的现象。铜氨纤维的纤维截面呈圆形,无皮芯结构,纤维可承受高度拉伸,制得的单丝较细,可以提高面料的手感和柔软度;另一方面,铜氨纤维的吸湿性好,混纺加入面料中,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吸湿透气性。抗菌剂通过在面料后整理工序中加入,可以使抗菌剂吸附固定在纤维表面及纤维内部,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面料整体抗菌性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纤维素纤维由质量比为1:(1-2)的棉和天丝混纺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丝是将木浆、水和溶剂氧化胺混合,经加热溶解、除杂、直接纺丝而形成的纤维,是一种绿色环保纤维。天丝的柔软度及触感可以媲美真丝,吸湿性比棉更好,轻薄易洗易干,不易缩水,且具备良好的抑菌性能。通过与棉进行混纺,可以提高面料的抗菌效果及透气舒适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导电纤维为炭纤维、金属化合物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炭纤维具有质量轻、强度大、导电性能好的优点,可以将面料产生的静电荷进行传导,避免静电荷集聚在面料上而产生放电现象,同时也减少了面料因静电而吸附灰尘的现象,提高了面料的洁净度及抑菌效果;金属化合物纤维的纤维较轻、可挠性好,具有良好的耐久抗静电性,可以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剂为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硅季铵盐是一类综合性能理想的抗菌剂,整理织物时此类抗菌剂不需要高温烘焙,一般烘干后就可产生持久的抗菌效果,整理后的织物不仅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而且还具备良好的吸水吸汗性、柔软性、平滑性、回弹性、防静电性和抗污染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仿牛仔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纤维染色:将棉、天丝、涤纶分别用色母粒进行染色,具体步骤为:在白棉纤维中加入2%-4%的色母粒,混合均匀后加入螺杆纺丝机,经高温熔融挤压纺丝生产出有色棉纤维;在涤纶原液中加入3%-5%的色母粒,混合均匀后经螺杆纺丝机挤压纺丝;在天丝浆料中加入1%-3%的色母粒,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挤压纺丝;S2、混纺纱线:将染色棉、染色天丝、以及导电纤维进行混纺;S3、丝光:将S2步骤中的混纺纱线经纱线丝光机进行丝光处理;S4、整经织造:将S3步骤得到的丝光纱线在分条整经机上进行整经,整经速度为165-185m/min,倒轴速度为110-130m/min;S5、面料织造:将S4步骤得到的经纱与纬纱进行织造;S6、抗菌整理:配置质量百分浓度为10%-15%的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溶液,将S5步骤的面料浸渍于抗菌剂溶液中,浴比为(4:1)-(5:1),浸渍时间为45-60分钟,浸渍后在70-80摄氏度下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8-30分钟;S7、后整理:将S6步骤的面料进行后整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色母粒与纤维原液进行混合,再进行热熔挤压纺丝,可以使得颜料更加均匀的渗透到纤维内部,实现纤维染色的高色牢度,也提高了染色的均匀性,通过将染色后的纤维进行纺织,提高了面料的上染效果和色牢度;有机硅季铵盐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广谱抗菌剂,将面料通过抗菌溶液的抗菌整理,可以使抗菌剂附着浸润至纤维内部及纤维节点之间,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面料抗菌性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5步骤中纬纱为涤纶、氨纶、铜氨纤维混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在仿牛仔面料中加入涤纶,可以增加面料的耐磨性和耐用性;氨纶线密度小,与涤纶混纺作为纬纱,可以提高面料的手感;铜氨纤维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柔软度及手感,同时可以提高面料的吸湿透气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涤纶由质量比为1:(1-1.5)的涤纶低弹丝和涤纶弹力丝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弹力丝与涤纶低弹丝混纺协同,从而使得仿牛仔面料的弹性处在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7步骤中后整理包括:水洗、定型、预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洗可以将面料表面的浮色及杂质去除,通过定型、预缩可以减少面料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水洗收缩变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1步骤中色母粒为黑色、墨绿色、绿色、紫色、土黄色、蓝色、棕色的纺丝母粒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纺丝色母粒颜料颗粒细腻,浓度高,着色力强,耐热,耐光性好,可以提高着色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的棉个天丝混纺形成的混合纤维素纤维,透气性好,柔软度高,且具备较好的天然抑菌效果,提高了面料整体的穿着舒适度;另一方面,纤维素纤维吸湿性强,因此具备优异的染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纤维素纤维200‑320份、竹炭纤维50‑80份、涤纶60‑90份、氨纶5‑10份、导电纤维35‑60份、铜氨纤维25‑35份、抗菌剂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纤维素纤维200-320份、竹炭纤维50-80份、涤纶60-90份、氨纶5-10份、导电纤维35-60份、铜氨纤维25-35份、抗菌剂1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纤维素纤维由质量比为1:(1-2)的棉和天丝混纺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为炭纤维、金属化合物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仿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仿牛仔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纤维染色:将棉、天丝、涤纶分别用色母粒进行染色,具体步骤为:在白棉纤维中加入2%-4%的色母粒,混合均匀后加入螺杆纺丝机,经高温熔融挤压纺丝生产出有色棉纤维;在涤纶原液中加入3%-5%的色母粒,混合均匀后经螺杆纺丝机挤压纺丝;在天丝浆料中加入1%-3%的色母粒,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挤压纺丝;S2、混纺纱线:将染色后的棉、天丝、以及导电纤维进行混纺;S3、丝光:将S2步骤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新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苏美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