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高塑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732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强高塑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合金成分为Gd 7~10%,Y 0.01~3%,Nd 0.01~1.2%,Er 0.01~4%,Sm 0.01~1%,La 0.01~1%,Ce 0.01~1%,Zr 0.3~0.7%,且Gd、Y、Nd、Er、Sm、La、Ce的总含量≤15%,Sm、La、Ce的总含量≤1.5%;杂质元素Al≤0.02%,Cu≤0.05%,Fe≤0.05%,Ni≤0.02%,Si≤0.05%,且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1%,余量为Mg;制备方法包括合金熔铸和热处理,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合金铸造‑T6态的室温抗拉强度超过350MPa,断后伸长率不低于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高塑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材料及加工,特别涉及一种高强高塑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比刚度高、阻尼减震性能好、电磁屏蔽性能好等优点,是当前工程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及电子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以稀土作为合金化元素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例如,英国MagnesiumElektron公司开发了含Y元素和Nd元素的WE54和WE43合金,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WE54合金,其室温抗拉强度为280MPa,屈服强度为205MPa,断后伸长率为4.0%;我国也开发了含稀土的ZM6合金,在工程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抗拉强度为225MPa,延伸率为3%。随着新一代飞行器速度和加速度的提升,对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迫切需求,近二十年来,以Gd、Y为主要合金元素,国内外相继开发了不同成分的Mg-Gd-Y系列合金,大大提升了合金的抗拉强度,但是,合金的塑性往往较差,综合性能难以满足工程领域对高强度高塑性镁合金材料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高强度和高塑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高塑稀土镁合金,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成分组成:Gd 7.0~10.0%,Y 0.01~3.0%,Nd 0.01~1.2 %,Er 0.01~4.0%,Sm 0.01~1.0%,La 0.01~1.0%,Ce 0.01~1.0%,Zr 0.3~0.7%,且稀土元素Gd、Y、Nd、Er、Sm、La、Ce的总含量≤15.0%,Sm、La、Ce的总含量≤1.5%;杂质元素Al≤0.02%,Cu≤0.05%,Fe≤0.05%,Ni≤0.02%,Si≤0.05%,且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1%,余量为M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高塑稀土镁合金,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成分组成:Gd7.0~10.0%,Y0.01~3.0%,Nd0.01~1.2%,Er0.01~4.0%,Sm0.01~1.0%,La0.01~1.0%,Ce0.01~1.0%,Zr0.3~0.7%,且稀土元素Gd、Y、Nd、Er、Sm、La、Ce的总含量≤15.0%,Sm、La、Ce的总含量≤1.5%;杂质元素Al≤0.02%,Cu≤0.05%,Fe≤0.05%,Ni≤0.02%,Si≤0.05%,且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1%,余量为Mg。2.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高塑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合金熔铸和热处理两部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合金熔铸:合金熔炼时,Mg元素以纯镁的形式加入,Gd、Y、Nd、Er、Sm、La、Ce和Zr元素分别以Mg-Gd、Mg-Y、Mg-Nd、Mg-Er、Mg-Sm、Mg-La、Mg-Ce和Mg-Zr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先将纯镁、Mg-Gd、Mg-Y、Mg-Nd、Mg-Er、Mg-Sm、Mg-La、Mg-Ce和Mg-Zr中间合金在100~200℃条件下预热、烘干备用;将烘干的Mg-Gd、Mg-Y、Mg-Nd、Mg-Er、Mg-Sm、Mg-La、Mg-Ce中间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昌平王雪兆官立群吴凯刘文辉邓运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