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硬质合金棒材的挤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732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硬质合金棒材的挤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级碳化钨粉、钴粉、粘结剂的混合物进行捏合;(2)挤压成型;(3)脱脂:(4)烧结:脱脂后的生胚充进保护气分段加压烧结,第一阶段去除炉膛内及生坯内的残余气体;第二阶段对物料进行物料软化,具体地说是进行变频磁感线引导处理;第三阶段以氩气介质加压继续升温烧结;(5)降压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硬质合金棒材的挤压方法设计简单科学,采用低压微波烧结,烧结时间短、烧结能耗低、烧结温度控制精准;通过可控晶体排布,产品物相纯净、单一、粒度分布窄、杂质含量低、质量稳定,晶粒小且排布均匀力学性能更好,寿命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硬质合金棒材的挤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硬质合金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硬质合金棒材的挤压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生产技术。
技术介绍
硬质合金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被誉为“工业牙齿”,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刀具、钴具和耐磨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工具、电子通讯、建筑等领域,伴随下游产业的发展,硬质合金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并且未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制造、尖端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核能源的快速发展,将大力提高对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稳定性的硬质合金产品的需求。烧结是硬质合金坯材制备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对硬质合金成品的组织和性能优劣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工序。但是,热压烧结的缺点是过程及设备复杂,生产控制要求严,模具材料要求高,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粘结相易被挤入模具孔隙,容易造成块体纵粘结相的分布不均匀的。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810125900.7一种以纳米WC-纳米级钴粉复合粉末制备低钴、超细晶硬质合金棒材的方法,公开了是以纳米WC-纳米级钴粉复合粉末为原料,经掺成型剂捏合、挤压成型、毛坯干燥和压力烧结各工序过程,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硬质合金棒材的挤压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级碳化钨粉、钴粉、粘结剂的混合物进行捏合,得到捏合混合物料;(2)挤压成型:将步骤(1)所得捏合混合物料加入到卧式挤压机中,抽真空至100Pa以下,然后分段加压至24~26Mpa,再保压300~800S,挤出获得直径Φ≦32mm的毛坯棒材;(3)脱脂:将步骤(2)所得毛坯棒材放入烧结炉中进行脱脂,得到脱脂后的生胚:(4)烧结:脱脂后的生胚充进保护气分段加压烧结,第一阶段以10~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1000℃,并保温30~60min,以去除炉膛内及生坯内的残余气体;第二阶段以10~15℃/min的升温速度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硬质合金棒材的挤压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级碳化钨粉、钴粉、粘结剂的混合物进行捏合,得到捏合混合物料;(2)挤压成型:将步骤(1)所得捏合混合物料加入到卧式挤压机中,抽真空至100Pa以下,然后分段加压至24~26Mpa,再保压300~800S,挤出获得直径Φ≦32mm的毛坯棒材;(3)脱脂:将步骤(2)所得毛坯棒材放入烧结炉中进行脱脂,得到脱脂后的生胚:(4)烧结:脱脂后的生胚充进保护气分段加压烧结,第一阶段以10~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1000℃,并保温30~60min,以去除炉膛内及生坯内的残余气体;第二阶段以10~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00~1150℃,保温10~30min,期间对物料进行物料软化,具体地说是进行变频磁感线引导处理;第三阶段:以氩气介质加压继续升温烧结,压力为5~10MPa,并在1380~1420℃保温保压30~60min;(5)降压冷却:降压至1Pa后,以10~15℃/min的冷却速度冷却至50℃以下,抽出炉内氩气后将坯料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硬质合金棒材的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纳米级碳化钨粉和钴粉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碳化钨粉85~95份;钴粉5~15份;其中碳化钨粉晶粒度小于2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合金胚料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