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载体的汉字信息存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7302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DNA载体的汉字信息存储方法,包括以下过程:S1:将文字和标点符号分别用四个碱基为一组的密码来编码,从而将文字生成编码信息表;S2:依据编码信息,将文字转换为核酸序列,核酸序列中单核苷酸重复不大于6bp,GC含量在45%~60%之间;S3:在存储信息区间的两端分别加上20bp的用于防止测序过程中存储信息信号丢的失核苷酸序列,此序列随机合成,只保证序列中单核苷酸重复不大于3bp;S4:引物结合区间位于存储信息区间的上下游两端,选用的PRC引物为引物结合区间位于存储信息区间的上下游两端,选用的PRC引物为正向引物5’‑TACGCTATGAACCACACTTA‑3’和反向引物5’‑TAACATCAGACCTCTTCGCA‑3’;S5:按照设计好的核苷酸序列顺序合成核苷酸片段,人工合成的编码信息的DNA序列被链接到质粒上,然后转化到细菌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DNA载体的汉字信息存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DNA存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NA载体的汉字信息存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产生的数据信息以指数式增长,目前比较流行的数据存储介质主要包括光盘、磁带、硬盘、U盘、SM卡、记忆棒等。这些存储介质虽然在不断升级,但是其存储容量仍然难以满足指数式增长的大数据,同时这些存储介质使用寿命较短,最长能使用几十年,几十年以后需要将永久保存的数据转入到新的存储设备中进行储存,在转入过程中由于数据容量大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同时,需要对存储设备进行持续的维护和保养,花费大量的财力。废弃的存储设备很难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一种存储信息容量更大、体积更小、保存和维护方便的存储介质。DNA是生物体中将遗传信息进行长期储存的介质。DNA的这个特征类似于将数字信息进行存储的介质。因此,将数字信息存储在DNA中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想法。科学家能从古化石中成功提取到生物DNA,进而使对生物演化的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充分说明DNA能够存储信息的时间非常长,DNA也容易保存。所以在干燥,寒冷和黑暗的条件下,存储信息的DNA产品可以使用超过1万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DNA载体的汉字信息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S1:将文字和标点符号分别用四个碱基为一组的密码来编码,从而将文字生成编码信息表;S2:依据编码信息,将文字转换为核酸序列,核酸序列中单核苷酸重复不大于6bp,GC含量在45%~60%之间;S3:在存储信息区间的两端分别加上20bp的用于防止测序过程中存储信息丢的失核苷酸序列,此序列随机合成,只保证序列中单核苷酸重复不大于3bp;S4:引物结合区间位于存储信息区间的上下游两端,选用的PRC引物为正向引物 5’‑TACGCTATGAACCACACTTA‑3’和反向引物 5’‑TAACATCAGACCTCTTCGCA‑3’;S5: 按...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DNA载体的汉字信息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S1:将文字和标点符号分别用四个碱基为一组的密码来编码,从而将文字生成编码信息表;S2:依据编码信息,将文字转换为核酸序列,核酸序列中单核苷酸重复不大于6bp,GC含量在45%~60%之间;S3:在存储信息区间的两端分别加上20bp的用于防止测序过程中存储信息丢的失核苷酸序列,此序列随机合成,只保证序列中单核苷酸重复不大于3bp;S4:引物结合区间位于存储信息区间的上下游两端,选用的PRC引物为正向引物5’-TACGCTATGAACCACACTTA-3’和反向引物5’-TAACATCAGACCTCTTCGCA-3’;S5:按照设计好的核苷酸序列顺序合成核苷酸片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豆豆张勇群施静付苏宏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