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7487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涉及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包括椎弓根螺钉和体外能量输入器;所述椎弓根螺钉包括钉体和设置于钉体上的感应线圈,所述椎弓根螺钉用于接收所述体外能量输入器发出的磁场信号;所述体外能量输入器包括能量发射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体外能量输入器用于向所述感应线圈无线传输能量,并调节磁场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椎弓根螺钉钉体上的铜线圈与体外能量输入器的电磁感应耦合,在钉道周围骨组织中形成频率为15‑30Hz、强度为1‑5V/m的交变电场,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高频谐振耦合理论,克服了传统脉冲电磁场疗法信号衰减严重、作用范围不精准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其涉及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


技术介绍

1、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微结构退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病理变化会导致骨骼脆性显著增加,进而显著提高骨折发生率。在脊柱外科领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椎体骨密度下降,使得常规椎弓根螺钉在植入后的固定强度和长期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易出现钉道松动、融合失败、螺钉下沉及邻近节段骨折等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与康复过程。

2、现有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干预与物理刺激疗法。药物治疗虽可改善骨代谢,但存在起效慢、依从性差及长期使用引发不良反应等问题。物理疗法如脉冲电磁场(pemf)刺激、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愈合与骨质生成,但其能量传递过程中存在穿透深度有限、信号衰减显著、作用范围难以精准控制等不足,且通常需要患者术后长期外佩设备,使用不便,依从性差。

3、在现有技术中,也有尝试将电磁刺激元件与植入性内固定器械相结合,以期在术后实现局部的骨愈合促进。然而,这类方案常因植入结构复杂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及感染风险增加,或因电磁参数不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椎弓根螺钉和体外能量输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钉体螺帽下方,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于环形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为铜线圈,匝数为50-100匝,所述铜线圈用于接收所述体外能量输入器发出的高频交变磁场信号并在钉体局部形成频率为15-30Hz、强度为1-5V/m的交变电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的外层包覆有绝缘涂层,所述绝缘涂层包括聚酰亚胺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椎弓根螺钉和体外能量输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钉体螺帽下方,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于环形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为铜线圈,匝数为50-100匝,所述铜线圈用于接收所述体外能量输入器发出的高频交变磁场信号并在钉体局部形成频率为15-30hz、强度为1-5v/m的交变电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的外层包覆有绝缘涂层,所述绝缘涂层包括聚酰亚胺薄膜和医用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体远端设有屏蔽涂层,所述屏蔽涂层为三氧化二铝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弓根螺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射模块为双频能量发射模块,所述双频发射模块由高频供能线圈、高频通信天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啸孔清泉樊清馨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