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725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防雾薄膜包含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与多官能团固化剂,重量比为100:(5~50);所述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主要包括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聚氧乙烯醚、二氧化硅微球,重量比为100:(10~80):(5~50)。本发明专利技术防雾薄膜的防雾效果持久,表面硬度高,耐磨耐刮擦,耐水性优异,性能与结构可调控,成本低廉,技术成熟,适合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透明材料的生产与使用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透明材料(例如眼镜、面罩、浴室玻璃、汽车前挡玻璃、相机镜头、落地窗、展示柜)在一定环境下会结雾、干扰视线,这种现象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市场防雾材料多为喷雾式,其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类,防雾持效性短,不耐擦拭;通过电加热玻璃升温除雾和除霜需要耗用大量的电和金属;其他产品多为价格高昂的高端领域一次性防雾用品。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6,8:8737一文中制备了一种具有防雾功能的聚合物涂层,然而其耐水性与附着力差;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5,7:1004一文中制备了一种疏水性防雾薄膜,但其成本高昂,且表面不耐磨,防雾持久性差。所以,目前市场开发的防雾涂层材料存在附着力低、表面不耐磨、防雾时间短、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这种防雾薄膜原料成本低廉,表面耐磨,防雾效果好,合成技术成熟,固化工艺简单,具有普适性,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所述防雾薄膜是由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与多官能团固化剂通过加热固化形成;所述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由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聚氧乙烯醚、二氧化硅微球制备而成。所述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与多官能团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00:(5~50)。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中,所用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80):(5~50)。所述多官能团固化剂为甘油、木糖醇、山梨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二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1,4-丁二胺、吐温20、二聚甘油、三聚甘油、五聚甘油、十聚甘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聚氧乙烯醚为直链结构聚氧乙烯醚、含双酚A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10-1000nm,优选50-200nm。所述直链聚氧乙烯醚的分子量为200g/mol~1000g/mol;所述含双酚A聚氧乙烯醚的分子量为300g/mol~2600g/mol。所述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a.将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与聚氧乙烯醚按配比混合,加溶剂稀释,通氮除氧,升温,加入引发剂聚合反应一段时间后;b.再将二氧化硅微球用溶剂分散,按配比加入步骤a反应得到的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所述溶剂包括丙酮、DMF、二丙酮醇、丁酮、氯仿等。一种热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与多官能团固化剂按配比混合均匀;b.涂膜后进行热固化成膜。本专利技术防雾薄膜原料成本低廉,表面耐磨,防雾效果好,合成技术成熟,固化工艺简单,具有普适性,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目前市场开发的防雾涂层材料存在生产工艺复杂、防雾时间短、防雾持久性差、表面不耐磨、成本高等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结构可调控,成本低廉,防雾效果优异,耐磨性好且防雾效果持久,技术成熟,适合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除特殊说明外,其他试剂均购置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一、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实施例1将10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置于烧瓶中,加入适量丙酮溶解,10份除水的聚氧乙烯醚(分子量约为200g/mol)置于恒压滴液漏斗中,通氮除氧,在引发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用下,升温50℃并机械搅拌,反应1h;随后加入50份50nm的二氧化硅微球分散液,60℃搅拌反应2h,停止加热反应,得到改性二氧化硅微球1。实施例2将10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置于烧瓶中,加入适量丙酮溶解,20份除水的聚氧乙烯醚(分子量约为600g/mol)置于恒压滴液漏斗中,通氮除氧,在引发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用下,升温50℃并机械搅拌,反应1h;随后加入40份50nm的二氧化硅微球分散液,60℃搅拌反应2h,停止加热反应,得到改性二氧化硅微球2。实施例3将10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置于烧瓶中,加入适量丙酮溶解,40份除水的聚氧乙烯醚(分子量约为1000g/mol)置于恒压滴液漏斗中,通氮除氧,在引发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用下,升温50℃并机械搅拌,反应1h;随后加入30份100nm的二氧化硅微球分散液,60℃搅拌反应2h,停止加热反应,得到改性二氧化硅微球3。实施例4将100份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置于烧瓶中,加入适量丙酮溶解,50份除水的双酚A聚氧乙烯醚(分子量约为316g/mol)置于恒压滴液漏斗中,通氮除氧,在引发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用下,升温50℃并机械搅拌,反应1h;随后加入20份150nm的二氧化硅微球分散液,60℃搅拌反应2h,停止加热反应,得到改性二氧化硅微球4。实施例5将50份1,6-己二异氰酸酯、50份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置于烧瓶中,加入适量丙酮溶解,60份除水的双酚A聚氧乙烯醚(分子量约为1548g/mol)置于恒压滴液漏斗中,通氮除氧,在引发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用下,升温50℃并机械搅拌,反应1h;随后加入10份200nm的二氧化硅微球分散液,60℃搅拌反应2h,停止加热反应,得到改性二氧化硅微球5。实施例6将10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置于烧瓶中,加入适量丙酮溶解,80份除水的双酚A聚氧乙烯醚(分子量约为2516g/mol)置于恒压滴液漏斗中,通氮除氧,在引发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用下,升温50℃并机械搅拌,反应1h;随后加入5份200nm的二氧化硅微球分散液,60℃搅拌反应2h,停止加热反应,得到改性二氧化硅微球6。二、防雾薄膜的制备实施例7将100份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改性二氧化硅微球1与5份十聚甘油混合,涂膜后放置于60℃烘箱进行热固化成防雾薄膜1。实施例8将100份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改性二氧化硅微球2与10份三聚甘油混合,涂膜后放置于60℃烘箱进行热固化成防雾薄膜2。实施例9将100份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改性二氧化硅微球3与20份吐温20混合,涂膜后放置于680℃烘箱进行热固化成防雾薄膜3。实施例10将100份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改性二氧化硅微球4与30份三羟甲基丙烷混合,涂膜后放置于680℃烘箱进行热固化成防雾薄膜4。实施例11将100份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改性二氧化硅微球5与40份1,4-丁二胺混合,涂膜后放置于60℃烘箱进行热固化成防雾薄膜5。实施例12将100份实施例6制备得到的改性二氧化硅微球6与50份二缩二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薄膜是由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与多官能团固化剂通过加热固化形成;所述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由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聚氧乙烯醚、二氧化硅微球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薄膜是由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与多官能团固化剂通过加热固化形成;所述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由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聚氧乙烯醚、二氧化硅微球制备而成。2.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将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与多官能团固化剂按配比混合均匀;b.涂膜后进行热固化成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a.将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与聚氧乙烯醚按配比混合,加溶剂稀释,通氮除氧,升温,加入引发剂聚合反应一段时间后;b.再将二氧化硅微球用溶剂分散,按配比加入步骤a反应得到的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与多官能团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00:(5~50);异氰酸根封端大分子链的二氧化硅微球中,所用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80):(5~50)。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团固化剂为甘油、木糖醇、山梨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二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1,4-丁二胺、吐温20、二聚甘油、三聚甘油、五聚甘油、十聚甘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热固性耐磨聚氨酯类防雾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或异氰酸酯多聚体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铄冰东为富朱永国李婷刘晓锦贾睿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