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机顶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713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塔机顶升方法,塔机上部结构顶升前,将起重臂转动至顶升支点所在一侧,调节起重臂上挂有重物的吊钩的位置,使塔机上部结构相对于顶升支点力矩平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顶升方法适用于后倾力矩设计小的塔机,顶升时安全性能好。

A Method of Tower Crane Lift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ower crane lifting method. Before the tower crane upper structure is lifted, the lifting arm is rotated to the side where the lifting fulcrum is located,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hook on the lifting arm is adjusted so that the upper structure of the tower crane is balanced relative to the lifting fulcrum moment. The lift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tower crane with small backward tilting moment design. Safety of hoisting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机顶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塔机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塔机顶升方法。
技术介绍
塔式起重机是随着起重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为了满足工程需要,往往需要顶升作业,增加塔身标准节的数量,以达到需要的施工高度。正常情况下,塔机对回转中心都具有一定的后倾力矩(向平衡臂一侧倾斜力矩);顶升作业时,要求塔机上部结构(起重臂、平衡臂、驾驶室、回转总成、塔帽)的重量对顶升支点前后平衡,这样顶升作业最安全;因此,顶升支点在塔机回转中心的后侧(即平衡臂侧),与塔机上部结构重量平衡掉一部分后倾力矩;剩余的后倾力矩靠塔机前侧(即起重臂侧)的吊钩起吊部分重物,移动到一定的幅度来平衡,达到对顶升支点的平衡。专利技术人发现,有些情况下,塔机设计时空载后倾力矩小,塔机上部结构对于顶升支点是前倾力矩(向起重臂一侧倾斜力矩),无法通过吊钩继续调整顶升平衡;如果强行顶升,容易引起塔机结构件损坏而诱发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塔机顶升方法,适用于空载后倾力矩小的塔机的顶升需求,安全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塔机顶升方法,塔机上部结构顶升前,将起重臂转动至顶升支点所在一侧,调节起重臂上挂有重物的吊钩的位置,使塔机上部结构相对于顶升支点力矩平衡。本专利技术的顶升方法,适用于设计后倾力矩小的塔机的工作,通过塔机回转,使起重臂位于顶升支点所在一侧,实现了可以利用吊挂有重物的吊钩来调节塔机的上部结构相对于顶升支点的力矩平衡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顶升方法,通过将起重臂转动至顶升支点所在一侧,可以利用挂有重物的吊钩来调节塔机上部结构相对于顶升支点的平衡,操作方法简单,适用于设计后倾力矩小的塔机的顶升工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顶升原理示意图;其中,1.塔身,2.起重臂,3.平衡臂,4.回转总成,5.吊钩,6.顶升套架,7.顶升油缸,8.引进梁,9.滑动小车,10.待引进的标准节,11.重物。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塔机顶升方法不适用于后倾力矩小的塔机,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塔机顶升方法,塔机上部结构顶升前,将起重臂转动至顶升支点所在一侧,调节起重臂上挂有重物的吊钩的位置,使塔机上部结构相对于顶升支点力矩平衡。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将待引进的标准节移动至与塔机顶升套架连接的引进装置。步骤2:塔机的回转工作台工作,使塔机起重臂及平衡臂转动,起重臂运动至顶升支点所在的一侧。步骤3:塔机起重臂的吊钩吊起设定重量的重物。步骤4:松开最顶端标准节与塔机上部结构之间的连接件,调节挂有重物的吊钩在起重臂的位置,直至达到塔机上部结构相对于顶升支点力矩平衡。步骤5:顶升机构工作,带动塔机上部结构升起。步骤6:利用引进装置移动待引进的标准节至设定位置,将待引进的标准节与塔机上部结构及待引进标准节下方的标准节利用连接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利用塔机起重臂的变幅小车上的吊钩将待引进的标准节吊至引进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机构采用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一端与顶升套架连接,顶升油缸与顶升套接的连接点为顶升支点,顶升油缸的另一端能够与标准节连接,顶升油缸能够带动顶升套架做升降运动,所述顶升套架与塔机上部结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油缸与固定在顶升套架的液压泵站连接,由液压泵站为其供油。进一步的,所述引进装置为与塔机顶升套架可拆卸连接的引进平台,所述引进平台能够放置待引进的标准节。进一步的,所述引进装置为安装在塔机回转总成下方并与顶升套架可拆卸连接的引进梁,所述引进梁设有能够沿其滑动的滑动小车,所述滑动小车能够与待引进的标准节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紧固螺栓或销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待引进的标准节安装完成后,将顶升油缸的端部与该待引进的标准节固定连接,等待下一节标准节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进行之前,锁死塔机上部结构的回转总成,使塔机上部结构的回转总成无法转动,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塔机包括塔身1,所述塔身由多个标准节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所述连接件为紧固螺栓或销轴,塔身的顶端安装有塔机上部结构,所述塔机上部结构包括起重臂2、平衡臂3、回转总成4、塔帽及驾驶室等结构,上述结构均采用现有的塔机结构。一种塔机顶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塔机起重臂的变幅小车上的吊钩5,将待引进的标准节10吊装至与塔机的顶升套架6连接的引进装置上。所述变幅小车、顶升套架及引进装置可采用现有的塔机的结构。变幅小车可沿起重臂滑动,所述顶升套架与回转总成的底端固定连接。顶升套架与顶升机构连接,所述顶升机构采用顶升油缸7,所述顶升油缸的缸体与顶升套架固定连接,顶升套架与顶升油缸的连接点为顶升支点,顶升油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可通过插销与标准节可拆卸连接,顶升油缸利用设置在顶升套架工作平台上的液压泵站进行供油。所述引进装置可采用上引进式或者下引进式,采用上引进式时,在回转总成的下方设置引进梁8,所述引进梁与顶升套架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引进梁上设置有滑动小车9,滑动小车可沿引进梁滑动,滑动小车还能够与待引进的标准节连接,可将待引进的标准节移动至设定位置,采用下引进式时,在顶升套架上可拆卸的连接引进平台,引进平台可用于放置待引进的标准节,待引进的标准节可沿引进平台滑动,从而移动至设定位置。引进梁及引进平台可在标准节引进完成后拆除,防止其妨碍吊钩的工作。变幅小车、顶升套架、顶升机构、引进梁及引进平台的具体结构及其设置方式为非常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步骤2:塔机的回转总成工作,起重臂和平衡臂转动,使起重臂转动至顶升油缸所在的一侧。步骤3:起重臂的变幅小车工作,利用吊钩钩其设定重量的重物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物的重量,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步骤4:将顶升油缸端部的横梁通过插销及标准节上设置的爬升爪圆孔与标准节连接,松开最顶端标准节与塔机回转总成的固定螺栓,变幅小车沿起重臂移动,使塔机上部结构相对于顶升支点力矩平衡。步骤4进行之前,要将塔机的回转总成进行锁死,使其无法转动,防止操作人员在拆卸固定螺栓时塔机回转总成突然工作对操作人员造成危险。步骤5:顶升油缸工作,带动顶升套架上升,顶升套架带动塔机的上部结构上升,引进装置带动待引进的标准节上升,塔机上部结构与原来的最顶部标准节之间形成空腔,且所述空腔与待引进的标准节相对应。步骤6:利用引进装置将待引进的标准节推入空腔内,然后通过固定螺栓或销轴将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机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塔机上部结构顶升前,将起重臂转动至顶升支点所在一侧,调节起重臂上挂有重物的吊钩的位置,使塔机上部结构相对于顶升支点力矩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机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塔机上部结构顶升前,将起重臂转动至顶升支点所在一侧,调节起重臂上挂有重物的吊钩的位置,使塔机上部结构相对于顶升支点力矩平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机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将待引进的标准节移动至与塔机顶升套架连接的引进装置;步骤2:塔机的回转工作台工作,使塔机起重臂及平衡臂转动,起重臂运动至顶升机构所在的一侧;步骤3:塔机起重臂的吊钩吊起设定重量的重物;步骤4:松开最顶端标准节与塔机上部结构之间的连接件,调节挂有重物的吊钩在起重臂的位置,直至达到塔机上部结构相对于顶升支点力矩平衡;步骤5:顶升机构工作,带动塔机上部结构升起;步骤6:利用引进装置移动待引进的标准节至设定位置,将待引进的标准节与塔机上部结构及待引进标准节下方的标准节利用连接件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塔机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塔机起重臂的变幅小车上的吊钩将待引进的标准节吊至引进装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塔机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采用顶升油缸,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瑞年徐美罗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汉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