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00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包括安装梁架和眼睛球体,所述眼睛球体设置在安装梁架的前端,所述安装梁架靠近眼睛球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翼耳和第二翼耳,所述第一翼耳固定连接在安装梁架的一端,所述第二翼耳固定连接在安装梁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翼耳和第二翼耳靠近眼睛球体一侧的侧壁上均通过第一转动销与眼睛球体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通过设置的多组微型伸缩杆能够带动眼睛球体进行多角度的摆动,同时还可以带动第一眼睛球罩体和第二眼睛球罩体进行张合动作,使得接待机器人的仿真效果更好,达到令使用者感到更加舒适亲切的效果,使得使用者的体验感更好。

An Eye Structure of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Reception Robot for Enterpris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ye structure of an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reception robot for enterprises, including an installation beam frame and an eye sphere, the eye sphere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beam frame, the first wing ear and the second wing ear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beam frame near the eye ball body, and the first wing ea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to the installation beam. At one end of the frame, the second wing ea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beam frame. The first wing ear and the second wing ea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eye ball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ng pin on the side wall near the eye ball sid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eye structure of an enterprise interactive intelligent reception robot by setting up the eye structure of the first wing ear and the second wing ear. Multiple groups of micro-telescopic rods can drive the eye ball to swing from multiple angles, and also can drive the first eye ball cover and the second eye ball cover to open and close. This makes the simulation effect of the reception robot better, achieves the effect of making the user feel more comfortable and friendly, and makes the user feel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的眼睛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属于企业用机器人部件

技术介绍
企业一般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在进行接待客户时,为了省时省力,通常会设置一个用以代替人工接待的接待机器人,以达到节省劳动力的作用。现有的接待机器人大多是直接采用显示屏代替,以便于客户进行操作,也有部分接待机器人采用仿真人外貌。但是现有的仿真人的接待机器人所用的眼睛大多是采用不可动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若机器人的眼睛更加灵活可动,则会让使用者感到更加舒适亲切,使得使用者的体验感更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包括安装梁架和眼睛球体,所述眼睛球体设置在安装梁架的前端,所述安装梁架靠近眼睛球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翼耳和第二翼耳,所述第一翼耳固定连接在安装梁架的一端,所述第二翼耳固定连接在安装梁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翼耳和第二翼耳靠近眼睛球体一侧的侧壁上均通过第一转动销与眼睛球体转动连接,所述眼睛球体远离安装梁架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眼睛球罩体和第二眼睛球罩体,所述第一眼睛球罩体靠近第一翼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动块,所述第一联动块与第二眼睛球罩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眼睛球罩体靠近第二翼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联动块,所述第二联动块与第一眼睛球罩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块远离第一眼睛球罩体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靠近安装梁架的一侧铰接有第一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靠近安装梁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微型伸缩杆,所述第一微型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微型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安装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一微型伸缩杆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联动块远离第二眼睛球罩体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靠近安装梁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微型伸缩杆,所述第二微型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接块铰接,所述第二微型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与安装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块与第二微型伸缩杆铰接,所述眼睛球体靠近安装梁架一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梁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弹簧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与眼睛球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弹性弹簧远离第四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五连接块,所述第五连接块与眼睛球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块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远离眼睛球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与第一联动杆铰接,所述第一联动杆靠近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与安装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第一联动杆一侧的板壁上设置有第三微型伸缩杆,所述第三微型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微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联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弹簧的下方设置有第六连接块,所述第六连接块与眼睛球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连接块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连杆,所述弹性弹簧的上方设置有第七连接块,所述第七连接块与眼睛球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连接块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联动杆,所述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远离眼睛球体的一端均与第二联动杆铰接,所述第二联动杆靠近第五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六连杆,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远离第六连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与安装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第二联动杆一侧的板壁上设置有第四微型伸缩杆,所述第四微型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微型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联动杆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梁架的侧壁上对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有两个,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分别穿过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转动销,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转动销与第一限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梁架的侧壁上对应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有两个,且所述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均分别穿过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三转动销,所述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通过第三转动销与第二限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眼睛球罩体设置在第二眼睛球罩体的上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第一眼睛球罩体和第二眼睛球罩体均为球形罩体,且所述第一眼睛球罩体和第二眼睛球罩体均与眼睛球体的外壁相适配设置,所述第一眼睛球罩体和第二眼睛球罩体均与眼睛球体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微型伸缩杆和第四微型伸缩杆所产生的推拉力大于眼睛球体的重量。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通过设置的多组微型伸缩杆能够带动眼睛球体进行多角度的摆动,同时还可以带动第一眼睛球罩体和第二眼睛球罩体进行张合动作,使得接待机器人的仿真效果更好,达到令使用者感到更加舒适亲切的效果,使得使用者的体验感更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微型伸缩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梁架;2、眼睛球体;3、第一翼耳;4、第二翼耳;5、第一转动销;6、第一眼睛球罩体;7、第二眼睛球罩体;8、第一联动块;9、第二联动块;10、第一连接块;11、第一铰接块;12、第一微型伸缩杆;13、第二连接块;14、第三连接块;15、第二微型伸缩杆;16、第二铰接块;17、弹性弹簧;18、第四连接块;19、第一连杆;20、第五连接块;21、第二连杆;22、第一联动杆;23、第三连杆;24、第一支撑架;25、第一安装板;26、第三微型伸缩杆;27、第六连接块;28、第四连杆;29、第七连接块;30、第五连杆;31、第二联动杆;32、第六连杆;33、第二支撑架;34、第二安装板;35、第四微型伸缩杆;36、第一限位槽;37、第二转动销;38、第二限位槽;39、第三转动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梁架(1)和眼睛球体(2),所述眼睛球体(2)设置在安装梁架(1)的前端,所述安装梁架(1)靠近眼睛球体(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翼耳(3)和第二翼耳(4),所述第一翼耳(3)固定连接在安装梁架(1)的一端,所述第二翼耳(4)固定连接在安装梁架(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翼耳(3)和第二翼耳(4)靠近眼睛球体(2)一侧的侧壁上均通过第一转动销(5)与眼睛球体(2)转动连接,所述眼睛球体(2)远离安装梁架(1)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眼睛球罩体(6)和第二眼睛球罩体(7),所述第一眼睛球罩体(6)靠近第一翼耳(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动块(8),所述第一联动块(8)与第二眼睛球罩体(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眼睛球罩体(7)靠近第二翼耳(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联动块(9),所述第二联动块(9)与第一眼睛球罩体(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块(8)远离第一眼睛球罩体(6)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0),所述第一连接块(10)靠近安装梁架(1)的一侧铰接有第一铰接块(11),所述第一铰接块(11)靠近安装梁架(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微型伸缩杆(12),所述第一微型伸缩杆(12)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块(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微型伸缩杆(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3),所述第二连接块(13)与安装梁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13)与第一微型伸缩杆(12)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梁架(1)和眼睛球体(2),所述眼睛球体(2)设置在安装梁架(1)的前端,所述安装梁架(1)靠近眼睛球体(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翼耳(3)和第二翼耳(4),所述第一翼耳(3)固定连接在安装梁架(1)的一端,所述第二翼耳(4)固定连接在安装梁架(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翼耳(3)和第二翼耳(4)靠近眼睛球体(2)一侧的侧壁上均通过第一转动销(5)与眼睛球体(2)转动连接,所述眼睛球体(2)远离安装梁架(1)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眼睛球罩体(6)和第二眼睛球罩体(7),所述第一眼睛球罩体(6)靠近第一翼耳(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动块(8),所述第一联动块(8)与第二眼睛球罩体(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眼睛球罩体(7)靠近第二翼耳(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联动块(9),所述第二联动块(9)与第一眼睛球罩体(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块(8)远离第一眼睛球罩体(6)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0),所述第一连接块(10)靠近安装梁架(1)的一侧铰接有第一铰接块(11),所述第一铰接块(11)靠近安装梁架(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微型伸缩杆(12),所述第一微型伸缩杆(12)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块(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微型伸缩杆(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3),所述第二连接块(13)与安装梁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13)与第一微型伸缩杆(12)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块(9)远离第二眼睛球罩体(7)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14),所述第三连接块(14)靠近安装梁架(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微型伸缩杆(15),所述第二微型伸缩杆(15)的一端与第三连接块(14)铰接,所述第二微型伸缩杆(1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块(16),所述第二铰接块(16)与安装梁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块(16)与第二微型伸缩杆(15)铰接,所述眼睛球体(2)靠近安装梁架(1)一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性弹簧(17),所述弹性弹簧(17)的另一端与安装梁架(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弹簧(17)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块(18),所述第四连接块(18)与眼睛球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块(18)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9),所述弹性弹簧(17)远离第四连接块(18)的一侧设置有第五连接块(20),所述第五连接块(20)与眼睛球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块(20)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19)和第二连杆(21)远离眼睛球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联动杆(22),所述第一连杆(19)和第二连杆(21)均与第一联动杆(22)铰接,所述第一联动杆(22)靠近第一连杆(19)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23),所述第三连杆(23)的另一端与安装梁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22)远离第三连杆(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企业用可交互的智能接待机器人的眼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4)与安装梁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薇朱华高岩伟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胚豆智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