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苗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672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百香果苗的培育方法,属于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种子预处理,育苗,土地处理,移栽,搭架子,田间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种子进行科学的预处理、育苗后再进行移栽,提高了百得果的成活率,同时,基肥具有良好的防烧根的作用,避免因为施放肥料时营养富集导致细菌疯狂生长进而导致温度偏高引起的烧根以及土壤中的肥料浓度太高引起的烧根,并且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简易架子引导百香果苗进行生长,使得果苗科学的成形,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内的百香果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提高百香果的亩产。

A Method of Cultivating Passion Seedling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passion fruit seedling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lanting technology. The method includes seed pretreatment, seedling raising, land treatment, transplanting, shelving and field management. The method improves the survival rate of Baide fruit by scientific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transplanting after seedling rai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base fertilizer has good anti-burning effect and avoids nutrient enrichment and conduction when fertilizer is applied. Bacterial crazy growth leads to burning roots caused by high temperature and too high fertilizer concentration in soil. The simple shelf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guides the growth of Passion seedlings, makes the fruit seedlings form scientifically, maximizes the photosynthesis of Passion fruit in unit area, and thus improves Baixiang fruit. The per mu yield of fragrant fr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香果苗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百香果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鸡蛋果,又名百香果,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草质藤本植物,长约6米;茎具细条纹,无毛;花瓣5枚,与萼片等长;基部淡绿色,中部紫色,顶部白色,浆果卵球形,直径3~4厘米,无毛,熟时紫色;种子多数,卵形。花期6月,果期11月。逸生于海拔180~1900米的山谷丛林中。原产安的列斯群岛,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有紫果和黄果两大类。植株寿命约20年,经济寿命一般8至10年。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饲料。入药具有兴奋、强壮之效。果瓤多汁液,加入重碳酸钙和糖,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饮料,还可用来添加在其他饮料中以提高饮料的品质。种子榨油,可供食用和制皂、制油漆等。花大而美丽,没有香味,可作庭园观赏植物。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鸡蛋果有“果汁之王”、“摇钱树”等美称。近年来广西某贫困地区看到种植百香果的经济价值,为增加农民的收入,大力推广百香果种植,然而由于缺乏种植技术,百香果的成活率低且产量低,不仅打击果农种植的信心还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百香果苗的培育方法,该方法科学合理的根据百香果每一生长周期所需的养分安排育苗环境,使百香果苗不会烧根并且顺利生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百香果苗的培育方法,该方法S1,种子预处理:1)浸种:将百香果种放入PH7.5~8.5的冷水中浸泡2~3小时,再将种子每80~120克包于60~100目的纱布内用细绳系住放入60~70度的水中1~3s,自然状态下吹干表面水分,如此重复4~5次后,再将种子放入掺有磷酸三钠20~30℃的清水中浸泡8~10小时;2)催芽:将浸种后的百香果种用麻袋包裹种子催芽,每4~5小时松动换一次气,每12小时用50℃~60℃的温水冲洗一次,当有90%的种子破嘴时,停止催芽;S2,育苗:取多个直径为25~30cm,深度为30~35cm的育苗杯,每一育苗杯放入2~3粒的经过S1处理的百香果种子,加入营养液,放入室温27~32℃,相对湿度30~50%的环境中育苗;S3,土地处理:将土地进行翻地并打碎成粒径1.5cm的土粒,倒入基肥并搅拌均匀,基肥与泥土的质量比为1:1,表面撒30~50℃清水,所述基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0.3%wt硫酸亚铁、0.2%wt磷酸纳、0.1%wt磷酸铵、0.1%wt硫酸锌、0.2%wt硼酸、3%wt硅酸钠、5-7%wt粉煤灰、3-5%wt鸡蛋壳、8-10%wt龙眼核、5%wt复方黄芩片药渣,剩余的原料成分为甘蔗渣;S4,移栽:选择发芽后茎粗的百香果苗进行移栽,植株间距为300~350cm,栽植穴直径60~75cm,深度25~35cm;S5,搭架子:在距离植株10~15cm的边上插上一架子,该架子包括有主杆及若干辅助杆20,所述若干辅助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干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以与主杆的连接处为圆心向外伸出;S6,田间管理:灌溉:使用硫酸将水的PH调至4.5~5.5进行灌溉,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50~60%之间;修剪:修剪生长过密的枝条,当果苗生长到50cm高时剪去顶芽,待侧枝生长到40cm长度时修剪去侧芽,修剪顶部10~15cm及离地面20~30cm处的叶子,同时修建老蔓及枯叶,每次修剪后给伤口都涂抹新高脂膜;除草:每隔15天采用除草剂进行除草,该除草剂主要由如下原料组成:苯噻唑草酮、樟树皮、桃树皮、苯酚、氯气。优选地,在S2中的营养液成分比例为硝酸钾:硫酸镁:磷酸铵:碘化钾:硫酸锌=1:1.2:1:0.5:0.3,营养液以总质量10倍的PH5~6.5的清水进行稀释。优选地,在S3中,所述基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龙眼核晒干,将鸡蛋壳、晒干的龙眼核分别使用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鸡蛋壳、龙眼核经过瞬时高温灭菌处理;2)将复方黄芩片药渣和甘蔗渣混合,加入相当于甘蔗渣0.3%wt的VA菌、0.1%wt乳酸菌、0.2%wt的酵母菌以及12%的水搅拌均匀进行发酵;3)将发酵后的复方黄芩片药渣和甘蔗渣烘干;4)将硫酸亚铁、磷酸纳、磷酸铵、硫酸锌、硼酸、硅酸钠、粉煤灰、鸡蛋壳、龙眼核、甘蔗渣混合,搅拌均匀后使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得所述基肥成品;优选地,所述肥料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0.3%wt硫酸亚铁、0.2%wt磷酸纳、0.1%wt磷酸铵、0.1%wt硫酸锌、0.2%wt硼酸、3%wt硅酸钠、6%wt粉煤灰、4%wt鸡蛋壳、9%wt龙眼核、5%wt复方黄芩片药渣,剩余的原料成分为甘蔗渣。优选地,所述若干辅助杆等距离分布,并且相邻两辅助杆之间夹角相等。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科学的种子预处理的方法进行浸种、催芽并且在育苗阶段的营养液富含百香果生长所需的营养液使百香果苗植株强壮,提高了植株移栽后的成活率。2、本专利技术中的基肥通过混合复方黄芩片药渣和蔗渣并添加VA菌、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发酵,通过复方黄芩片药渣中含有的微量药效抑制大肠杆菌、桔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等有害病菌的生长,使有益细菌能够顺利发酵;同时,粉碎的龙眼核中所含的肥皂草素在埋入地里时具有抑制真菌生长过快的功效,在植物生长初期能够避免因为施放肥料时营养富集导致细菌疯狂生长进而导致温度偏高引起的烧根;并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配方科学合理,使用硅酸钠作为粘接剂并且经过了造粒处理,使本专利技术能够长时期均衡缓慢施放氮、磷、钾、硅、钙、铁等元素,避免土壤中的肥料浓度太高引起的烧根,保证百香果的顺利生长。3、本专利技术创新的采用了新型的百香果引导架,主杆配以若干辅助杆,保证百香果苗主杆的垂直生长,引导树枝向四周生长,不仅提高了光合作用的面积,并且直接提高了单株的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架子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架子;10-主干;20-辅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一、种植方法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百香果苗的培育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S1,种子预处理:1)浸种:将百香果种放入PH7.5的冷水中浸泡2~3小时,再将种子每80~120克包于60目的纱布内用细绳系住放入60~70度的水中1~3s,自然状态下吹干表面水分,如此重复4~5次后,再将种子放入掺有磷酸三钠20~30℃的清水中浸泡8~10小时;2)催芽:将浸种后的百香果种用麻袋包裹种子催芽,每4~5小时松动换一次气,每12小时用50℃~60℃的温水冲洗一次,当有90%的种子破嘴时,停止催芽;S2,育苗:取多个直径为25~30cm,深度为30~35cm的育苗杯,每一育苗杯放入2~3粒的经过S1处理的百香果种子,加入营养液,放入室温27~32℃,相对湿度30~50%的环境中育苗;其中,所述营养液成分比例为硝酸钾:硫酸镁:磷酸铵:碘化钾:硫酸锌=1:1.2:1:0.5:0.3,营养液以总质量10倍的PH5~6.5的清水进行稀释;S3,土地处理:将土地进行翻地并打碎成粒径1.5cm的土粒,倒入基肥并搅拌均匀,基肥与泥土的质量比为1:1,表面撒30~50℃清水,所述基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0.3%wt硫酸亚铁、0.2%wt磷酸纳、0.1%wt磷酸铵、0.1%wt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百香果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S1,种子预处理:1)浸种:将百香果种放入PH7.5~8.5的冷水中浸泡2~3小时,再将种子每80~120克包于60~100目的纱布内用细绳系住放入60~70度的水中1~3s,自然状态下吹干表面水分,如此重复4~5次后,再将种子放入掺有磷酸三钠20~30℃的清水中浸泡8~10小时;2)催芽:将浸种后的百香果种用麻袋包裹种子催芽,每4~5小时松动换一次气,每12小时用50℃~60℃的温水冲洗一次,当有90%的种子破嘴时,停止催芽;S2,育苗:取多个直径为25~30cm,深度为30~35cm的育苗杯,每一育苗杯放入2~3粒的经过S1处理的百香果种子,加入营养液,放入室温27~32℃,相对湿度30~50%的环境中育苗;S3,土地处理:将土地进行翻地并打碎成粒径1.5cm的土粒,倒入基肥并搅拌均匀,基肥与泥土的质量比为1:1,表面撒30~50℃清水,所述基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0.3%wt硫酸亚铁、0.2%wt磷酸纳、0.1%wt磷酸铵、0.1%wt硫酸锌、0.2%wt硼酸、3%wt硅酸钠、5‑7%wt粉煤灰、3‑5%wt鸡蛋壳、8‑10%wt龙眼核、5%wt复方黄芩片药渣,剩余的原料成分为甘蔗渣;S4,移栽:选择发芽后茎粗的百香果苗进行移栽,植株间距为300~350cm,栽植穴直径60~75cm,深度25~35cm;S5,搭架子:在距离植株10~15cm的边上插上一架子,该架子包括有主杆及若干辅助杆20,所述若干辅助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干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以与主杆的连接处为圆心向外伸出;S6,田间管理:灌溉:使用硫酸将水的PH调至4.5~5.5进行灌溉,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50~60%之间;修剪:修剪生长过密的枝条,当果苗生长到50cm高时剪去顶芽,待侧枝生长到40cm长度时修剪去侧芽,修剪顶部10~15cm及离地面20~30cm处的叶子,同时修建老蔓及枯叶,每次修剪后给伤口都涂抹新高脂膜;除草:每隔15天采用除草剂进行除草,该除草剂主要由如下原料组成:苯噻唑草酮、樟树皮、桃树皮、苯酚、氯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香果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S1,种子预处理:1)浸种:将百香果种放入PH7.5~8.5的冷水中浸泡2~3小时,再将种子每80~120克包于60~100目的纱布内用细绳系住放入60~70度的水中1~3s,自然状态下吹干表面水分,如此重复4~5次后,再将种子放入掺有磷酸三钠20~30℃的清水中浸泡8~10小时;2)催芽:将浸种后的百香果种用麻袋包裹种子催芽,每4~5小时松动换一次气,每12小时用50℃~60℃的温水冲洗一次,当有90%的种子破嘴时,停止催芽;S2,育苗:取多个直径为25~30cm,深度为30~35cm的育苗杯,每一育苗杯放入2~3粒的经过S1处理的百香果种子,加入营养液,放入室温27~32℃,相对湿度30~50%的环境中育苗;S3,土地处理:将土地进行翻地并打碎成粒径1.5cm的土粒,倒入基肥并搅拌均匀,基肥与泥土的质量比为1:1,表面撒30~50℃清水,所述基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0.3%wt硫酸亚铁、0.2%wt磷酸纳、0.1%wt磷酸铵、0.1%wt硫酸锌、0.2%wt硼酸、3%wt硅酸钠、5-7%wt粉煤灰、3-5%wt鸡蛋壳、8-10%wt龙眼核、5%wt复方黄芩片药渣,剩余的原料成分为甘蔗渣;S4,移栽:选择发芽后茎粗的百香果苗进行移栽,植株间距为300~350cm,栽植穴直径60~75cm,深度25~35cm;S5,搭架子:在距离植株10~15cm的边上插上一架子,该架子包括有主杆及若干辅助杆20,所述若干辅助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干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以与主杆的连接处为圆心向外伸出;S6,田间管理:灌溉:使用硫酸将水的PH调至4.5~5.5进行灌溉,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50~60%之间;修剪:修剪生长过密的枝条,当果苗生长到50cm高时剪去顶芽,待侧枝生长到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品旺
申请(专利权)人:兴业县众旺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