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树藩专利>正文

封闭弹跳式田间稻麦脱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闭弹跳式田间稻麦脱粒机,包括外壳(11)、机座(13)和传动系统由动力机械(1)、风轮轴(2)、转换轴(14)、风筒(3)、脱粒滚筒轴(4)和脱粒滚筒(5)组成,脱粒滚筒的外周固定有2~10条金属梁,梁上设有弹簧脱粒齿(9),脱粒滚筒(5)下设分离筛,脱粒滚筒后侧设绞刀(10),外壳为封闭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省力、省时,是一种理想的稻麦两用脱粒机械。(*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粒机械,特别是一种封闭弹跳式田间稻麦脱粒机,用于将麦粒、稻粒从稿杆及谷壳中分离出来。在公知的脱粒机械中,一般都有一高速转动的滚筒,带有钉齿或柱形齿,将麦粒或谷粒从稿杆及包覆粒的外壳中剥离出来,通过筛网分离稿杆,最后通过一风选装置将麦粒或谷粒和壳分离清楚,但在上述装置中,由于采用高速转动的滚筒,在操作时,稍有不慎,稿杆在卷入滚筒后,强大的拉力极易将操作者卷入滚筒,发生危险,另外,采用钉齿或柱形齿,麦粒、谷粒从稿杆上不容易剥离干净,且公知的脱粒机械大多结构复杂,重量大,不易搬运,特别是山区农民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公知的脱粒机械往往只有脱麦粒或脱谷粒一种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省力、省时,稻麦兼用,脱粒完全,整机轻便,适宜在山区小田块操作的封闭弹跳式稻麦脱粒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封闭弹跳式田间稻麦脱粒机,由外壳、机座、传动系统组成,传动系统包括动力机械、转换轴、风轮轴、风筒、脱粒滚筒轴和脱粒滚筒,风轮轴上设风轮,风轮位于风筒一侧,转换轴与风轮轴平行,转换轴上设有两个半径不同的皮带轮,转换轴上小径皮带轮通过皮带连动力机械上的皮带轮,大径皮带轮通过皮带连脱粒滚筒上的大径皮带轮,脱粒滚筒上的小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风轮轴上的皮带轮相连,风轮轴上的皮带轮半径大于脱粒滚筒轴上的小径皮带轮半径,脱粒滚筒轴外连脱粒滚筒,脱粒滚筒的外周固定有2~10条金属梁,金属梁固定在脱粒滚筒两端的支架上,金属梁与脱粒滚筒的轴心平行,金属梁与脱粒滚筒的外表面不相接触,金属梁上分布有2~6个3~5联弹簧为脱粒齿,弹簧的两端固定在金属梁上,其余部分呈自由状态,金属梁之间的脱粒齿须交错分布,脱粒滚筒下设分离筛,滚筒的后侧设一横梁,横梁上分布有三角形绞刀,刀齿向下,绞刀与脱粒齿也须交错分布,外壳四周均封闭,出粒口位于外壳内部,上盖壳为活动式,进料口上方设一挡籽板。附图说明图1为封闭弹跳式田间稻麦脱粒机的示意图。图2为封闭弹跳式田间稻麦脱粒机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封闭弹跳式田间脱稻麦粒机由外壳11、机座13和传动系统组成,图2为脱粒机俯视图,脱粒机传动系统由动力机械1,转换轴14,风轮轴2,风筒3、脱粒滚筒轴4和脱粒滚筒5组成,风轮轴上设风轮,风轮位于风筒一侧,动力机械1一般采用电机或柴油机,转换轴上设有两个半径不同的皮带轮,电机或柴油机1轴上的皮带轮与转换轴14上的小径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转换轴上还设有一大径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脱粒滚筒轴4上的皮带轮,带动脱粒滚筒轴5外的脱粒滚筒轴4转动,在转换轴上通过力矩的改变,达到降低脱粒滚筒转速的目的。脱粒滚筒轴上分布有两个半径不同的皮带轮,一个大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转换轴上的大径皮带轮相连,脱粒滚筒轴上的小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风轮轴上的皮带轮相连,风轮轴上的皮带轮半径大于脱粒滚筒小径皮带轮半径,风轮轴上设风轮,风轮位于风筒一侧,保证风轮的转速不至于过高,避免吹走谷粒或麦粒。脱粒滚筒5的外周固定有2~10条金属梁8,六条为最佳,金属梁固定在脱粒滚筒5两端的支架上,金属梁与脱粒滚筒轴4平行,金属梁8与脱粒滚筒5的外表不相接触,脱粒滚筒5外固定的金属梁8中部设支撑圈7,避免金属梁碰撞外壳,金属梁8上分布有2~6个3~5联弹簧为脱粒齿9,脱粒齿9一般采用三联弹簧,弹簧的两端固定在金属梁8上,其余部分呈自由状态,操作时,脱粒滚筒轴4转动,固接在脱粒滚筒轴4两端的金属梁8同时转动,金属梁上的脱粒齿9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上下跳动,带谷粒或麦粒的稿杆从入口进入脱粒滚筒,脱粒齿9的上下跳动,将谷粒或麦粒从稿杆上脱下,同时脱粒滚筒轴4的转动,使谷粒或麦粒沿滚筒的切线方向落下,由于该脱粒机主要靠脱粒齿与脱粒滚筒的切线垂直方向的力使谷粒或麦粒脱下,脱粒滚筒由于采用了转换轴转速大大降低,人在操作时就不会被卷入脱粒滚筒内,保证了操作者的安全,金属梁之间的脱粒齿9须交错分布,这样可使带粒的稿杆无论从何处放入,均可脱粒干净,脱粒滚筒5的后侧设一横梁,它不随脱粒滚筒转动,横梁上分布有三角形绞刀10,刀口向下,绞刀10与脱粒齿9也须交错分布,避免碰撞,脱粒滚筒5下设有分离筛12,带粒稿杆进入滚筒后,经脱粒齿9将粒脱下,绞刀10将去粒的稿杆绞碎,与粒一起下落,经分离筛12分离,分离筛12与脱粒滚筒5的距离可任意调节,若发现断草带粒,可将筛口向滚心调近。谷粒或麦粒向下落,绞碎的稿杆在筛网上逐渐堆积,在脱粒滚筒转动时切向力的作用下移动,脱粒滚筒轴4的下侧外壳上开有稻麦草出口,出口处设有活动的挡草板15,绞碎的稿杆移动时推开挡草板,从出口外自动落出,瘪壳被风轮6从壳出口吹走,风筒在风轮6附近为一柱形筒,在壳出口附近为一锥形筒,可避免谷粒或麦粒从壳出口被吹走。风筒的下端设出口,麦粒或谷粒从出口落下,出口下放接粒容器16。脱粒机的外壳四周均封闭,上盖壳为活动式,进料口上方设一挡籽板,挡籽板上设多个小孔,锁盖杆穿入不同的小孔,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挡籽板的高度。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可以实现,而且使用安全,操作简便,特别是山区搬运也方便,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外壳采用封闭式,直接将麦粒或谷粒接入容器,减低了劳动强度,省力、省时,是一种较理想的稻麦两用脱粒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封闭弹跳式田间稻麦脱粒机,包括外壳(11)、机座(13)和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由动力机械(1)、风轮轴(2)、风筒(3),脱粒滚筒轴(4)和脱粒滚筒(5)组成,风轮轴(2)上设有风轮(6),风轮(6)位于风筒(3)一侧,脱粒滚筒轴(4)外连脱粒滚筒(5),其特征在于:脱粒滚筒(5)的外周固定有2~10条金属梁(8),金属梁固定在脱粒滚筒(5)两端的支架上,金属梁(8)与脱粒滚筒(5)的轴心平行,金属梁(8)与脱粒滚筒(5)的外表面不相接触,金属梁(8)上分布有2~6个3~5联弹簧为脱粒齿(9),弹簧的两端固定在金属梁(8)上,其余部分呈自由状态,金属梁(8)之间的脱粒齿(9)须交错分布,脱粒滚筒(5)下设分离筛(12),脱粒滚筒(5)的后侧设一横梁,横梁上分布有三角形绞刀(10),刀齿向下,绞刀(10)与脱粒齿(9)也须交错分布;与风轮轴(2)平行分布有一转换轴(14),转换轴(14)上设有两个半径不同的皮带轮,转换轴(14)上小径皮带轮通过皮带连动力机械(1)上的皮带轮,大径皮带轮通过皮带连脱粒滚筒(5)上的大径皮带轮,脱粒滚筒(5)上的小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风轮轴(2)上的皮带轮相连,风轮轴上的皮带轮半径大于脱粒滚筒轴上的小径皮带轮半径;外壳(11)四周均封闭,出粒口位于外壳内部,上盖壳(17)为活动式,进料口上方设一挡籽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弹跳式田间稻麦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脱粒滚筒(5)的下侧外壳上有稻麦草出口,出口处设有活动的挡草板(15)。...

【技术特征摘要】
1.封闭弹跳式田间稻麦脱粒机,包括外壳(11)、机座(13)和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由动力机械(1)、风轮轴(2)、风筒(3),脱粒滚筒轴(4)和脱粒滚筒(5)组成,风轮轴(2)上设有风轮(6),风轮(6)位于风筒(3)一侧,脱粒滚筒轴(4)外连脱粒滚筒(5),其特征在于脱粒滚筒(5)的外周固定有2~10条金属梁(8),金属梁固定在脱粒滚筒(5)两端的支架上,金属梁(8)与脱粒滚筒(5)的轴心平行,金属梁(8)与脱粒滚筒(5)的外表面不相接触,金属梁(8)上分布有2~6个3~5联弹簧为脱粒齿(9),弹簧的两端固定在金属梁(8)上,其余部分呈自由状态,金属梁(8)之间的脱粒齿(9)须交错分布,脱粒滚筒(5)下设分离筛(12),脱粒滚筒(5)的后侧设一横梁,横梁上分布有三角形绞刀(10),刀齿向下,绞刀(10)与脱粒齿(9)也须交错分布;与风轮轴(2)平行分布有一转换轴(14),转换轴(14)上设有两个半径不同的皮带轮,转换轴(14)上小径皮带轮通过皮带连动力机械(1)上的皮带轮,大径皮带轮通过皮带连脱粒滚筒(5)上的大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树藩
申请(专利权)人:冯树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