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584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解锁装置,包括安装在座椅上的解锁操作件、转杆和杠杆组件;所述解锁操作件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杠杆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杠杆组件转动;所述杠杆组件用于带动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或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解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解锁操作件、转杆和杠杆组件实现从座椅的后排操作对座椅的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或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进行解锁,方便用户从后排也能解锁座椅。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手动操作,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低配置车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解锁装置
本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用于低配置车型的手动副驾驶座椅上的座椅解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前排副驾驶座椅,大多只能通过副驾驶乘客的操作来调节副驾驶座椅的前后位置和靠背的角度。当副驾驶使用完后,后排乘客如果觉得后排空间狭小希望调整副驾驶座椅时,往往很难操作,只能忍受。目前,在一些豪华车型的电动副驾驶座椅上设置了老板键,安装在副驾驶座椅的侧面,方便后排乘客调节副驾驶座椅的前后位置和靠背的角度。但是,这种座椅适合中高端的车型。对于低配置的车型来说,成本过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用于低配置车型的手动副驾驶座椅上的座椅解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用于低配置车型的手动副驾驶座椅上的座椅解锁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座椅解锁装置,包括安装在座椅上的解锁操作件、转杆和杠杆组件;所述解锁操作件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杠杆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杠杆组件转动;所述杠杆组件用于带动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或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解锁。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操作件为解锁脚踏板,或解锁手柄。进一步地,所述转杆安装在所述座椅的底座后侧,并沿座椅的左右方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杠杆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搭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用于控制所述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解锁。进一步地,所述杠杆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分别通过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座椅的底座内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包括滑轨抓齿和滑轨,所述滑轨抓齿的抓齿部插入到所述滑轨的齿口中用于锁定所述座椅;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设有操作件,所述操作件朝向所述滑轨抓齿延伸出滑轨解锁板,所述滑轨解锁板用于带动所述滑轨抓齿转动后与所述滑轨解锁。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抓齿包括第一旋转臂、转轴和所述抓齿部,所述滑轨解锁板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臂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臂带动所述抓齿部转动并与所述滑轨解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臂上朝向所述杠杆组件延伸出第一被动板,所述滑轨解锁板作用在所述第一被动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靠背解锁手柄,所述靠背解锁手柄延伸出第二旋转臂;所述操作件上还设有靠背解锁板,所述靠背解锁板通过柔性拉绳与所述第二旋转臂连接,所述靠背解锁板用于带动所述靠背解锁手柄转动并解锁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靠背解锁板上开设有线槽,所述柔性拉绳的一端穿过所述线槽并连接有一个球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解锁操作件、转杆和杠杆组件实现从座椅的后排操作对座椅的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或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进行解锁,方便用户从后排也能解锁座椅。同时,由于本技术为手动操作,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低配置车型。附图说明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座椅解锁装置安装到座椅上的后侧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座椅解锁装置安装到座椅上的底部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座椅解锁装置的内侧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座椅解锁装置的外侧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座椅解锁装置的杠杆组件和滑轨抓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座椅解锁装置的杠杆组件、滑轨抓齿和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座椅解锁装置的滑轨抓齿与滑轨锁止状态的侧视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00-座椅1-解锁操作件2-转杆3-杠杆组件4-滑轨抓齿5-滑轨6-靠背解锁手柄7-柔性拉绳31-第一活动杆32-第二活动杆33-固定板34-第一定位销35-第二定位销36-回位扭簧37-操作件41-第一旋转臂42-转轴43-抓齿部51-齿口61-第二旋转臂62-把手71-球头371-滑轨解锁板372-靠背解锁板411-第一被动板412-第二被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座椅解锁装置包括安装在座椅上的解锁操作件1、转杆2和杠杆组件3;解锁操作件1与转杆2固定连接;转杆2与杠杆组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用于带动杠杆组件3转动;杠杆组件3用于带动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解锁。具体为,转杆2安装在座椅100的底座后侧,并沿座椅100的左右方向布置。解锁操作件1为解锁脚踏板,安装在转杆2的中段的任意位置上,解锁脚踏板朝向座椅100的后方延伸,方便后排乘客从座椅的后侧踩踏解锁脚踏板,来操作前排副驾驶座椅的解锁。杠杆组件3安装在座椅100的底部内侧。杠杆组件3与转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杆2的另一端与座椅100通过转轴连接。解锁时,后排乘客踩踏解锁操作件1,解锁操作件1带动转杆2转动。转杆2再带动杠杆组件3转动,杠杆组件3带动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进行解锁。本实施例中通过解锁操作件1、转杆2和杠杆组件3实现从座椅100的后排操作对座椅100的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进行解锁,方便用户从后排也能解锁座椅。同时,由于本技术为手动操作,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低配置车型。可选地,解锁操作件1可以从转杆2向上延伸,解锁操作件1还可以为解锁手柄,解锁手柄可以先向上延伸再向后延伸,方便后排乘客操作。解锁操作件1还可以从座椅100的侧面穿出并朝后延伸。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杠杆组件3包括第一活动杆31和第二活动杆32,第一活动杆31的一端与转杆2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31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杆32的一端搭接,第二活动杆32的另一端用于控制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解锁。如图5所示,第一活动杆31的右端与转杆2固定连接,当转杆2顺时针转动时,第一活动杆31的右端向下转动,第一活动杆31的左端向上转动。第一活动杆31带动第二活动杆32的右端向上转动,第二活动杆32的左端向下转动。第二活动杆32的左端向下转动后推动滑轨抓齿4也向下运动,从而实现座椅前后调节装置的解锁,同时还带动柔性拉绳7实现靠背角度调节装置的解锁。下面会详细介绍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靠背角度调节装置是如何解锁的。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杠杆组件3还包括固定板33,第一活动杆31和第二活动杆32分别通过第一定位销34和第二定位销35安装在固定板33上,固定板33安装在座椅100的底座内侧面上。第一活动杆31转动时绕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座椅上的解锁操作件、转杆和杠杆组件;所述解锁操作件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杠杆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杠杆组件转动;所述杠杆组件用于带动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或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解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座椅上的解锁操作件、转杆和杠杆组件;所述解锁操作件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杠杆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杠杆组件转动;所述杠杆组件用于带动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或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解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操作件为解锁脚踏板,或解锁手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安装在所述座椅的底座后侧,并沿座椅的左右方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搭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用于控制所述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和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装置解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组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分别通过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座椅的底座内侧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豪刘道东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