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830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包括第一镜片和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侧设有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与第二固定杆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棘轮,所述第二棘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侧设有第一棘爪,通过设置的第一棘轮,在需要对反光镜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需要通过第一棘轮与第二棘轮的转动来对反光镜的角度进行调节,不仅仅能够防止驾驶人员在驾驶的过程中出现眩目,还能够对于反光镜的角度进行精确的调节和固定,值得发展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后视镜
,具体为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
技术介绍
防眩目后视镜由一面特殊镜子和两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组成,电子控制器接收光敏二极管送来的前射光和后射光信号,安装在车厢前挡风玻璃下面,可分为手动防眩目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因此,对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防眩后视镜,在白天使用时,并不便于对事物进行观察,导致观看的物品不清晰造成事故,并且对于后视镜的使用没有进行良好的转动,目前的后视镜,需要自行调节角度,但是对于调节杆使用的次数很少,在使用多次后容易调节的不准确,或者调节不到自己需要的角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包括第一镜片和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侧设有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与第二固定杆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棘轮,所述第二棘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侧设有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与第一固定杆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棘轮,所述转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镜片,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黑色涂料,所述黑色涂料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镜片。优选的,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且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分别与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转环的个数共有2个,且转环分别位于转轴的前后两端对称位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的旋转角度为0-90度,且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棘轮位于第一棘轮的内侧,且第二棘轮通过第二棘爪与第一棘轮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黑色涂料,在白天开车时,需要把第一镜片转动至需要观察的位置,便于对后面的车辆进行观看,当夜晚开车时,需要把设有黑色涂料的第一镜片转动至需要观察的位置,黑色的涂料便于对后面来车的大灯灯光进行吸收,防止造成驾驶人员在开车的过程中出现炫目;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棘轮、第一棘轮和转轴,在需要对反光镜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需要通过第一棘轮与第二棘轮的转动来对反光镜的角度进行调节,当调节到所需要的角度时,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会对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进行固定,防止反光镜在行驶的过程中出现转动,这种设计,不仅仅能够防止驾驶人员在驾驶的过程中出现眩目,还能够对于反光镜的角度进行精确的调节和固定,值得发展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棘轮、2-第一镜片、3-第一支撑杆、4-第二棘轮、5-第二支撑杆、6-黑色涂料、7-第二固定杆、8-转轴、9-第二镜片、10-转环、11-第一棘爪、12-第一固定杆、13-第一扭簧、14-第二棘爪、15-第二扭簧、16-第一轴承、17-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包括第一镜片2和转轴8,所述转轴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7,所述第二固定杆7的内侧设有第二棘爪14,所述第二棘爪14与第二固定杆7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15,所述转轴8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所述第二轴承1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棘轮4,所述第二棘轮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2,所述第一固定杆12的内侧设有第一棘爪11,所述第一棘爪11与第一固定杆12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13,所述第一轴承1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棘轮1,所述转轴8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环10,所述转环10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右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镜片2,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黑色涂料6,所述黑色涂料6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镜片9。所述第一棘爪11和第二棘爪14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且第一棘爪11和第二棘爪14分别与第一棘轮1和第二棘轮4啮合连接,这种设置有利于对第一棘轮1和第二棘轮4进行固定,所述转环10的个数共有2个,且转环10分别位于转轴8的前后两端对称位置,这种设置有利于反光镜的转动,所述第一棘爪11和第二棘爪14的旋转角度为0-90度,且第一棘爪11和第二棘爪14分别通过转轴与第一固定杆12和第二固定杆7转动连接,这种设置有利于第一棘爪11和第二棘爪14的转动,所述第二棘轮4位于第一棘轮1的内侧,且第二棘轮4通过第二棘爪14与第一棘轮1转动连接,这种设置有利于反光镜的固定。工作流程:在使用该反光镜时,若是白天使用,需要把第一镜片2通过第一棘轮1和第二棘轮4转动至所需要观看的角度,由于第一棘轮1和第二棘轮4均与转轴8通过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进行转动连接,且第一棘轮1和第二棘轮4均通过第一棘爪11和第二棘爪14进行固定,所以在对第一镜片2进行转动时,第一棘轮1和第二棘轮4会进行转动,当调节至所需要的角度时,停止转动第一棘轮1和第二棘轮4,此时第一棘轮1和第二棘轮4便会通过第一棘爪11和第二棘爪14进行固定,防止第一镜片2进行转动,当时夜晚驾驶时,需要把第二镜片9转动至需要使用的位置,由于第二镜片9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黑色涂料6,所以当后方来车时,后方大灯发出的光会被黑色涂料6所吸收,防止放射出来的光线造成驾驶人员出现眩目的情况,这种设计,不仅仅能够防止驾驶人员在驾驶的过程中出现眩目,还能够对于反光镜的角度进行精确的调节和固定,值得发展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包括第一镜片(2)和转轴(8),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7),所述第二固定杆(7)的内侧设有第二棘爪(14),所述第二棘爪(14)与第二固定杆(7)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15),所述转轴(8)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所述第二轴承(1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棘轮(4),所述第二棘轮(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2),所述第一固定杆(12)的内侧设有第一棘爪(11),所述第一棘爪(11)与第一固定杆(12)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13),所述第一轴承(1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棘轮(1),所述转轴(8)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环(10),所述转环(10)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右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镜片(2),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黑色涂料(6),所述黑色涂料(6)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镜片(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边框的防眩后视镜,包括第一镜片(2)和转轴(8),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7),所述第二固定杆(7)的内侧设有第二棘爪(14),所述第二棘爪(14)与第二固定杆(7)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15),所述转轴(8)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所述第二轴承(17)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棘轮(4),所述第二棘轮(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2),所述第一固定杆(12)的内侧设有第一棘爪(11),所述第一棘爪(11)与第一固定杆(12)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13),所述第一轴承(1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棘轮(1),所述转轴(8)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环(10),所述转环(10)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右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镜片(2),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为明罗汉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飞拓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