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和触控感应组件及显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449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和触控感应组件、显示组件和终端,其中,指纹识别模块用于终端,指纹识别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感应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多个第一发射电极,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发射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第一发射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其中,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范围为20μm至200μ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大指纹识别模块中第一通道周期和第二通道周期的宽度,使得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交叉处的公差范围更容易满足预设要求,方便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和触控感应组件及显示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终端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块、一种指纹识别和触控感应组件、一种显示组件和一种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一些电子设备(如手机和电脑)等内部存储有大量个人信息等重要资料,这些重要资料的安全性变得更为重要。指纹识别是利用指纹唯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来实现身份识别,且指纹无需用户记忆,并便于携带,所以指纹识别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为了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准度,通常将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宽度限定的很小,同时相邻两个驱动电极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感应电极的间距也很小。如图1所示,现有的指纹识别模块中,相邻两个第一感应电极12’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第一感应电极12’的宽度之和为20μm,相邻两个第一发射电极14’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第一发射电极14’的宽度之和为20μm,以实现每个指纹识别单元独立的感测该区域内的指纹输入信号。但是由于电极的宽度和相邻电极的间距过小,而指纹识别装置中通道和线路过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交叉设置时,极易出现偏移,产生对位偏差,进而降低指纹识别装置的良品率,降低指纹识别效果,为生产加工增加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模块。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和触控感应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显示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模块,用于终端,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感应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多个第一发射电极,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发射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第一发射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其中,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范围为20μm至200μm。在本专利技术中,相邻两个第一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与其中一个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相邻两个第一发射电极之间的间距与其中一个第一发射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通过增大指纹识别模块中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调整为20μm至200μm,使得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交叉处的公差范围能够很容易的满足预设的上下限公差要求,进而一方面方便生产加工,另一方便能够有效避免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交叉处偏移量过多而影响指纹识别效果。具体的,通过将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调整为20μm至200μm,由于指纹的嵴和谷具有300μm至500μm的微小尺寸,因此,当第一通道周期宽度为200μm时,一方面在手指按压指纹识别模块时,指纹的嵴和谷能够有效触发指纹识别模块,满足指纹识别性能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高指纹识别模块的良品率,便于生产加工。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模块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范围为70μm至200μm。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范围进一步限定为70μm至200μm,增加了第一通道周期和第二通道周期的宽度,使得第一发射电极和第一感应电极加工时,能够更容易的满足对位公差的需求,避免第一发射电极和第一感应电极发生较小的偏移后,便超出加工所要满足的对位公差的需求,影响指纹识别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的对位公差小于或等于150μm,对应公差与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比值范围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加工指纹识别模块时,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需要进行对位,两者对位的所达到的公差范围,即为对位公差。该技术方案限定了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的对位公差与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的比值范围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或限定了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的对位公差与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比值范围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另外具体限定了该对位公差小于或等于150μm。该对位公差小于或等于150μm,使得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的加工更加方便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的对位公差过大,大于150μm而导致指纹识别的失效。另外,限定该对位公差与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比值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由于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范围为20μm至200μm,使得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更容易按照预设的公差要求进行加工,对位更加精准,确保指纹识别的有效性。优选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的对位公差范围为100μm至150μm。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述对应公差与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1。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的对位公差,与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1,使得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的对位更加精准,进而提高指纹识别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另外,由于由于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范围为20μm至200μm,通道周期较宽,能够有效避免因通道周期较窄而使得第一感应电极或第一发射电极在发生偏位时,极大化的反应到两者之间的对位,导致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的对位效果差,指纹识别效果差。另外,使得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的加工更为容易,有利于实现指纹识别的高灵敏度且适用于批量生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第一感应电极等间距且相互平行排布,多个第一发射电极等间距且相互平行排布,且多个第一感应电极与多个第一发射电极呈交叉排布。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感应电极等间距且彼此平行排布,多个第一发射电极等间距且彼此平行排布。一方面使得多个第一感应电极和多个第一发射电极的排布更加均匀,进而使得指纹识别的灵敏度在各处得到统一。另一方面使得多个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相等、多个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相等,方便生产加工,且进一步避免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发射电极交叉处偏移量过多而影响指纹识别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和触控感应组件,包括:触控感应模块;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指纹识别模块。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指纹识别和触控感应组件,具有触控感应模块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指纹识别模块,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指纹识别模块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触控感应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感应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第二感应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三通道周期宽度W3;和多个第二发射电极,任意相邻两个第二发射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第二发射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四通道周期宽度W4;其中,第三通道周期宽度W3和/或第四通道周期宽度W4的范围为2mm至6mm。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大触控感应模块中第三通道周期宽度W3和第四通道周期宽度W4,调整为2mm至6mm,使得第二感应电极和第二发射电极交叉处的公差范围能够很容易的满足预设的上下限公差要求,进而一方面方便生产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纹识别模块,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多个第一发射电极,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射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所述第一发射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其中,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范围为20μm至2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识别模块,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感应电极,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多个第一发射电极,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射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所述第一发射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其中,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或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范围为20μm至2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和/或所述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范围为70μm至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一发射电极的对位公差小于或等于150μm,所述对应公差与所述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或所述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比值范围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公差与所述第一通道周期宽度W1或所述第二通道周期宽度W2的比值小于或等于0.1。5.一种指纹识别和触控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感应模块;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纹识别和触控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的宽度之和为第三通道周期宽度W3;和多个第二发射电极,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发射电极的间距与其中任一个所述第二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敬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