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磁性系留柱吸附性能仿真验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542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磁性系留柱吸附性能仿真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S1:基本参数确定;S2:磁性系留柱的位置确定;S3:吸附力及磁性系留柱安装位置的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根据舷梯的重力作用和船舶横摇产生离心力来确定磁性系留柱的吸附力,并在此吸附力下验证舷梯在多角度位置上满载荷情况的状态,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满载荷前后舷梯到船体的距离差进行评判磁性系留柱安装位置与吸附力的大小是否满足要求;这样的仿真验证方法能够极大地减少船厂的施工量且适用各种水域下的的验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磁性系留柱吸附性能仿真验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停靠系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磁性系留柱吸附性能仿真验证方法。
技术介绍
在船舶进港口或是复杂水域时,需要引水员进行协助才能顺利进出。引水员通过舷梯和软梯进行上下船,由于船舶处于晃动状态,舷梯和软梯必须通过固定,传统的固定方式一般为焊接,对焊接工艺要求很严格,同时舷梯和软梯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面对不同的水域情况很难进行合理的调整。焊接也会增加船厂的施工量,船体表面不够美观。因此采用移动式的固定方式,即使用磁性系留柱进行固定,不仅能降低船厂的施工量,而且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水域,还能提高船体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舶磁性系留柱吸附性能仿真验证方法,能够降低船厂的施工量和适应各种水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舶磁性系留柱吸附性能仿真验证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具体方法如下:S1:基本参数确定:仿真验证根据验证需求,测量船体外轮廓的型线及材质参数,舷梯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参数,软梯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参数,磁性系留柱的长度及材质参数;S2:磁性系留柱的位置确定:根据船体外轮廓的型线侧下方设置的平台确定舷梯底端与软梯底端的位置;软梯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船体外轮廓上且软梯的顶端通过磁性系留柱与船体外轮廓相连;舷梯倾斜设置在船体外轮廓上且舷梯的顶端通过磁性系留柱与船体外轮廓相连;且舷梯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范围为30°至60°;S3:吸附力及磁性系留柱安装位置的验证:磁性系留柱与船体外轮廓通过磁性吸盘与船体连接;以舷梯在固定角度自重状态下距离船体外轮廓的距离为参照标准;以软梯在竖直自重状态下距离船体外轮廓的最近距离为参照标准;磁性系留柱以3000N的磁性吸附力作为的吸附标准;向舷梯与软梯施加载荷,且载荷根据舷梯的最大载荷进行确定;舷梯在30°至60°选取不同的角度安装磁性系留柱进行验证,测量施加载荷前后舷梯或软梯与船体之间的距离差;且距离差满足小于10mm为合格,否则磁性系留柱的安装角度不合格。进一步的,所述磁性系留柱的3000N吸附力选取以舷梯的重力作用和船舶横摇产生离心力进行确定。进一步的,所述舷梯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45°为最危险角度数,在此度数上舷梯施加载荷前后的距离差测量应采用逐渐增加载荷至最大载荷值进行测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根据舷梯的重力作用和船舶横摇产生离心力来确定磁性系留柱的吸附力,并在此吸附力下验证舷梯在多角度位置上满载荷情况的状态,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满载荷前后舷梯到船体的距离差进行评判磁性系留柱安装位置与吸附力的大小是否满足要求;这样的仿真验证方法能够极大地减少船厂的施工量且适用各种水域下的的验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船舶磁性系留柱吸附性能仿真验证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船舶磁性系留柱吸附性能仿真验证方法的距离测量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船舶磁性系留柱吸附性能仿真验证方法,具体方法如下:S1:基本参数确定:仿真验证根据验证需求,测量船体1外轮廓的型线及材质参数,舷梯2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参数,软梯3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参数,磁性系留柱4的长度及材质参数;S2:磁性系留柱4的位置确定:根据船体1外轮廓的型线侧下方设置的平台确定舷梯2底端与软梯3底端的位置;软梯3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船体1外轮廓上且软梯的顶端通过磁性系留柱4与船体1外轮廓相连;舷梯2倾斜设置在船体1外轮廓上且舷梯2的顶端通过磁性系留柱4与船体外轮廓相连;且舷梯2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范围为30°至60°;S3:吸附力及磁性系留柱安装位置的验证:磁性系留柱4与船体1外轮廓通过磁性吸盘与船体1连接;以舷梯2在固定角度自重状态下距离船体外轮廓的距离为参照标准;以软梯3在竖直自重状态下距离船体1外轮廓的最近距离为参照标准;磁性系留柱4以3000N的磁性吸附力作为的吸附标准;向舷梯2与软梯3施加载荷,且载荷根据舷梯2的最大载荷进行确定;舷梯2在30°至60°选取不同的角度安装磁性系留柱4进行验证,测量施加载荷前后舷梯2或软梯3与船体1之间的距离差;且距离差满足小于10mm为合格,否则磁性系留柱4的安装角度不合格。磁性系留柱4的3000N吸附力选取以舷梯的重力作用和船舶横摇产生离心力进行确定。舷梯2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45°为最危险角度数,在此度数上舷梯2施加载荷前后的距离差测量应采用逐渐增加载荷至最大载荷值进行测量。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根据舷梯的重力作用和船舶横摇产生离心力来确定磁性系留柱的吸附力,并在此吸附力下验证舷梯在多角度位置上满载荷情况的状态,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满载荷前后舷梯到船体的距离差进行评判磁性系留柱安装位置与吸附力的大小是否满足要求;若距离差小于10mm则证明磁性系留柱的安装位置和磁性吸附力满足要求;若距离差大于10mm则证明磁性系留柱的安装位置不满足要求。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磁性系留柱吸附性能仿真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S1:基本参数确定:仿真验证根据验证需求,测量船体外轮廓的型线及材质参数,舷梯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参数,软梯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参数,磁性系留柱的长度及材质参数;S2:磁性系留柱的位置确定:根据船体外轮廓的型线侧下方设置的平台确定舷梯底端与软梯底端的位置;软梯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船体外轮廓上且软梯的顶端通过磁性系留柱与船体外轮廓相连;舷梯倾斜设置在船体外轮廓上且舷梯的顶端通过磁性系留柱与船体外轮廓相连;且舷梯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范围为30°至60°;S3:吸附力及磁性系留柱安装位置的验证:磁性系留柱与船体外轮廓通过磁性吸盘与船体连接;以舷梯在固定角度自重状态下距离船体外轮廓的距离为参照标准;以软梯在竖直自重状态下距离船体外轮廓的最近距离为参照标准;磁性系留柱以3000N的磁性吸附力作为的吸附标准;向舷梯与软梯施加载荷,且载荷根据舷梯的最大载荷进行确定;舷梯在30°至60°选取不同的角度安装磁性系留柱进行验证,测量施加载荷前后舷梯或软梯与船体之间的距离差;且距离差满足小于10mm为合格,否则磁性系留柱的安装角度不合格。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4 CN 20191006738221.一种船舶磁性系留柱吸附性能仿真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S1:基本参数确定:仿真验证根据验证需求,测量船体外轮廓的型线及材质参数,舷梯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参数,软梯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参数,磁性系留柱的长度及材质参数;S2:磁性系留柱的位置确定:根据船体外轮廓的型线侧下方设置的平台确定舷梯底端与软梯底端的位置;软梯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船体外轮廓上且软梯的顶端通过磁性系留柱与船体外轮廓相连;舷梯倾斜设置在船体外轮廓上且舷梯的顶端通过磁性系留柱与船体外轮廓相连;且舷梯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范围为30°至60°;S3:吸附力及磁性系留柱安装位置的验证:磁性系留柱与船体外轮廓通过磁性吸盘与船体连接;以舷梯在固定角度自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涛王佳刘志强庄惠荣陈志磊赵凯丁爱军王进穆兴兴罗勇赵伟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