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防辐射真丝绸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492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织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抗菌防辐射真丝绸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由经线和纬线组成,经线原料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桑蚕丝30~45份,掺杂在桑蚕丝中的纳米银3~5份,锌离子陶瓷粉掺杂聚丙烯腈混纺纤维7~10份,纳米天丝1~3份,竹炭纤维3~6份;纬线其原料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桑蚕丝30~40份,掺杂在桑蚕丝中的纳米银3~5份,竹浆纤维10~15份,中空玻璃纤维3~5份,填充在中空玻璃纤维中的壳聚糖0.8~1份,抗菌不锈钢丝3~5份,纳米天丝3~5份,大豆蛋白纤维2~3份,分别制备经向和纬线,再将经线和纬线在喷气织机上进行织造,通过整理处理,最后进行烘干、水洗、晾干即得到抗菌防辐射真丝绸面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防辐射真丝绸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丝绸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防辐射真丝绸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丝绸是以蚕丝纤维作为原料织造而成,蚕丝纤维是一种蛋白质纤维,被誉为“纤维皇后”,乃我国的“国之瑰宝”。蚕丝中的丝素含有对人体极具营养价值的18种氨基酸,因此丝绸面料对人体皮肤具有良好的亲和作用,其具有“人的第二肌肤”之美誉。蚕丝纤维横截面呈三角形,纵向光滑平整,本身为层状结构,使其较其它纤维有更好的光泽性,蚕丝纤度细,吸湿能力较好。此外,蚕丝还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功能及其它纤维所不具备的丝鸣效果。蚕丝纤维的特性赋予了丝绸面料手感滑糯、吸湿透气、柔软舒适、光泽柔和、轻薄飘逸等特征。但是丝绸面料易生皱折、易泛黄、易破损、易污染等缺陷,这些限制了丝绸面料的发展。将桑蚕丝与其他纤维进行复合,以桑蚕丝为主体进行相互复合、包覆、混纺、交织等加工技术,进行复合后能够改善真丝绸存在的缺点,使其丝绸面料具有蚕丝和其他纤维的优点,丝绸面料性能得到提高,同时能够实现功能化。如今社会电器时代发展越发迅猛,随处可见的灯光、手机、电脑、广播、电信信号发射塔等,人们每天都要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防辐射真丝绸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经线和纬线构成,所述经线按重量组分计包括以下组分:桑蚕丝30~45份,掺杂在桑蚕丝中的纳米银3~5份,锌离子陶瓷粉掺杂聚丙烯腈混纺纤维7~10份,纳米天丝1~3份,竹炭纤维3~6份,所述纬线按照重量组分计包括以下组分:桑蚕丝30~40份,掺杂在桑蚕丝中的纳米银3~5份,竹浆纤维10~15份,中空玻璃纤维3~5份,填充在中空玻璃纤维中的壳聚糖0.8~1份,抗菌不锈钢丝3~5份,纳米天丝3~5份,大豆蛋白纤维2~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辐射真丝绸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经线和纬线构成,所述经线按重量组分计包括以下组分:桑蚕丝30~45份,掺杂在桑蚕丝中的纳米银3~5份,锌离子陶瓷粉掺杂聚丙烯腈混纺纤维7~10份,纳米天丝1~3份,竹炭纤维3~6份,所述纬线按照重量组分计包括以下组分:桑蚕丝30~40份,掺杂在桑蚕丝中的纳米银3~5份,竹浆纤维10~15份,中空玻璃纤维3~5份,填充在中空玻璃纤维中的壳聚糖0.8~1份,抗菌不锈钢丝3~5份,纳米天丝3~5份,大豆蛋白纤维2~3份。2.制备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辐射真丝绸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1)将纳米银均匀平铺在高频振荡器的地面与侧壁上,将桑蚕丝松散放置在高频振荡器中的纳米银当中,使高频振荡器以15~17赫兹的频率振动30~50min,使纳米银离子能够顺利且均匀地桑蚕丝的纤维缝隙中;(2)将壳聚糖置于真空室中,真空室的一端有超细通管,将中空玻璃纤维置于超细通管中,通过负压将壳聚糖压入中空玻璃纤维中;(3)锌离子陶瓷粉与聚丙烯腈料粒震荡搅拌30min混合均匀后从挤出机挤出制丝;(4)抗菌不锈钢熔融拉丝;2)织造步骤:(1)经线的制备:将桑蚕丝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东升孟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丝绸之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