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81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其包括稀释加药筒(1)、活塞杆(2)以及设置在稀释加药筒(1)一端的乳头部(3);稀释加药筒(1)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外径相同的前部稀释加药筒(4)和后部稀释加药筒(5),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一端与乳头部(3)连接,乳头部(3)的端部设有一密封塞(6),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部(7),后部稀释加药筒(5)一端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部(7)相适配的外螺纹部(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粉剂胶囊不方便稀释的问题,解决了护士配置粉剂胶囊的问题,为配置提供方便,大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和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由于疾病原因需要保留灌肠,在保留灌肠患者选用粉剂胶囊药物灌肠时,发现稀释粉剂胶囊药物时,不方便用注射器抽取灌肠稀释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类似60ml注射器,在20ml处设计一螺旋接口,配药时从螺旋接口处拧下稀释加药筒的后半部分,将胶囊粉剂药物倒入稀释加药筒的前半部分,连接稀释加药筒的前、后半部分,吸入溶液即可稀释药物,解决临床工作中需要用粉剂胶囊药物保留灌肠的需求。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其包括稀释加药筒、设置在所述稀释加药筒内的活塞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稀释加药筒一端的乳头部;所述稀释加药筒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外径相同的前部稀释加药筒和后部稀释加药筒,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的一端与所述乳头部连接,所述乳头部的端部设有一密封塞,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的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部,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靠近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部相适配的外螺纹部;其中,所述外螺纹部的内径与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的内径相同,所述外螺纹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的外径,所述内螺纹部的内径与所述外螺纹部的外径相同,从而使得所述外螺纹部伸入所述内螺纹部进行螺接。优选的是,所述稀释加药筒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优选的是,所述稀释加药筒的总容量为60-100mL。优选的是,还包括配液机构,所述配液机构包括支架、溶液瓶和导液管,所述支架上设有挂钩,挂钩上挂设有溶液瓶,溶液瓶下部与导液管一端的针头部连接,导液管的另一端设有带有单向阀的乳头接口、并与所述乳头部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导液管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优选的是,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的长度为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的三分之一。优选的是,所述稀释加药筒的外壁上设有容量刻度线。优选的是,所述活塞杆的后端还设有助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此装置解决了粉剂胶囊不方便稀释的问题。2.解决了护士配置粉剂胶囊的问题,为配置提供方便,大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和麻烦。3.避免浪费病人药物,保证药物充分进入病人肠道,达到最佳治疗效果。4.保证了药物在配置过程中密闭性。5.保障护士安全和病人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部稀释加药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部稀释加药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液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其包括稀释加药筒1、设置在所述稀释加药筒1内的活塞杆2以及设置在所述稀释加药筒1一端的乳头部3;所述稀释加药筒1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外径相同的前部稀释加药筒4和后部稀释加药筒5,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一端与所述乳头部3连接,所述乳头部3的端部设有一密封塞6,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部7,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5靠近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部7相适配的外螺纹部8;其中,所述外螺纹部8的内径与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5的内径相同,所述外螺纹部8的外径小于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5的外径,所述内螺纹部7的内径与所述外螺纹部8的外径相同,从而使得所述外螺纹部8伸入所述内螺纹部7进行螺接。进一步地,所述稀释加药筒1采用透明塑料制成,方便观察内部药液。进一步地,所述稀释加药筒1的总容量为60-100mL,便于溶解药物。进一步地,还包括配液机构,所述配液机构包括支架10、溶液瓶11和导液管12,所述支架10上设有挂钩13,挂钩13上挂设有溶液瓶11,溶液瓶11下部与导液管12一端的针头部连接,导液管12的另一端设有带有单向阀的乳头接口14、并与所述乳头部3连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药液的配置和吸取。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管12采用透明塑料制成,方便观察。进一步地,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长度为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5的三分之一。进一步地,所述稀释加药筒1的外壁上设有容量刻度线,方便观察药液的剩余量。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2的后端还设有助推板9,便于推动活塞杆2。工作原理:医护人员首先将灌肠用粉剂胶囊拧开,然后将粉剂倒入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内,再将后部稀释加药筒5与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螺接,拔下所述乳头部3端部的密封塞6,然后向后拉动活塞杆2通过所述乳头部3进行溶液的吸取,吸完溶液后再使用密封塞6将所述乳头部3密封,摇晃所述稀释加药筒1将粉剂溶解,然后再拔下密封塞6进行药液的注液加药。此装置解决了粉剂胶囊不方便稀释的问题,解决了护士配置粉剂胶囊的问题,为配置提供方便,大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和麻烦,避免浪费病人药物,保证药物充分进入病人肠道,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保证了药物在配置过程中密闭性,保障护士安全和病人安全。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稀释加药筒(1)、设置在所述稀释加药筒(1)内的活塞杆(2)以及设置在所述稀释加药筒(1)一端的乳头部(3);所述稀释加药筒(1)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外径相同的前部稀释加药筒(4)和后部稀释加药筒(5),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一端与所述乳头部(3)连接,所述乳头部(3)的端部设有一密封塞(6),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部(7),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5)靠近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部(7)相适配的外螺纹部(8);其中,所述外螺纹部(8)的内径与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5)的内径相同,所述外螺纹部(8)的外径小于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5)的外径,所述内螺纹部(7)的内径与所述外螺纹部(8)的外径相同,从而使得所述外螺纹部(8)伸入所述内螺纹部(7)进行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稀释加药筒(1)、设置在所述稀释加药筒(1)内的活塞杆(2)以及设置在所述稀释加药筒(1)一端的乳头部(3);所述稀释加药筒(1)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外径相同的前部稀释加药筒(4)和后部稀释加药筒(5),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一端与所述乳头部(3)连接,所述乳头部(3)的端部设有一密封塞(6),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另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部(7),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5)靠近所述前部稀释加药筒(4)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部(7)相适配的外螺纹部(8);其中,所述外螺纹部(8)的内径与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5)的内径相同,所述外螺纹部(8)的外径小于所述后部稀释加药筒(5)的外径,所述内螺纹部(7)的内径与所述外螺纹部(8)的外径相同,从而使得所述外螺纹部(8)伸入所述内螺纹部(7)进行螺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用粉剂胶囊药物稀释加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加药筒(1)采用透明塑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莹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