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无死角料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43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无死角料理机,包括底座、搅拌杯,底座设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刀座,搅拌杯设有与刀座传动配合的搅拌刀,搅拌杯包括玻璃杯体和底罩,玻璃杯体底部设有杯体口,底罩顶部设有与杯体口对接的底罩口,所述搅拌刀的转轴穿过底罩底部,搅拌刀的刀片设于转轴上并位于底罩的搅拌腔内,所述底罩为耐热导热材料,底罩侧壁外围设有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最长旋转半径与刀片距底罩侧壁最短距离的长度比大于2:1且小于47: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无死角料理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料理机,尤其涉及一种搅拌无死角料理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料理机由于杯内底面的金属片为扁平状且玻璃杯体都是圆柱形,导致刀片距离杯壁的距离较长,产生搅拌死角,搅拌不到位。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改进的搅拌无死角料理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无死角料理机,有效解决传统的料理机由于杯内底面的金属片为扁平状且玻璃杯体都是圆柱形,导致的刀片距离杯壁的距离较长、产生搅拌死角、搅拌不到位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搅拌无死角料理机,包括底座、搅拌杯,底座设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刀座,搅拌杯设有与刀座传动配合的搅拌刀,搅拌杯包括玻璃杯体和底罩,玻璃杯体底部设有杯体口,底罩顶部设有与杯体口对接的底罩口,所述搅拌刀的转轴穿过底罩底部,搅拌刀的刀片设于转轴上并位于底罩的搅拌腔内,所述底罩为耐热导热材料,底罩侧壁外围设有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最长旋转半径与刀片距底罩侧壁最短距离的长度比大于2:1且小于47:3。所述刀片最长旋转半径大于20mm且小于47mm。所述刀片与底罩侧壁最短距离长度大于3mm且小于10mm。所述底罩从上到下逐渐缩窄。所述底罩为耐热导热金属。所述底罩呈圆台状。所述发热体为发热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搅拌无死角料理机包括底座、搅拌杯,底座设有由电机驱动旋转的刀座,搅拌杯设有与刀座传动配合的搅拌刀,搅拌杯包括玻璃杯体和底罩,玻璃杯体底部设有杯体口,底罩顶部设有与杯体口对接的底罩口,所述搅拌刀的转轴穿过底罩底部,搅拌刀的刀片设于转轴上并位于底罩的搅拌腔内,所述底罩为耐热导热材料,底罩侧壁外围设有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最长旋转半径与刀片距底罩侧壁最短距离的长度比大于2:1且小于47:3,因为底罩与刀片的距离很近,搅拌无死角,搅拌到位。所述刀片最长旋转半径为大于20mm且小于47mm,保证底罩与刀片有很小的距离,搅拌无死角。所述刀片与底罩侧壁最短距离长度大于3mm且小于10mm,保证底罩与刀片有很小的距离,搅拌无死角。所述底罩从上到下逐渐缩窄,水流更加集中在底罩狭窄的底部,能进一步保证底罩与刀片有很小的距离,搅拌无死角。所述底罩为耐热导热金属,耐热导热性能好。所述底罩呈圆台状,结构简单,水流更加集中在底罩狭窄的底部,能进一步保证底罩与刀片有很小的距离,搅拌无死角。所述发热体为发热圈,加热更加均匀。这样能有效解决传统的料理机由于杯内底面的金属片为扁平状且玻璃杯体都是圆柱形,导致的刀片距离杯壁的距离较长、产生搅拌死角、搅拌不到位的问题,并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耐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底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包括底座1、搅拌杯2,底座1设有由电机3驱动旋转的刀座4,搅拌杯2设有与刀座4传动配合的搅拌刀5,搅拌杯2包括玻璃杯体6和底罩7,玻璃杯体6底部设有杯体口61,底罩7顶部设有与杯体口61对接的底罩口71,所述搅拌刀5的转轴穿过底罩7底部,搅拌刀5的刀片51设于转轴上并位于底罩7的搅拌腔72内,所述底罩7为耐热导热材料,底罩7侧壁外围设有发热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51的最长旋转半径与刀片51距底罩7侧壁最短距离的长度比为10:1,因为底罩7与刀片51的距离很近,搅拌无死角,搅拌到位。所述刀片51最长旋转半径为40mm,保证底罩7与刀片51有很小的距离,搅拌无死角。所述刀片51与底罩7侧壁最短距离长度为4mm,保证底罩7与刀片51有很小的距离,搅拌无死角。所述底罩7从上到下逐渐缩窄,水流更加集中在底罩7狭窄的底部,能进一步保证底罩7与刀片51有很小的距离,搅拌无死角。所述底罩7为耐热导热金属,耐热导热性能好。所述底罩7呈圆台状,结构简单,水流更加集中在底罩7狭窄的底部,能进一步保证底罩7与刀片51有很小的距离,搅拌无死角。所述发热体8为发热圈,加热更加均匀。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刀片51的最长旋转半径与刀片51距底罩7侧壁最短距离的长度比为8:1。所述刀片最长旋转半径为32mm。所述刀片与底罩侧壁最短距离长度为4mm。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所述刀片51的最长旋转半径与刀片51距底罩7侧壁最短距离的长度比为5:1。所述刀片最长旋转半径为30mm。所述刀片与底罩侧壁最短距离长度为6mm。这样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耐用,能有效解决传统的料理机由于杯内底面的金属片为扁平状且玻璃杯体都是圆柱形,导致的刀片距离杯壁的距离较长、产生搅拌死角、搅拌不到位的问题。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无死角料理机,包括底座(1)、搅拌杯(2),底座(1)设有由电机(3)驱动旋转的刀座(4),搅拌杯(2)设有与刀座(4)传动配合的搅拌刀(5),搅拌杯(2)包括玻璃杯体(6)和底罩(7),玻璃杯体(6)底部设有杯体口(61),底罩(7)顶部设有与杯体口(61)对接的底罩口(71),所述搅拌刀(5)的转轴穿过底罩(7)底部,搅拌刀(5)的刀片(51)设于转轴上并位于底罩(7)的搅拌腔(72)内,所述底罩(7)为耐热导热材料,底罩(7)侧壁外围设有发热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51)的最长旋转半径与刀片(51)距底罩(7)侧壁最短距离的长度比大于2:1且小于47: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无死角料理机,包括底座(1)、搅拌杯(2),底座(1)设有由电机(3)驱动旋转的刀座(4),搅拌杯(2)设有与刀座(4)传动配合的搅拌刀(5),搅拌杯(2)包括玻璃杯体(6)和底罩(7),玻璃杯体(6)底部设有杯体口(61),底罩(7)顶部设有与杯体口(61)对接的底罩口(71),所述搅拌刀(5)的转轴穿过底罩(7)底部,搅拌刀(5)的刀片(51)设于转轴上并位于底罩(7)的搅拌腔(72)内,所述底罩(7)为耐热导热材料,底罩(7)侧壁外围设有发热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51)的最长旋转半径与刀片(51)距底罩(7)侧壁最短距离的长度比大于2:1且小于47:3。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威王日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