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4405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涉及铸件铸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横浇道、直浇道和缓流过滤腔,直浇道的底部出料侧分别对称连接有缓流道,缓流道的出料口通过缓流过滤腔与横浇道相连;直浇道的底端设有一直浇道窝。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具有很好的金属液过滤作用,有合理的熔渣存储腔结构,截面变化出平滑,金属液导流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件铸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企业不断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发动机缸体等核心铸件采用开模试制的周期在60-90天,难以适应产品研发过程验证用样件的需求。运用3D打印制造技术直接打印砂型砂芯,然后组芯浇注,进行缸体铸件无模快速制造,可以大幅缩短铸件试制周期。快速成型为小批量生产,对成型合格率要求高而对铸造工艺出品率要求不高。在铸造浇注系统设计时要最大化的满足充型工艺要求,即充型平稳对型腔型芯冲击小、排气顺畅、金属液洁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其具有很好的金属液过滤作用,有合理的熔渣存储腔结构,截面变化出平滑,金属液导流顺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包括横浇道、直浇道和缓流过滤腔,所述直浇道的底部出料侧分别对称连接有缓流道,所述缓流道的出料口通过缓流过滤腔与横浇道相连;所述直浇道的底端设有一直浇道窝。进一步地,所述横浇道的主体为相互平行的两个界面为矩形的长方体。进一步地,所述缓流道呈圆弧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直浇道窝为一半球状腔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缓流过滤腔包括位于中间的矩形六面体、以及位于矩形六面体两侧的过渡段,所述矩形六面体内放置标准陶瓷过滤块,所述过渡段为一两侧截面渐变的中空腔体;所述矩形六面体的两侧与两过渡段交汇处均形成一台阶面;所述标准陶瓷过滤块固定在两台阶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横浇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垂直布置的矩形直方柱结构的内浇道。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缸体铸件铸造浇注系统具有很好的金属液过滤作用,有合理的熔渣存储腔结构,截面变化出平滑,金属液导流顺畅。2、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缓流过滤腔内陶瓷过滤块的孔隙率参数可以在不改变浇注系统形状的前提下很容易的改变金属液流经过滤块的阻力,进而调整金属液的流量和流速,起到调节液流的缓流作用。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包括横浇道3、直浇道1和缓流过滤腔2,直浇道1的底部出料侧分别对称连接有缓流道4,缓流道4的出料口通过缓流过滤腔2与横浇道3相连;直浇道1的底端设有一直浇道窝6。优选地,横浇道3的主体为相互平行的两个界面为矩形的长方体。优选地,缓流道4呈圆弧状结构。优选地,直浇道窝6为一半球状腔体结构。优选地,缓流过滤腔2包括位于中间的矩形六面体、以及位于矩形六面体两侧的过渡段,矩形六面体内放置标准陶瓷过滤块,过渡段为一两侧截面渐变的中空腔体;矩形六面体的两侧与两过渡段交汇处均形成一台阶面;标准陶瓷过滤块固定在两台阶面之间。优选地,横浇道3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垂直布置的矩形直方柱结构的内浇道5。工作原理:浇注过程中,金属液先注入直浇道1中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先落入直浇道窝6中后进入横浇道3中,直浇道窝6中的金属液对下落的金属液起缓冲作用。横浇道3中的金属液进入缓流过滤腔2,穿过过滤腔中的陶瓷过滤块,金属液中的金属熔渣由于颗粒较大或呈团装集结无法通过陶瓷过滤块而留在缓流过滤腔2靠近直浇道1端的渐变的过渡段腔体内,该段腔体起到了存储金属熔渣的作用。缓流过滤腔2远离直浇道1一侧的渐变的过渡段腔体起到导流的作用,该段腔体的大端与缓流过滤腔2中间段的陶瓷过滤块截面相近,能最大化的利用过滤面积,小端逐渐变小最终于横浇道3相连,且连接处为圆弧面过渡,避免了台阶面边缘砂型受金属液冲击脱落进入型腔形成砂孔缺陷。通过改变缓流过滤腔2内陶瓷过滤块的孔隙率参数可以在不改变浇注系统形状的前提下很容易的改变金属液流经过滤块的阻力,进而调整金属液的流量和流速,起到调节液流的缓流作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包括横浇道(3)、直浇道(1)和缓流过滤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1)的底部出料侧分别对称连接有缓流道(4),所述缓流道(4)的出料口通过缓流过滤腔(2)与横浇道(3)相连;所述直浇道(1)的底端设有一直浇道窝(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包括横浇道(3)、直浇道(1)和缓流过滤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1)的底部出料侧分别对称连接有缓流道(4),所述缓流道(4)的出料口通过缓流过滤腔(2)与横浇道(3)相连;所述直浇道(1)的底端设有一直浇道窝(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浇道(3)的主体为相互平行的两个界面为矩形的长方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体全组芯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道(4)呈圆弧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体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红标秦永强张伟光崔接武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