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锂离子电芯的充电宝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宝,具体是一种基于锂离子电芯的充电宝结构。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而锂离子电池也逐渐被应用到充电宝上,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电芯的充电宝在结构上设计能够更出色,因为锂离子电池的体积较为小,而目前充电宝都是想小而薄的方向设计,但是充电宝并不能等同于手机,充电宝作为移动电源在考虑储电量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其他功能。目前充电宝只针对储电量、体积尺寸改进,大同小异,市场竞争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锂离子电芯的充电宝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锂离子电芯的充电宝结构,包括锂离子电芯固定架、锂离子电芯、螺钉、颈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锂离子电芯的充电宝结构,包括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锂离子电芯(2)、螺钉(4)、颈部(5)、盖板(7)、USB插座(8)、导磁性金属件A(9)、钕铁硼磁铁(10)、导磁性金属件B(11)、减震支架(12)和外壳(13),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芯(2)卡在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而外壳(13)的一端端口为开口结构,其中外壳(13)内设置有U形的减震支架(12),减震支架(12)的两边和底边通过胶水对应粘合在外壳(13)的内侧边和内底边;所述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的主机结构为方框状,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的两面为透明塑料板,透明塑料板粘合在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锂离子电芯的充电宝结构,包括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锂离子电芯(2)、螺钉(4)、颈部(5)、盖板(7)、USB插座(8)、导磁性金属件A(9)、钕铁硼磁铁(10)、导磁性金属件B(11)、减震支架(12)和外壳(13),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芯(2)卡在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而外壳(13)的一端端口为开口结构,其中外壳(13)内设置有U形的减震支架(12),减震支架(12)的两边和底边通过胶水对应粘合在外壳(13)的内侧边和内底边;所述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的主机结构为方框状,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的两面为透明塑料板,透明塑料板粘合在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上,锂离子电芯(2)的边缘通过双面胶与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进行粘合,而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的两边滑动连接在减震支架(12)侧边内壁上开设的滑槽内;所述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与外壳(13)内壁接触的面上开设若干个镂空槽(14),相邻两个镂空槽(14)之间形成支撑片,所述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朝向外壳(13)开口的一端成形有颈部(5),颈部(5)厚度小于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的厚度,颈部(5)的宽度小于锂离子电芯固定架(1)的宽度,所述颈部(5)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盖板(7),盖板(7)为与外壳(13)开口形状一致的板材;所述减震支架(12)的一端端部开设有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冰,董晓芳,吕伟伟,李建锋,戴红利,
申请(专利权)人:义马誉霏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