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间隙型电涌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3723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间隙型电涌保护装置,包括:具有腔室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引线端和第二引线端;设置于腔室内的N个放电间隙,N个放电间隙中的第1个放电间隙与第一引线端连接,第N个放电间隙与第二引线端连接;其中,N为整数,且N≥2;贯通于N个放电间隙的辅助间隙,辅助间隙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耦合阻抗与第一引线端连接,辅助间隙的第二端与第二引线端连接。该电涌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击穿电压,提升对电气设备保护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间隙型电涌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压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多间隙型电涌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涌保护装置是一种连接在电气设备或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其主要用于泄放雷电流、雷电感应和开关操作引起的浪涌电流,并限制过电压的幅值,从而避免浪涌电流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如图1所示,现有的多间隙型电涌保护装置主要由n+1个放电间隙和n个电容值相同的电容组成,n为整数,且n≥2;其中,各个放电间隙串联连接,第1个放电间隙SG1与火线连接,最末一个放电间隙SGn+1接地,各电容的第一端与两放电间隙之间的连接点连接,第二端接地。在雷电冲击电流的冲击下,当电涌电压超过各级放电间隙的击穿电压时,则各级放电间隙依次被击穿后形成放电通路,实现对雷电冲击电流的泄放,抑制过电压。然而,由于现有的多间隙型电涌保护装置只有在全部放电间隙被击穿后才能形成放电通路,这就使得该电涌保护装置的击穿电压较大,当击穿电压超过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时,该多间隙型电涌保护装置对电气设备的保护失效,致使电气设备被毁坏。例如,当电气设备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为2000V且多间隙型电涌保护装置的击穿电压为6000V时,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间隙型电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腔室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引线端和第二引线端;设置于所述腔室内的N个放电间隙,所述N个放电间隙中的第1个放电间隙与所述第一引线端连接,第N个放电间隙与所述第二引线端连接;其中,N为整数,且N≥2;贯通于所述N个放电间隙的辅助间隙,所述辅助间隙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耦合阻抗与所述第一引线端连接,所述辅助间隙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引线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间隙型电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腔室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引线端和第二引线端;设置于所述腔室内的N个放电间隙,所述N个放电间隙中的第1个放电间隙与所述第一引线端连接,第N个放电间隙与所述第二引线端连接;其中,N为整数,且N≥2;贯通于所述N个放电间隙的辅助间隙,所述辅助间隙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耦合阻抗与所述第一引线端连接,所述辅助间隙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引线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1个多间隙耦合阻抗;其中,所述N-1个多间隙耦合阻抗中的第i个多间隙耦合阻抗的第一端与第i个放电间隙和第i+1个放电间隙的连接点连接,所述第i个多间隙耦合阻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引线端连接;其中,i为整数,且1≤i≤N-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间隙通过第二耦合阻抗与所述第二引线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间隙包括第一辅助间隙和第二辅助间隙;所述第一辅助间隙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耦合阻抗与所述第一引线端连接,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耦合阻抗与所述第二辅助间隙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间隙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引线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包括交替叠置的N+1个中间有孔的电极和N个中间有孔的绝缘片;所述电极的内径小于所述绝缘片的内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间隙包括:贯穿于所述电极和所述绝缘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贵罗禄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