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68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包括外壳、线皮卡箍、线芯座和连接芯,所属外壳的轮廓呈方形管状结构,所属外壳的底面上开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底板孔,所述第一底板孔之间的外壳底面上设有第二底板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有第一扳手槽和第二扳手槽,所述外壳底面上方通过螺丝、第二底板孔和线芯座上的芯座固定孔固定有线芯座,线芯座两端的外壳底面上通过螺丝、第一底板孔和线皮卡箍上的卡箍固定孔固定有线皮卡箍,所述线芯座内部的芯座槽内固定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芯。该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具有连接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在线缆的连接处具有优良的防护性能,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大体可分为直流电缆的交流电缆。电缆在连接的时候往往会使用到加剧,常规的电缆连接加固的外部往往没有额外的防护,线缆的连接处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包括外壳、线皮卡箍、线芯座和连接芯,所属外壳的轮廓呈方形管状结构,所属外壳的底面上开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底板孔,所述第一底板孔之间的外壳底面上设有第二底板孔,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有第一扳手槽和第二扳手槽;所述外壳底面上方通过螺丝、第二底板孔和线芯座上的芯座固定孔固定有线芯座,线芯座两端的外壳底面上通过螺丝、第一底板孔和线皮卡箍上的卡箍固定孔固定有线皮卡箍,所述线芯座内部的芯座槽内固定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芯。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孔和第二底板孔均为贯穿与其相邻的外壳部分的沉孔,所述第一扳手槽的轮廓与线皮卡箍内的卡箍主体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扳手槽的轮廓与线芯座上的芯座沉孔位置对应。优选的,所述线芯座两端下侧呈方块状结构,该方块状结构下端均开有芯座固定孔,所述线芯座内部开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轴向贯穿线芯座的芯座槽,所述芯座槽之间开有形变槽,所述芯座槽上方呈两组长条状结构,其中一组长条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芯座螺纹孔,另一组长条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芯座沉孔。优选的,所述连接芯包括第一线芯夹持件、第二线芯夹持件、连接母头和连接公头,所述第一线芯夹持件和第二线芯夹持件轮廓相同,区别在于第一线芯夹持件上开有沉孔,第二线芯夹持件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均为管状结构,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上均开有三组芯滑槽,所述第一线芯夹持件和第二线芯夹持件位于芯滑槽内部,所述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与芯滑槽相邻的位置开有填充槽,所述连接公头上设置有连接芯轴,所述连接芯轴上开有径向贯穿连接芯轴的芯轴通孔,所述连接母头上开有与芯轴通孔位置对应的母头通孔和芯轴螺纹孔。优选的,所述线皮卡箍轮廓呈矩形,线皮卡箍内部设置有线缆通孔和卡箍滑动槽,所述卡箍滑动槽内部设置有两组卡箍主体,所述卡箍主体内设置有纳孔和卡箍螺纹孔,所述纳孔和卡箍螺纹孔内部设置有反螺纹轴,所述反螺纹轴两端开有开有螺纹旋转方向相反的两组螺纹,所述反螺纹轴两端内部均开有六角孔,卡箍螺纹孔内的螺纹旋向与其相邻的反螺纹轴上的螺纹旋向相同。优选的,所述线芯座、线皮卡箍和外壳均为玻璃纤维制成,所述外壳外部涂有一层红色的油漆。优选的,所述连接芯为铜材制造,所述连接芯内的连接公头和连接木头通过顶丝连接,所述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内部均填装有焊锡。优选的,所述线皮卡箍内的卡箍主体的半圆环状面上设置有若干组棱条,所述连接芯内的第一线芯夹持件和第二线芯夹持件的半圆环状面上也设置有若干组棱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通过外壳保护线缆的连接处不受外界的冲击,降低线缆的连接处因受外界冲击导致损坏的几率;通过连接芯连接线缆的内芯,连接仅需使用螺丝与扳手,无需额外的其他构件,连接过程简单操作容易;通过线皮卡箍卡住导线,通过内六角扳手旋转反螺纹轴移动卡箍主体的方式卡住线缆,通过线皮卡箍和反螺纹轴的限制让线缆的外圆部分均匀受力,以优化固定效果;卡箍主体、第一线芯夹持件和第二线芯夹持件内部均设置有凸棱,以此方式优化了线缆和线缆内芯的夹持固定效果,让线缆的连接更为牢固;外壳、线皮卡箍和线芯座均为绝缘的比例纤维材质制成,以解决构件之间可能存在的短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上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下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线皮卡箍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线皮卡箍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卡箍主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反螺纹轴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线芯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线芯座下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芯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芯爆炸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芯轴螺纹孔位置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线芯夹持件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线芯夹持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01第一扳手槽、102第二扳手槽、103第一底板孔、104第二底板孔、2线皮卡箍、201线缆通孔、202卡箍滑动槽、203卡箍主体、204纳孔、205反螺纹轴、206六角孔、207卡箍螺纹孔、208卡箍固定孔、3线芯座、301芯座螺纹孔、302芯座槽、303形变槽、304芯座沉孔、305芯座固定孔、4连接芯、401第一线芯夹持件、402连接母头、403连接公头、404填充槽、405母头通孔、406芯滑槽、407第二线芯夹持件、408芯轴通孔、409连接芯轴、410芯轴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14所示的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包括外壳1、线皮卡箍2、线芯座3和连接芯4,所属外壳1的轮廓呈方形管状结构,所属外壳1的底面上开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底板孔103,所述第一底板孔103之间的外壳1底面上设有第二底板孔104,所述外壳1的侧壁上开有第一扳手槽101和第二扳手槽102,通过第一扳手槽101和第二扳手槽102穿过扳手拧线皮卡箍2和线芯座3上的螺纹构件;所述外壳1底面上方通过螺丝、第二底板孔104和线芯座3上的芯座固定孔305固定有线芯座3,线芯座3两端的外壳1底面上通过螺丝、第一底板孔103和线皮卡箍2上的卡箍固定孔208固定有线皮卡箍2,所述线芯座3内部的芯座槽302内固定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芯4,连接芯4用于连接线缆的内芯。具体的,所述第一底板孔103和第二底板孔104均为贯穿与其相邻的外壳1部分的沉孔,所述第一扳手槽101的轮廓与线皮卡箍2内的卡箍主体203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扳手槽102的轮廓与线芯座3上的芯座沉孔304位置对应,第一扳手槽101和第二扳手槽102有利于扳手的使用。具体的,所述线芯座3两端下侧呈方块状结构,该方块状结构下端均开有芯座固定孔305,所述线芯座3内部开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轴向贯穿线芯座3的芯座槽302,所述芯座槽302之间开有形变槽303,所述芯座槽302上方呈两组长条状结构,其中一组长条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芯座螺纹孔301,另一组长条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芯座沉孔304,通过螺丝拉紧两组长条状结构的位置让线芯座3产生形变夹持连接芯4。具体的,所述连接芯4包括第一线芯夹持件401、第二线芯夹持件4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包括外壳(1)、线皮卡箍(2)、线芯座(3)和连接芯(4),其特征在于:所属外壳(1)的轮廓呈方形管状结构,所属外壳(1)的底面上开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底板孔(103),所述第一底板孔(103)之间的外壳(1)底面上设有第二底板孔(104),所述外壳(1)的侧壁上开有第一扳手槽(101)和第二扳手槽(102);所述外壳(1)底面上方通过螺丝、第二底板孔(104)和线芯座(3)上的芯座固定孔(305)固定有线芯座(3),线芯座(3)两端的外壳(1)底面上通过螺丝、第一底板孔(103)和线皮卡箍(2)上的卡箍固定孔(208)固定有线皮卡箍(2),所述线芯座(3)内部的芯座槽(302)内固定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芯(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包括外壳(1)、线皮卡箍(2)、线芯座(3)和连接芯(4),其特征在于:所属外壳(1)的轮廓呈方形管状结构,所属外壳(1)的底面上开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底板孔(103),所述第一底板孔(103)之间的外壳(1)底面上设有第二底板孔(104),所述外壳(1)的侧壁上开有第一扳手槽(101)和第二扳手槽(102);所述外壳(1)底面上方通过螺丝、第二底板孔(104)和线芯座(3)上的芯座固定孔(305)固定有线芯座(3),线芯座(3)两端的外壳(1)底面上通过螺丝、第一底板孔(103)和线皮卡箍(2)上的卡箍固定孔(208)固定有线皮卡箍(2),所述线芯座(3)内部的芯座槽(302)内固定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芯(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孔(103)和第二底板孔(104)均为贯穿与其相邻的外壳(1)部分的沉孔,所述第一扳手槽(101)的轮廓与线皮卡箍(2)内的卡箍主体(203)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扳手槽(102)的轮廓与线芯座(3)上的芯座沉孔(304)位置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座(3)两端下侧呈方块状结构,该方块状结构下端均开有芯座固定孔(305),所述线芯座(3)内部开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轴向贯穿线芯座(3)的芯座槽(302),所述芯座槽(302)之间开有形变槽(303),所述芯座槽(302)上方呈两组长条状结构,其中一组长条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芯座螺纹孔(301),另一组长条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芯座沉孔(3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连接电缆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芯(4)包括第一线芯夹持件(401)、第二线芯夹持件(407)、连接母头(402)和连接公头(403),所述第一线芯夹持件(401)和第二线芯夹持件(407)轮廓相同,区别在于第一线芯夹持件(401)上开有沉孔,第二线芯夹持件(407)上开有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蜜贾克涵王争王晅李洪哲袁铨金薇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