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保温转角砌块及其构造的转角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497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保温转角砌块及由自保温转角砌块构造的自保温砌块转角墙,自保温转角砌块的两个外侧面分别与平面砌块卡合连接,形成转角一皮墙体;上、下皮转角墙体之间卡合连接,上、下皮转角墙体的竖向灌筑仓贯通连接,竖向灌筑仓内设有竖向钢筋,并灌筑灌孔混凝土;上、下皮转角墙体之间的弧形凹槽内设有水平钢筋;转角墙体的转角处的卡口上设有闭合箍筋,上、下皮转角墙体的砌块错缝搭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转角处设置转角砌块,并用构造处理灌筑混凝土和配置钢筋,形成自保温砌块转角墙,实现了墙体无需支模,减少了现场施工的难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现场施工的效率,同时提高了保温性能,实现了保温和结构整体的一体化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保温转角砌块及其构造的转角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建筑墙体构造技术,特别是一种自保温转角砌块及其构造的转角墙。
技术介绍
自保温砌体是实现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的重要渠道。目前,自保温砌体结构纵横墙连接处大量通过构造柱来实现,混凝土构造柱需要现场支模,且需要另附加保温层,需要二次施工,施工的难度大,且混凝土构造柱与自保温砌体结构结合处的保温存在两种材料的交界面,容易产生裂缝,影响整体结构的保温性能。因此,针对自保温砌体结构的转角处,如何降低其施工难度,同时提高其保温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自保温砌体结构的转角处,如何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实现保温和结构整体的一体化施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保温转角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平行的外∟形侧壁与内∟形侧壁,多个外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形侧壁和所述内∟形侧壁垂直连接,所述外∟形侧壁、所述内∟形侧壁及所述外肋围成的空腔内设有外保温材料;所述内∟形侧壁内侧设有平面侧壁,所述平面侧壁与内∟形侧壁较长的面平行设置,并与所述内∟形侧壁较短的面的外延齐平;多个内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形侧壁和所述平面侧壁垂直连接,所述内∟形侧壁、所述平面侧壁及所述内肋之间围成竖向灌筑仓,所述竖向灌筑仓的内壁设有内保温材料;所述内∟形侧壁的上、下沿设有卡口,所述平面侧壁靠近内∟形侧壁较短的面的一段上、下沿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侧壁另一段上、下沿设有卡口;所述内肋的底部设有弧形的凹槽。所述平面侧壁的下部设有压槽优选地,所述外∟形侧壁和内∟形侧壁均由两个面垂直连接构成,所述外∟形侧壁的较长的面和所述内∟形侧壁的较长的面长度相同,所述外∟形侧壁的较短的面和所述内∟形侧壁的较短的面长度相同。优选地,所述内保温材料与所述外保温材料错缝搭接。优选地,所述平面侧壁设有卡口的一段与平面结构的一段之间形成局部落低。优选地,所述内∟形侧壁的上、下沿的卡口匹配设置,所述平面侧壁的上、下沿的卡口匹配设置。优选地,所述平面侧壁和内∟形侧壁的外侧面均设有卡口。优选地,所述内∟形侧壁下沿形成与所述内肋底部的凹槽衔接的弧形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保温砌块转角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自保温转角砌块,所述自保温转角砌块的两个外侧面分别与平面砌块卡合连接,形成一层转角墙体;上、下层所述转角墙体之间卡合连接,上、下层所述转角墙体的竖向灌筑仓贯通连接,所述竖向灌筑仓内设有竖向钢筋,所述竖向灌筑仓内灌筑灌孔混凝土;上、下层所述转角墙体之间的弧形的凹槽内设有水平钢筋;所述转角墙体的转角处的卡口上设有闭合箍筋。优选地,所述上、下层转角墙体的砌块错缝搭接。更优选地,上、下层所述转角墙体的自保温转角砌块的转角方向相反,其中一层所述转角墙体的自保温转角砌块的外∟形侧壁及内∟形侧壁的较短的面与对应的较长的面的右侧垂直连接,相邻层所述转角墙体的自保温转角砌块的外∟形侧壁、内∟形侧壁的较短的面与对应的较长的面的左侧垂直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保温砌块转角墙构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保温性能良好的转角块型,避免了在转角部位浇注混凝土附加保温层的做法,避免了保温和结构二次施工的问题,减少了现场施工的难度,克服了保温层和砌块墙体两种材料交界面容易开裂脱落等问题,实现了保温和结构整体的一体化施工、同寿命,减少了日后的维护费用。2、通过转角块型的构造处理解决了竖向钢筋、水平钢筋,特别是闭合箍筋在无砂浆砌筑的情况下,实现与灌孔混凝土的有效连接,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3、通过设置转角块型,实现墙体无需支模,简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现场施工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保温砌块转角墙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角砌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转角砌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平面砌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角砌块与平面砌块搭配使用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转角砌块与平面砌块搭配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保温砌块转角墙构造示意图,所述的自保温砌块转角墙构造由第一转角砌块100、第二转角砌块200、平面砌块300、竖向钢筋9、水平钢筋10、闭合箍筋11、灌孔混凝土等组成。结合图2,第一转角砌块100由外∟形侧壁1、内∟形侧壁2、平面侧壁3、外肋5、外保温材料8、内肋13、内保温材料14、竖向灌筑仓16等组成。外∟形侧壁1和内∟形侧壁2均由两个面垂直连接构成,两个面相比较,一个面较长,一个面较短。外∟形侧壁1的较长的面和内∟形侧壁2的较长的面长度相同,外∟形侧壁1的较短的面和内∟形侧壁2的较短的面长度相同。外∟形侧壁1与内∟形侧壁2互相平行,外肋5的两端分别与外∟形侧壁1和内∟形侧壁2垂直连接。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外肋5。本实施例中,较长的面之间设有两个外肋5,较短的面之间设有一个外肋5。外∟形侧壁1、内∟形侧壁2及外肋5围成的空腔内设置外保温材料8。下文中,将靠近外∟形侧壁1的一侧定义为外侧,远离外∟形侧壁1的一侧定义为内侧。平面侧壁3位于内∟形侧壁2内侧,与内∟形侧壁2较长的面平行设置,并与内∟形侧壁2较短的面的外延齐平。内肋13的两端分别与内∟形侧壁2和平面侧壁3垂直连接,共设有三个平行的内肋13,其中两个设于中部,这两个内肋13之间稍做间隔,另一个内肋13位于外部并与内∟形侧壁2较长的面的外延齐平。内∟形侧壁2的两个垂直面及中部一个内肋13之间围成一个竖向灌筑仓16,中部另一个内肋13与外部的内肋13及内∟形侧壁2、平面侧壁3之间围成另一个竖向灌筑仓16,两个竖向灌筑仓16的内壁均设置内保温材料14。内保温材料14与外保温材料8错缝搭接。即外肋5对应竖向灌筑仓16的中部,中间两个内肋13对应内保温材料14的中部。外∟形侧壁1上沿为平面结构,不设置卡口,与外肋5上沿平齐。内∟形侧壁2上沿设有外低内高的卡口12,卡口12的外侧较低的部分与外肋5上沿平齐。平面侧壁3靠近内∟形侧壁2较短的面的一半上沿为平面结构,与内肋13上沿平齐,另一半上沿设有外高内低的卡口,两半部分之间形成局部落低4。平面侧壁3上沿的卡口的外侧较高的部分与内∟形侧壁2上沿的卡口的内侧较高的部分的高度相同,平面侧壁3上沿的卡口的内侧较低的部分与内∟形侧壁2上沿的卡口的外侧较低的部分的高度相同。外∟形侧壁1下沿为平面结构,不设置卡口,与外肋5下沿平齐。内∟形侧壁2下沿设有外高内低的卡口12,卡口12的内侧较低的部分与外肋5上沿平齐。平面侧壁3靠近内∟形侧壁2较短的面的一段下沿为平面结构,与内肋13下沿平齐,另一段下沿设有外低内高的卡口,两部分之间形成局部落低。平面侧壁3下沿的卡口的外侧较低的部分与内∟形侧壁2下沿的卡口的内侧较低的部分的高度相同,平面侧壁3下沿的卡口的内侧较高的部分与内∟形侧壁2下沿的卡口的外侧较高的部分的高度相同。平面侧壁3和内∟形侧壁2上,上、下卡口的尺寸均匹配设置,即两块第一转角砌块100上下堆叠使,上面的第一转角砌块100的下沿卡口和下面的第一转角砌块100的上沿卡口正好匹配卡合。平面侧壁3和内∟形侧壁2沿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保温转角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平行的外∟形侧壁(1)与内∟形侧壁(2),多个外肋(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形侧壁(1)和所述内∟形侧壁(2)垂直连接,所述外∟形侧壁(1)、所述内∟形侧壁(2)及所述外肋(5)围成的空腔内设有外保温材料(8);所述内∟形侧壁(2)内侧设有平面侧壁(3),所述平面侧壁(3)与内∟形侧壁(2)较长的面平行设置,并与所述内∟形侧壁(2)较短的面的外延齐平;多个内肋(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形侧壁(2)和所述平面侧壁(3)垂直连接,所述内∟形侧壁(2)、所述平面侧壁(3)及所述内肋(13)之间围成竖向灌筑仓(16),所述竖向灌筑仓(16)的内壁设有内保温材料(14);所述内∟形侧壁(2)的上、下沿设有卡口(12),所述平面侧壁(3)靠近内∟形侧壁(2)较短的面的一段上、下沿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侧壁(3)另一段上、下沿设有卡口;所述内肋(13)的底部设有弧形的凹槽(6);所述平面侧壁(3)的下部设有压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保温转角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平行的外∟形侧壁(1)与内∟形侧壁(2),多个外肋(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形侧壁(1)和所述内∟形侧壁(2)垂直连接,所述外∟形侧壁(1)、所述内∟形侧壁(2)及所述外肋(5)围成的空腔内设有外保温材料(8);所述内∟形侧壁(2)内侧设有平面侧壁(3),所述平面侧壁(3)与内∟形侧壁(2)较长的面平行设置,并与所述内∟形侧壁(2)较短的面的外延齐平;多个内肋(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形侧壁(2)和所述平面侧壁(3)垂直连接,所述内∟形侧壁(2)、所述平面侧壁(3)及所述内肋(13)之间围成竖向灌筑仓(16),所述竖向灌筑仓(16)的内壁设有内保温材料(14);所述内∟形侧壁(2)的上、下沿设有卡口(12),所述平面侧壁(3)靠近内∟形侧壁(2)较短的面的一段上、下沿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侧壁(3)另一段上、下沿设有卡口;所述内肋(13)的底部设有弧形的凹槽(6);所述平面侧壁(3)的下部设有压槽(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保温转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侧壁(1)和内∟形侧壁(2)均由两个面垂直连接构成,所述外∟形侧壁(1)的较长的面和所述内∟形侧壁(2)的较长的面长度相同,所述外∟形侧壁(1)的较短的面和所述内∟形侧壁(2)的较短的面长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保温转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温材料(14)与所述外保温材料(8)错缝搭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保温转角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侧壁(3)设有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陆忠姜晓红王新陈仰曾张学敏陈丰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模卡建筑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