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458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包括:对管廊顶层土放坡开挖,埋设成槽导梁并开挖成槽导梁间槽口;在槽内放入墙板安装支架,安装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的管廊侧墙板;拆除内侧地面上的成槽导梁,从第一节段开挖两管廊侧墙板间土体;第一节段的土体开挖完成后拆除管廊内侧的墙板安装支架,并开挖第二节段内的土体,现浇混凝土形成管廊底板;吊装第一节段的管廊顶板;拆除第一节段的临时钢管撑,现浇形成管廊底板,吊装第二节段的管廊顶板,并连接第二节段的管廊顶板和管廊侧墙板;按上述过程施工直至管廊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可减少土方开挖量,同时减少了支模和混凝土养护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管廊施工主要采用明挖法,多采用明挖现浇钢筋混凝土管廊。明挖法多为全断面放坡开挖,需开挖到管廊基底以下,因此放坡开挖面积大。采用先支护再开挖方式一般采用各种工法桩对基坑进行支护后开挖,开挖面积小,但工期长,成本高。同时,因为要给施工人员在管廊外侧施工的空间,支护及开挖范围需大于管廊宽度,土体开挖量也需增加。另外,现浇管廊施工需采用大量模板支架,混凝土支模与养护时间长,大量工作需要工人现场施工,产品质量对工人技术水平有较强的依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旨在减少土方开挖量,同时减少支模和混凝土养护时间,提高施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管廊顶层土进行放坡开挖,施工放线后在管廊侧墙板对应安装位置埋设成槽导梁,开挖成槽导梁间槽口;在成槽后槽内间距放入多个墙板安装支架,在两侧成槽导梁的墙板安装支架上安装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预制的管廊侧墙板,并对接缝处进行接缝处理;拆除内侧地面上的成槽导梁,从第一节段开挖两管廊侧墙板间土体,开挖过程中对两管廊侧墙板采用钢管撑进行对顶;第一节段的土体开挖完成后,拆除位于管廊内侧的墙板安装支架,处理第一节段封闭区域内基层,在第一节段两管廊侧墙板之间现浇混凝土形成管廊底板,并开挖第二节段内的土体;吊装第一节段预制的管廊顶板,并在管廊顶板和管廊侧墙板的连接处现浇混凝土以将二者连接;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并拆除第一节段两侧管廊侧墙板之间的临时钢管撑,在第二节段两管廊侧墙板之间现浇混凝土形成管廊底板,吊装第二节段的管廊顶板,并连接第二节段的管廊顶板和管廊侧墙板;按上述过程完成后续节段管廊施工,直至管廊主体完工后,进行顶面防水,完成管廊主体结构施工。优选地,对管廊顶层土放坡开挖时,开挖深度至管廊顶面下450~550mm,并在管廊第一节段端部打入H型钢固定桩以便于第一节段管廊侧墙板位置调整及固定,成槽导梁的端部与H型钢固定桩抵接。优选地,所述墙板安装支架包括分别位于管廊侧墙板两侧的外侧支撑架和内侧支撑架、以及连接外侧支撑架和内侧支撑架顶部和底部的可拆固定杆和可拆支托,其中,将墙板安装支架固定于成槽导梁之间槽口后,拆卸可拆固定杆,插入管廊侧墙板使外侧支撑架和内侧支撑架将其两侧支撑,管廊侧墙板的底部与可拆支托相抵接,当同一侧的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的管廊侧墙板连接后,拆除墙板安装支架的可拆支托以及内侧支撑架以开挖土体。优选地,所述管廊侧墙板底部预埋有钢板,在浇筑管廊底板时,采用以下方法:按底板钢筋的间距在管廊下部预埋钢板上焊接用于与底板钢筋连接的钢筋爪;进行管廊底板钢筋绑扎,使底板钢筋两端与管廊侧墙板上预埋钢板的钢筋爪连接;浇筑底板混凝土以形成管廊底板。优选地,在连接管廊顶板和管廊侧墙板时,先绑扎管廊顶板外侧与管廊侧墙板的连接钢筋,支顶板外侧模板,浇筑管廊顶板与管廊侧墙板衔接处混凝土,管廊顶板与管廊侧墙板连接处混凝土浇筑时在两管廊侧墙板的承插口顶部注浆封堵以加强预制侧板接缝防水,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优选地,处理第一节段封闭区域内基层时,清理区域内施工平面,若为淤泥采取换填,若有积水则将其抽排干净,铺设垫层并进行防水处理。优选地,在第一节段的土体开挖时,当挖至接近管廊底标高,采用挡土板对管廊端部进行临时封堵,以阻挡外侧泥水土体进入已挖工区。优选地,对接缝处进行接缝处理时,通过墙板安装支架将第二节段的管廊侧墙板进行滑移,使第二节段的管廊侧墙板与第一节段的管廊侧墙接口衔接,两块管廊侧墙板为正压式承插口连接,连接口中部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止水,对槽内管廊侧墙板两侧间隙进行回填土填实,并将两管廊侧墙板采用楔子进行固定。优选地,在墙板安装支架上安装管廊侧墙板时,吊装管廊侧墙板入槽,利用墙板安装支架调整管廊侧墙板在槽内的垂直度及标高,并向槽内管廊侧墙板外侧与土体间隙采用灌沙填实。优选地,预制管廊侧墙板时,管廊侧墙板的端部采用承插口形式连接,预制管廊侧墙板时其两侧立缝一端凸出,一端凹入,凹入端凹槽中部通长粘贴遇水膨胀橡胶条以止水,管廊侧墙板朝向管廊内侧方向两端部从上到下设置多个临时管撑接头埋件以与钢管撑连接,管廊侧墙板两端的顶部设置钢筋卡环以用于两预制板带间楔子连接,管廊侧墙板顶部预留与顶板连接钢筋,并设置吊装环;预制管廊顶板时,顶板长度方向设置有下台阶和顶板加腋,管廊顶板的两侧顶板加腋可搁置于管廊两侧板上。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预制管廊侧墙板作为管廊基坑挡土墙支护,以永久结构作为支护体,其支护结构稳定且可减少支护工程量,仅需开挖管廊两侧壁间土体,减少了土方开挖量;2.采取管廊上部土放坡开挖,下部开槽施工,侧墙板入槽后板顶高出槽口面的方法,便于侧墙板进行对接以及位置调整;3.采用墙板安装支架来调整及固定槽内预制的管廊侧墙板,实现大型预制板构件在狭小空间内的移动及固定;4.管廊侧墙板和顶板采用均预制,底板采用现浇,将支模施工难度较大且混凝土不易浇筑的管廊侧板及顶板采用工厂预制,实现工厂标准化生产来控制成品质量,减少侧板、顶板支模和混凝土养护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对支模量小,混凝土浇筑质量容易控制的底板采用现浇方式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也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施工的管廊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中预制侧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中预制侧墙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中预制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中预制顶板与预制侧墙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中墙板安装支架与墙板安装支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管廊顶层土放坡开挖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第一节段端部打入H型钢固定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铺设成槽导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开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安装墙板安装支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吊装1号管廊侧墙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吊装对侧2号管廊侧墙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吊装3号管廊侧墙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1号和3号管廊侧墙板对接就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楔子连接1号和3号管廊侧墙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吊装4号管廊侧墙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进行侧板间土开挖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在进行安装侧板间临时顶撑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管廊顶层土进行放坡开挖,施工放线后在管廊侧墙板对应安装位置埋设成槽导梁,开挖成槽导梁间槽口;在成槽后槽内间距放入多个墙板安装支架,在两侧成槽导梁的墙板安装支架上安装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预制的管廊侧墙板,并对接缝处进行接缝处理;拆除内侧地面上的成槽导梁,从第一节段开挖两管廊侧墙板间土体,开挖过程中对两管廊侧墙板采用钢管撑进行对顶;第一节段的土体开挖完成后,拆除位于管廊内侧的墙板安装支架,处理第一节段封闭区域内基层,在第一节段两管廊侧墙板之间现浇混凝土形成管廊底板,并开挖第二节段内的土体;吊装第一节段预制的管廊顶板,并在管廊顶板和管廊侧墙板的连接处现浇混凝土以将二者连接;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并拆除第一节段两侧管廊侧墙板之间的临时钢管撑,在第二节段两管廊侧墙板之间现浇混凝土形成管廊底板,吊装第二节段的管廊顶板,并连接第二节段的管廊顶板和管廊侧墙板;按上述过程完成后续节段管廊施工,直至管廊主体完工后,进行顶面防水,完成管廊主体结构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管廊顶层土进行放坡开挖,施工放线后在管廊侧墙板对应安装位置埋设成槽导梁,开挖成槽导梁间槽口;在成槽后槽内间距放入多个墙板安装支架,在两侧成槽导梁的墙板安装支架上安装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预制的管廊侧墙板,并对接缝处进行接缝处理;拆除内侧地面上的成槽导梁,从第一节段开挖两管廊侧墙板间土体,开挖过程中对两管廊侧墙板采用钢管撑进行对顶;第一节段的土体开挖完成后,拆除位于管廊内侧的墙板安装支架,处理第一节段封闭区域内基层,在第一节段两管廊侧墙板之间现浇混凝土形成管廊底板,并开挖第二节段内的土体;吊装第一节段预制的管廊顶板,并在管廊顶板和管廊侧墙板的连接处现浇混凝土以将二者连接;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并拆除第一节段两侧管廊侧墙板之间的临时钢管撑,在第二节段两管廊侧墙板之间现浇混凝土形成管廊底板,吊装第二节段的管廊顶板,并连接第二节段的管廊顶板和管廊侧墙板;按上述过程完成后续节段管廊施工,直至管廊主体完工后,进行顶面防水,完成管廊主体结构施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管廊顶层土放坡开挖时,开挖深度至管廊顶面下450~550mm,并在管廊第一节段端部打入H型钢固定桩以便于第一节段管廊侧墙板位置调整及固定,成槽导梁的端部与H型钢固定桩抵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安装支架包括分别位于管廊侧墙板两侧的外侧支撑架和内侧支撑架、以及连接外侧支撑架和内侧支撑架顶部和底部的可拆固定杆和可拆支托,其中,将墙板安装支架固定于成槽导梁之间槽口后,拆卸可拆固定杆,插入管廊侧墙板使外侧支撑架和内侧支撑架将其两侧支撑,管廊侧墙板的底部与可拆支托相抵接,当同一侧的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的管廊侧墙板连接后,拆除墙板安装支架的可拆支托以及内侧支撑架以开挖土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自体支护预制管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侧墙板底部预埋有钢板,在浇筑管廊底板时,采用以下方法:按底板钢筋的间距在管廊下部预埋钢板上焊接用于与底板钢筋连接的钢筋爪;进行管廊底板钢筋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军黎明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