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织物烧碱溶胀下的均相免烫整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238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棉织物烧碱溶胀下的均相免烫整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棉织物放置于烧碱溶液中进行丝光处理;(2)将丝光处理后得到的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其中,所使用的免烫整理剂为环氧树脂整理剂,所述棉织物中烧碱溶液的含量为棉织物的20‑30重量%;(3)将免烫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水洗及干燥。本方法可达到较好的免烫效果,且工艺简单无毒无害,具有较高的产业化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织物烧碱溶胀下的均相免烫整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棉织物烧碱溶胀下的均相免烫整理方法。
技术介绍
棉织物因其柔软、透气、吸湿、全年穿着的舒适性、性能优良和耐穿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装饰织物和产业用织物。但众所周知的,纯棉织物非常容易造成褶皱,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棉纤维内部含有结晶区和无定形区两部分,无定形区决定纤维的柔曲性,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会弯曲变形(即造成褶皱),纤维素分子链或基本结构单位发生相对位移,原有的氢键断裂,生成新的氢键;外力消除后系统形变不能完全恢复,部分形变却保存下来。为了满足人们对纺织物美观性的需求,棉织物的抗皱整理研究应运而生,迄今为止已有70多年的历史。目前,大多数抗皱免烫整理采用2D树脂(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的醚化产品作为交联剂,在酸性催化剂和适当的焙烘温度下,最终形成纤维素纤维的网状交联,从而提高织物的折皱回弹性和尺寸稳定性,赋予织物良好的洗可穿免烫整理效果。但纤维素纤维在酸性高温条件下易发生降解,从而对织物的强度损伤严重,导致织物穿着时耐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棉织物烧碱溶胀下的均相免烫整理方法。在该方法中,在碱性条件下可实现棉织物免烫整理的方法,能得到较好的免烫整理效果,同时也能避免现有的免烫整理方法中的酸性催化剂对棉织物强度的损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棉织物的免烫整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棉织物放置于烧碱溶液中进行丝光处理;(2)将丝光处理后得到的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其中,所使用的免烫整理剂为环氧树脂整理剂,所述棉织物中烧碱溶液的含量为棉织物的20-30重量%;(3)将免烫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水洗及干燥。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烧碱溶液的浓度为220-300g/L。优选地,所述步骤(1)进行丝光处理后的棉织物直接进行步骤(2)所述的免烫整理。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免烫整理工艺为轧烘焙工艺,所述轧烘焙是指将棉织物置于环氧树脂整理剂中进行浸轧处理,浸轧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烘焙处理。优选地,在免烫整理工艺中,所述烘焙的条件包括;对棉织物预烘后,再在150-180℃下烘焙30s-2.5min。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整理剂的用量为棉织物重量的3-30%。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将丝光处理后的带有烧碱溶液的棉织物直接进行免烫整理,棉纤维溶胀得更充分,纤维舒展得更均匀,环氧树脂整理剂进入的层次更深入,因此,环氧树脂整理剂可以更加均匀地与棉纤维进行反应,提高了交联反应的均匀程度,因而本专利技术的免烫整理过程较为均相。在本专利技术中,首先对棉织物进行烧碱丝光处理,在此过程中,棉织物在碱液中发生剧烈溶胀,其直径增大而长度缩短,纤维由原有的扁平状变为平滑柱型,溶胀纤维内的多孔结构为后续免烫整理剂与棉纤维的反应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紧接着,在棉纤维溶胀的条件下,加入环氧树脂进行免烫整理,环氧树脂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开环后与棉织物中纤维分子的羟基发生交联反应,使得免烫整理剂通过化学键与棉纤维得以交联,同时棉纤维上留有的碱液提供了该反应所需的碱性环境,加快了反应速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较好的免烫效果,且工艺简单无毒无害,具有较高的产业化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棉织物烧碱溶胀下的均相免烫整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棉织物放置于烧碱溶液中进行丝光处理;(2)将丝光处理后得到的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其中,所使用的免烫整理剂为环氧树脂整理剂,所述棉织物中烧碱溶液的含量为棉织物的20-30重量%;(3)将免烫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水洗及干燥。在上述步骤(1)所述的丝光整理的过程中,棉纤维经浓烧碱溶液处理后,纤维即发生膨化,其直径增长而长度缩短,纤维从原来扁平状变成平滑柱型,对光的反射效果增加,使织物产生柔和的光泽。其次,丝光整理具有缩水率小,不影响强力和手感柔软等优点,将其与后续的免烫整理步骤相结合,可有效改善免烫整理操作带来的手感差,纤维损伤织物强力下降的缺点。另外,丝光整理后的纤维发生溶胀,而溶胀纤维内的多孔结构也为后续免烫整理剂与纤维分子的反应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进一步提升了棉织物的免烫整理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进行免烫整理的棉织物需带有一定的烧碱溶液,一方面使棉织物在保持溶胀状态下进行免烫整理,使得环氧树脂整理剂能更深入的进入棉纤维中并与其反应,另一方面也为棉织物与环氧树脂整理剂反应提供所需的碱性环境。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进行丝光处理后的棉织物直接进行步骤(2)所述的免烫整理,从而使棉织物在最佳溶胀状态下进行免烫整理,以提升免烫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烧碱溶液的浓度可以为220-300g/L,优选情况下,所述烧碱溶液的浓度为230-290g/L,例如可以为240g/L、250g/L、260g/L、270g/L或280g/L。浓度过低时,丝光效果较差,即对棉织物溶胀效果也较差,若浓度过高,则溶液相对粘稠,氢氧化钠分子不能迅速进入纤维内部,影响丝光效果的均匀性。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所使用的免烫整理剂为环氧树脂,该物质可在碱性环境中与纤维素分子上的羟基发生交联从而实现免烫整理。所述环氧树脂类型无特殊限定,可使用本领域常规选择,例如可以为丙三醇二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等。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所述免烫整理工艺的选择无特殊限定,选择本领域的常规工艺即可,例如可以为轧烘焙工艺,所述轧烘焙是指将棉织物置于环氧树脂整理剂中进行浸轧免烫整理剂处理,浸轧免烫整理剂后的棉织物进行烘焙处理。所述烘焙的条件包括;对棉织物预烘后,再在150-180℃(例如可以为150℃、160℃、170℃或180℃)下烘焙30s-2.5min(例如可以为30s、1min、2min或2.5min)。在烘焙过程中,使得免烫整理剂与棉纤维分子产生交联牢牢附着在棉纤维上,从而实现免烫整理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免烫整理剂的用量为棉织物重量的3-30%,在优选情况下,所述免烫整理剂的用量为棉织物重量的5-20%,例如可以为5%、10%、15%或20%。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取一定量的棉织物置于270g/L的烧碱溶液中进行丝光处理,将丝光处理后得到的棉织物立即进行免烫整理,所述棉织物中烧碱溶液的含量为棉织物的20重量%,使用的免烫整理剂为环氧树脂处理剂(主要成份为丙三醇二缩水甘油醚),其使用量为棉织物重量的15%,所使用的免烫整理工艺为轧烘焙工艺,其中烘焙的条件为在80℃下预烘5min,然后在170℃下烘焙2min;将免烫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水洗及干燥,除去残余未反应的碱及免烫整理剂,即得到免烫整理的棉织物A1。实施例2取一定量的棉织物置于270g/L的烧碱溶液中进行丝光处理,将丝光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织物烧碱溶胀下的均相免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棉织物放置于烧碱溶液中进行丝光处理;(2)将丝光处理后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其中,所使用的免烫整理剂为环氧树脂整理剂,所述棉织物中烧碱溶液的含量为棉织物的20‑30重量%;(3)将免烫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水洗及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织物烧碱溶胀下的均相免烫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棉织物放置于烧碱溶液中进行丝光处理;(2)将丝光处理后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其中,所使用的免烫整理剂为环氧树脂整理剂,所述棉织物中烧碱溶液的含量为棉织物的20-30重量%;(3)将免烫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水洗及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所述的丝光处理过程中,所用烧碱溶液的浓度为220-300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利姚金波姜会钰夏治刚郭恒王嘉晟冯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