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188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8:39
本申请所公开的搬送装置包括:支撑体,支撑搬送物;线状移动部件,在指定的高度位置上被张紧设置,沿指定的搬送方向移动;第一导轨,具有第一倾斜区间并且对在该第一倾斜区间中移动的支撑体进行支撑,第一倾斜区间是在搬送方向上从指定的第一高度位置向与该第一高度位置不同的第二高度位置倾斜而成的区间;以及传递机构,将沿着搬送方向移动的线状移动部件的推进力传递给支撑体。在支撑体在第一倾斜区间上在被第一导轨支撑的情况下沿着搬送方向移动的期间,传递机构对应于第一导轨和在所述指定的高度位置上被张紧设置的线状移动部件之间的铅垂距离的变化而沿着铅垂方向伸缩。由此,能够使搬送物的搬送路径在高度方向上容易变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搬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搬送物进行搬送的搬送装置。
技术介绍
对各种各样的搬送物进行搬送的各种搬送装置为公知。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315215号(以下简称为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对作为搬送物的车身进行搬送的搬送装置。所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搬送装置具备支撑体、五个导轨及驱动机构。支撑体支撑车身。支撑体悬挂在沿指定的搬送方向延伸设置的五个导轨上。五个导轨在与导轨的延伸设置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排列。在五个导轨中的中央的导轨上安装有用于产生沿搬送方向推送支撑体的推进力的驱动机构。支撑体连结于中央的导轨,能够沿中央的导轨移动。中央的导轨的左侧的两个导轨对支撑体的左半部分进行支撑。这些导轨分别支撑支撑体的左半部分的上游端及下游端。支撑体的左半部分的上游端及下游端能够沿这些导轨移动。中央的导轨的右侧的两个导轨对支撑体的右半部分进行支撑。这些导轨分别支撑支撑体的右半部分的上游端及下游端。支撑体的右半部分的上游端及下游端能够沿这些导轨移动。五个导轨相对于搬送物的搬送方向朝倾斜下方弯曲而形成倾斜区间。因此,这些导轨能够在以倾斜区间为界的不同的高度位置上对支撑体进行支撑。当由这些导轨支撑的支撑体在较低位置处沿搬送方向被搬送时,作业者能够容易地接近由支撑体支撑的车身而对车身实施指定的作业。当由这些导轨支撑的支撑体在较高位置处沿搬送方向被搬送时,在支撑体及车身的下方形成宽阔的空间。支撑体及车身的下方的空间能够有效地被利用,具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例如用于零部件的搬送)。有时因设置有搬送装置的厂房的布局变更而存在着如下的要求:在支撑体以较低的位置被支撑的搬送区间中形成宽阔的空间。此情况下,有必要使五个导轨的高度位置在要求形成宽阔的空间的区间中向上方变更。其结果,五个导轨所形成的倾斜区间也被变更为五个导轨在指定的高度位置处水平地笔直延伸的搬送区间。或者,五个导轨所形成的倾斜区间的搬送方向上的位置或倾斜区间的倾角被变更。由于驱动机构安装在这些导轨中位于中央的导轨上,因此,中央的导轨的布局变更尤其花费劳力。例如,作业者需要从中央的导轨上卸下驱动机构后再设置新的导轨。此后,作业者需要将驱动机构安装在新设置的导轨上。因此,以往的搬送装置的搬送路径的高度方向上的变更需要非常大的劳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搬送物的搬送路径在高度方向上容易变更的搬送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搬送装置,该搬送装置包括:支撑体,支撑搬送物;线状移动部件,在指定的高度位置上被张紧设置,沿指定的搬送方向移动;第一导轨,具有第一倾斜区间并且对在该第一倾斜区间中移动的所述支撑体进行支撑,所述第一倾斜区间是在所述搬送方向上从指定的第一高度位置向与该第一高度位置不同的第二高度位置倾斜而成的区间;以及传递机构,将沿着所述搬送方向移动的所述线状移动部件的推进力传递给所述支撑体;其中,在所述支撑体在所述第一倾斜区间上在被所述第一导轨支撑的情况下沿着所述搬送方向移动的期间,所述传递机构对应于所述第一导轨和在所述指定的高度位置上被张紧设置的所述线状移动部件之间的铅垂距离的变化而沿着铅垂方向伸缩。根据上述的搬送装置,能够使搬送物的搬送路径在高度方向上容易变更。上述的搬送装置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图示将变得更为明了。附图说明图1是例示性的搬送装置的简略右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搬送装置的简略背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搬送装置的伸缩机构的简略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例示性的搬送装置100的简略右侧视图。参照图1来说明搬送装置100。搬送装置100包括:线状移动部件110;位于线状移动部件110下方的两个前导轨121;位于线状移动部件110下方的两个后导轨122;在前导轨121及后导轨122的下方分别对多个搬送物COB(例如车身或其它工件)进行支撑的多个支撑体130(图1表示了两个支撑体130);与多个支撑体130分别对应地设置的多个传递机构140(图1表示了两个传递机构140)。图1表示了两个前导轨121中位于右方的前导轨121,左方的前导轨121与右方的前导轨121重合。同样地,图1表示了两个后导轨122中位于右方的后导轨122,左方的后导轨122与右方的后导轨122重合。图1的箭头表示搬送物COB的搬送方向。“前”、“后”、“上游”及“下游”这些用语是以搬送方向为基准的用语。线状移动部件110给予多个传递机构140往前方的推进力。该往前方的推进力通过多个传递机构140分别被传递给支撑多个搬送物COB的多个支撑体130。多个支撑体130及多个搬送物COB被两个前导轨121及两个后导轨122支撑,能够对应于往前方的推进力而沿着两个前导轨121及两个后导轨122往前方移动。线状移动部件110包含具有挠性的线状部件111和从线状部件111分别向多个传递机构140突出的多个推件112。线状部件111可以是链条(例如PowerandFreeChain(积放式输送链))也可以是皮带。线状部件111通过多个链轮或多个滑轮等多个转动件(未图示)大致水平地张紧设置在指定的高度位置上。图1表示了大致水平地张紧设置的线状部件111的部位。线状部件111基于由连结于多个转动件中的一个转动件的驱动装置(未图示;例如马达)所产生的推进力而向前方移动。多个推件112与线状部件111一起向前方移动。图2是搬送装置100的简略背视图。参照图1及图2来说明传递机构140及支撑体130。如图1所示,传递机构140包含接受线状移动部件110的线状部件111的推进力的基部141。基部141包含水平板部142和从水平板部142向上方突出的突出片143。水平板部142是具有大致水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板部件。水平板部142基于指定的保持机构(未图示;例如将沿搬送方向水平地延伸的轨道或推件112和水平板部142连结的连结件)而以维持着相对于线状部件111离开距离的方式而被保持。从水平板部14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突出片143在搬送物COB的搬送方向上与线状移动部件110的推件112彼此重叠。推件112向前方移动时,突出片143被推向前方。其结果,往前方的推进力经由突出片143而被传递到水平板部142。此时,水平板部142能够在相对于线状部件111保持大致一定距离的状态下往前方移动。传递机构140还包含在铅垂方向上伸缩的伸缩机构240。伸缩机构240连结于基部141和支撑体130。由于伸缩机构240沿铅垂方向伸缩,因此,即使支撑体130的高度发生了变化也能够维持伸缩机构240和支撑体130之间的连结。由于伸缩部件240连结于基部141,因此,基部141的往前方的推进力即使支撑体130的高度发生了变化也能够通过伸缩部件240而传递给支撑体130。其结果,图1所示的两个支撑体130能够在彼此不同的高度位置上沿搬送方向移动。以下,在进行伸缩机构240的结构说明之前对设置在传递机构140下方的支撑体130进行说明。支撑体130包含大致矩形形状的上架板131和从上架板131向下方延伸的四个铅垂梁132。上架板131具有在搬送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缘部和与搬送方向正交的一对缘部,被设置在相对于沿线状移动部件110的假想铅垂平面VP1(参照图2)而对称的位置上。四个铅垂梁132从上架板131的四个角隅部向下方延伸设置。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支撑搬送物;线状移动部件,在指定的高度位置上被张紧设置,沿指定的搬送方向移动;第一导轨,具有第一倾斜区间并且对在该第一倾斜区间中移动的所述支撑体进行支撑,所述第一倾斜区间是在所述搬送方向上从指定的第一高度位置向与该第一高度位置不同的第二高度位置倾斜而成的区间;以及传递机构,将沿着所述搬送方向移动的所述线状移动部件的推进力传递给所述支撑体;其中,在所述支撑体在所述第一倾斜区间上在被所述第一导轨支撑的情况下沿着所述搬送方向移动的期间,所述传递机构对应于所述第一导轨和在所述指定的高度位置上被张紧设置的所述线状移动部件之间的铅垂距离的变化而沿着铅垂方向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13 JP 2017-2387011.一种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支撑搬送物;线状移动部件,在指定的高度位置上被张紧设置,沿指定的搬送方向移动;第一导轨,具有第一倾斜区间并且对在该第一倾斜区间中移动的所述支撑体进行支撑,所述第一倾斜区间是在所述搬送方向上从指定的第一高度位置向与该第一高度位置不同的第二高度位置倾斜而成的区间;以及传递机构,将沿着所述搬送方向移动的所述线状移动部件的推进力传递给所述支撑体;其中,在所述支撑体在所述第一倾斜区间上在被所述第一导轨支撑的情况下沿着所述搬送方向移动的期间,所述传递机构对应于所述第一导轨和在所述指定的高度位置上被张紧设置的所述线状移动部件之间的铅垂距离的变化而沿着铅垂方向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轨,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区间离开了沿所述搬送方向设定的指定的水平距离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倾斜区间,该第二倾斜区间是在所述搬送方向上以所述第一高度位置和所述第二高度位置之间的高度差倾斜而成的区间;其中,所述支撑体包含:第一移动体,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第二移动体,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体离开了所述水平距离的位置;以及载置部,连结于所述第一移动体及所述第二移动体,并且让所述搬送物载置;所述第二倾斜区间的倾角以如下方式设定:在所述第一移动体沿着所述第一倾斜区间移动的期间,维持所述载置部的姿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机构包含:基部,接受所述线状移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代学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