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49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口瓶,其包括内瓶体和外瓶体,所述内瓶体上侧设置有第一瓶口、第二瓶口以及第三瓶口,所述外瓶体套在内瓶体外侧且外瓶体上设置有导入口和导出口,所述外瓶体和所述内瓶体围合形成空腔,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时加热和冷却较为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口瓶
本技术涉及玻璃仪器,特别涉及一种三口瓶。
技术介绍
三口瓶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玻璃仪器,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被广泛使用。现有三口瓶在加热时用酒精灯加石棉网加热,冷却时放入冷水盛放设备中冷却,实验过程中涉及较多辅助设备以及因其带来的繁琐安装过程,造成三口瓶的加热和冷却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口瓶,它具有加热和冷却较为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三口瓶,包括内瓶体和外瓶体,所述内瓶体上侧设置有第一瓶口、第二瓶口以及第三瓶口,所述外瓶体套在内瓶体外侧且外瓶体上设置有导入口和导出口,所述外瓶体和所述内瓶体围合形成空腔,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当需要为内瓶体中的配料加热时,我们可以在导入口和导出口上连接橡胶软管,然后通入热水或者热蒸汽,对内瓶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热水或热蒸汽从导入口的位置不断被压缩流动,最终从导出口导出,流动过程中充分传热,内瓶体底部充分受热,加热效果较好;当需要为内瓶体中的配料制冷时,我们可以在导入口和导出口上连接橡胶软管,然后通入冷水或冷雾,对内瓶体进行制冷,制冷过程中,流体充分进行能量交换,对配料的冷却效果较为均匀。相比现有三口瓶的使用,新专利技术的三口瓶在使用过程中不涉及较多辅助设备,使用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瓶体底部连通有穿出外瓶体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配合有起通断作用的阀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过后,打开阀钮可以将配料直接导出,不会出现液体配料沿三口瓶瓶口流到外壁上的常见现象,使用较为干净、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瓶口、第二瓶口以及第三瓶口竖直向上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后期插入搅拌工具、冷凝工具以及倒入配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瓶口、第二瓶口以及第三瓶口为磨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第一瓶口、第二瓶口以及第三瓶口与密封塞的适配性,便于后期用密封塞密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瓶体呈球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装入的配料均匀分布,便于后期的加热或冷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瓶体呈半球形,其上边沿位于内瓶体二分之一处且与内瓶体连接为一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瓶体的大小以及形状使得形成的空腔刚好包覆内瓶体的下半部分,正常情况下,三口瓶中配料一般装入三分之一,最多不超过二分之一,这样空腔刚好能完全覆盖配料,加热或冷却时较为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钮为玻璃阀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阀钮与玻璃出水管的适配性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入口设置于所述外瓶体上侧,所述导出口设置于所述外瓶体下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热水、热蒸汽或者冷水、冷雾均从上往下流动,在过程中能充分和内瓶体传递温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入口和所述导出口上间隔设置有环形凸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棱可以有效张紧橡胶软管,可以有效避免橡胶软管受热后,导入口和导出口出现的漏液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相比现有三口瓶的使用,新专利技术的三口瓶在使用过程中不涉及较多辅助设备,使用较为方便;2.通过将内瓶体设置呈球形,外瓶体设置呈半球形且包围内瓶体下部二分之一的部分,使得形成的空腔刚好包覆内瓶体的下半部分,空腔刚好能完全覆盖配料,加热或冷却时较为均匀;3.设置环形凸棱,环形凸棱可以有效张紧橡胶软管,避免橡胶软管受热后,导入口和导出口出现的漏液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三口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中三口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瓶体;10、第一瓶口;11、第二瓶口;12、第三瓶口;13、出水管;14、阀钮;2、外瓶体;20、导入口;21、导出口;22、环形凸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三口瓶,包括内瓶体1和外瓶体2。内瓶体1呈球形,用玻璃制造,在内瓶体1的顶部竖直并排设置有第一瓶口10、第二瓶口11以及第三瓶口12。第一瓶口10、第二瓶口11以及第三瓶口12为磨口。第二瓶口11常用于插入搅拌工具,第一瓶口10和第三瓶口12常用于加入配料、温度计或者冷凝工具。在内瓶体1底部连通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出水管13,在出水管13上配合有起通断作用的阀钮14。出水管13配合阀钮14可以用于排出内瓶体1中的配料,不用将配料从三个瓶口中倒出,过程中不用取下三口瓶,使用较为方便。外瓶体2呈半球形,用玻璃制造,其套在内瓶体1下侧,上沿位于内瓶体1二分之一处且内瓶体1连接为一体。外瓶体2和内瓶体1围合出一个空腔,外瓶体2两侧分别连通有一个通向外界的导入口20和导出口21,从导入口20可以向上述空腔中导入热水、热蒸汽或者冷水、冷雾,从导出口21可以向外界排出上述空腔中的水。导入口20设置于外瓶体2上侧,导出口21设置于外瓶体2下侧。外瓶体2的大小以及形状使得形成的空腔刚好包覆内瓶体1的下半部分,正常情况下,三口瓶中配料一般装入三分之一,最多不超过二分之一,这样空腔刚好能完全覆盖配料,加热或冷却时较为均匀。除去阀钮14,三口瓶其余部位均用玻璃一体制造,阀钮14可以选用玻璃阀钮14,也可以选用金属阀钮14。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当需要为内瓶体1中的配料加热时,我们可以在导入口20和导出口21上连接橡胶软管,然后通入热水或者热蒸汽,对内瓶体1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热水或热蒸汽从导入口20的位置不断被压缩向下流动,最终从导出口21导出,流动过程中充分传热,内瓶体1底部充分受热,加热效果较好;当需要为内瓶体1中的配料制冷时,我们可以在导入口20和导出口21上连接橡胶软管,然后通入冷水或冷雾,对内瓶体1进行制冷,制冷过程中,流体充分进行能量交换,对配料的冷却效果较为均匀。相比现有三口瓶的使用,新专利技术的三口瓶在使用过程中不涉及较多辅助设备,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过后,打开阀钮14可以将配料直接导出,不会出现液体配料沿三口瓶瓶口流到外壁上的常见现象,使用较为干净、方便。实施例二参照图2,一种三口瓶,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导入口20和导出口21上设置有环形凸棱22。环形凸棱22可以有效张紧橡胶软管,可以有效避免橡胶软管受热后,导入口20和导出口21出现的漏液现象。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口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瓶体(1)和外瓶体(2),所述内瓶体(1)上侧设置有第一瓶口(10)、第二瓶口(11)以及第三瓶口(12),所述外瓶体(2)套在内瓶体(1)外侧且外瓶体(2)上设置有导入口(20)和导出口(21),所述外瓶体(2)和所述内瓶体(1)围合形成空腔,所述导入口(20)和所述导出口(21)与所述空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口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瓶体(1)和外瓶体(2),所述内瓶体(1)上侧设置有第一瓶口(10)、第二瓶口(11)以及第三瓶口(12),所述外瓶体(2)套在内瓶体(1)外侧且外瓶体(2)上设置有导入口(20)和导出口(21),所述外瓶体(2)和所述内瓶体(1)围合形成空腔,所述导入口(20)和所述导出口(21)与所述空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口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体(1)底部连通有穿出外瓶体(2)的出水管(13),所述出水管(13)上配合有起通断作用的阀钮(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口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口(10)、第二瓶口(11)以及第三瓶口(12)竖直向上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欣维尔玻璃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