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1140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所述肿瘤包括骨肉瘤、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神经母细胞瘤和肝癌。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研究发现了黄夹次乙苷的广谱抗癌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作用和直接杀死作用,但对正常的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并无明显影响。其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凋亡,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肿瘤免疫等。

Application of Ethylene Glycoside as Anti-Tumor Dru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atural medicines, in particular to the application of xanthohydroside as an antineoplastic drug. The tumors include osteosarcoma, breast cancer, cervical cancer, ovarian cancer, neuroblastoma and liver canc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found the broad-spectrum anticancer effect of Ethylene Glycoside, which can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kill many kinds of cancer cells directly, but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normal endothelial cells and myocardial cells. Its anti-tumor mechanisms include inhibition of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promotion of apoptosis, cell cycle arrest, inhibition of tumor angiogenesis, tumor immunity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
,尤其涉及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其中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命健康存在更大威胁。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很多,早期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肿瘤以放、化疗为主。恶性肿瘤在早期容易转移,给外科手术切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放、化疗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患者受其毒副作用影响而表现出较差的预后。并且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一线化疗药物均存在容易耐药、易复发、副作用大等问题。在各种恶性肿瘤中,骨肉瘤(OS)是长骨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其中儿童和青少年特别危险,儿童发病率每年为0.2-3例/10万,青少年为0.8-11/10万。转移是OS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有效的化疗药物以及新辅助化疗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增加到66-82%,只有30%的转移性OS患者达到5年无事件生存期。那些可检测到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至19%。此外,即使在没有原发转移的患者中,40%将继续发展为继发转移;在一项研究中,非转移性高级别骨肉瘤随后转移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5%和23%,4年分别为肺和骨转移。同时,传统化疗药物同时伴有较大的副作用,骨肉瘤患者对传统化疗药物耐受较差是骨肉瘤患者生存率停滞不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一线化疗药物均存在容易耐药、易复发、副作用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以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抑制体外骨肉瘤增殖细胞增殖的方法。以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组合物。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黄夹次乙苷是一种强心苷类的天然产物,来源于中药夹竹桃科黄花夹竹桃(Thevetiaperuviana(Pers.)K.Schum.)提取物。本专利技术在研究发现了黄夹次乙苷的广谱抗癌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周期阻滞、抑制迁移、抑制血管新生和肿瘤免疫等,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作用和直接杀死作用。但黄夹次乙苷对正常的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并无明显影响,如图24、图15所示,黄夹次乙苷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心电图并无明显影响,证明了黄夹次乙苷对肿瘤的选择性以及安全性。。优选地,所述肿瘤包括骨肉瘤、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神经母细胞瘤和肝癌。黄夹次乙苷对上述肿瘤的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作用或直接杀死作用。优选地,所述的抗肿瘤药物是抗骨肉瘤药物。优选地,所述的抗肿瘤药物是抗乳腺癌药物。本研究经过体内实验发现,黄夹次乙苷能抑制小鼠乳腺癌生长。目前,通过在临床中使用靶向免疫检查点调控蛋白(如PD-1)已见证了激活免疫系统能够治疗癌症。黄夹次乙苷能通过多种途径显著激活肿瘤免疫并下调PD-1的表达,从而抑制4T1乳腺癌的生长。并且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黄夹次乙苷虽然在体外并没有抑制4T1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但在体内却能明显抑制4T1乳腺癌的生长。优选地,所述的抗肿瘤药物是激活肿瘤免疫的药物。黄夹次乙苷能显著激活肿瘤免疫并下调PD-1的表达,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优选地,所述的抗肿瘤药物是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药物。新血管形成(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的基础。由于缺氧,肿瘤组织产生并释放血管生成生长因子,例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酸性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bFGF)以及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来形成新血管。黄夹次乙苷能显著抑制内皮细胞血管形成,具有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活性。以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抑制体外骨肉瘤增殖细胞增殖的方法,将黄夹次乙苷加入到肿瘤细胞的培养液中,黄夹次乙苷在所述培养液中的终浓度为10~100nM。在10~100nM浓度范围内,黄夹次乙苷能抑制内皮细胞血管形成,抑制人骨肉瘤细胞迁移。以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中含有黄夹次乙苷。优选地,将所述的广谱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纳米制剂或者注射剂,以方便临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通过高内涵方法筛选得到的不同细胞对药物黄夹次乙苷的IC50曲线;图2为实施例1中通过CCK-8方法筛选得到的不同细胞对药物黄夹次乙苷的IC50曲线;图3为实施例2中高内涵荧光图像分析检测的U2OS细胞周期的效果图;图4为实施例2中高内涵分析的U2OS细胞周期的量化图;图5为实施例2中流式细胞仪检测的U2OS细胞周期的效果图;图6为实施例2中流式细胞仪检测的U2OS细胞周期的量化图;图7为实施例3中流式细胞术检测U2OS细胞凋亡的结果图;图8为实施例3中流式细胞术检测U2OS细胞凋亡的量化图;图9为实施例3中Westernblot分析U2OS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ease-3蛋白表达的效果图;图10为实施例4中U2OS细胞进行体外划痕实验结果;图11为实施例4中U2OS细胞划痕实验中内皮细胞在不同时间点迁移率折线图;图12为实施例5中接种肿瘤细胞后第20天三组小鼠肿瘤的图片;图13为实施例5中各组肿瘤的湿重图;图14为实施例5中肿瘤的大小及鼠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15为实施例5中接种肿瘤细胞后第20天三组小鼠给药后各脏器指数;图16为实施例5中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9天三组小鼠给药后心电图监测结果;图17为实施例6中溶剂对照组与高剂量组肿瘤部位血管CT显影;图18为实施例6中黄夹次乙苷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在分别给药后形成的血管数定量图;图19为实施例6中EA.hy926细胞进行体外划痕实验结果;图20为实施例6中EA.hy926细胞划痕实验中内皮细胞在不同时间点迁移率折线图;图21为实施例6中micro-CT扫描的4T1肿瘤模型小鼠的肿瘤图片;图22为实施例6中ImageJ提取的血管分布图;图23为实施例6中分支血管的数目的柱状图;图24为实验例7中肿瘤模型空白对照组(C)和肿瘤模型给药组(H)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差异表达基因的总体分布(倍数变化2和p值0.05)的火山图;图25为实验例7中分层聚类表示在空白对照组和给药组样品中显着和不同表达的转录物的总体概况;图26为实验例7中肿瘤模型空白对照组和肿瘤模型给药组的前10条信号通路;图27为实验例7中肿瘤模型空白对照组和肿瘤模型给药组差异基因的上游调控基因前10条信号通路;图28为实验例7中肿瘤模型空白对照组和肿瘤模型给药组差异基因在肿瘤和免疫相关靶点中的占比;图29为实施例7中树突状细胞(DCs)成熟通路中与肿瘤免疫相关的差异基因的分析验证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黄夹次乙苷作为广谱抗肿瘤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具体如下:1、实验方法1.1实验细胞株EA.hy926(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株),来自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国家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包括骨肉瘤、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神经母细胞瘤和肝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肿瘤药物是抗骨肉瘤药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肿瘤药物是抗乳腺癌药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夹次乙苷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肿瘤药物是激活肿瘤免疫的药物。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彦刘海鑫姜苗苗贺爽王跃飞高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