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无线充电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无线充电结构。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chargingtechnology)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通过电磁感应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对于无线充电技术而言,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线圈位置对线圈的耦合性能有很大影响,即发射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的错位很大程度地影响充电效率。随着无线充电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无线充电设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现有无线充电器大多采用单线圈作为发射端,此种结构充电时接收端线圈必须放置于发射端线圈中心位置才能充电,使得充电区域有限,发射端线圈利用率低,从而导致充电便捷性远远不足。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无线充电结构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及无线充电结构,解决了现有单线圈无线充电器具有充电区域有限,线圈利用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至少包括:以上下堆叠方式排布的至少三层线圈排布层,各线圈排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至少包括:以上下堆叠方式排布的至少三层线圈排布层,各线圈排布层中包含多个结构相同的线圈结构,各所述线圈结构均包括:设有凸起部的线圈基板,形成于所述线圈基板中的圆形线圈,及贯通所述凸起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线圈定位孔;所述至少三层线圈排布层中第一线圈排布层包括:设置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三个第一线圈结构,并且相邻所述第一线圈结构中的圆形线圈之间彼此相切;第二线圈排布层包括:设置于第一线圈排布层和第三线圈排布层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结构;第三线圈排布层包括:设置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三个第三线圈结构,并且相邻所述第三线圈结构中的圆形线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至少包括:以上下堆叠方式排布的至少三层线圈排布层,各线圈排布层中包含多个结构相同的线圈结构,各所述线圈结构均包括:设有凸起部的线圈基板,形成于所述线圈基板中的圆形线圈,及贯通所述凸起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线圈定位孔;所述至少三层线圈排布层中第一线圈排布层包括:设置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三个第一线圈结构,并且相邻所述第一线圈结构中的圆形线圈之间彼此相切;第二线圈排布层包括:设置于第一线圈排布层和第三线圈排布层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结构;第三线圈排布层包括:设置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三个第三线圈结构,并且相邻所述第三线圈结构中的圆形线圈之间彼此相切;其中,第一线圈排布层中彼此相切的三个圆形线圈的圆心及第三线圈排布层中彼此相切的三个圆形线圈的圆心分别构成一等边三角形,并且两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在堆叠方向上重合,同时与第二线圈排布层中一圆形线圈的圆心在堆叠方向重合,以减小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充电盲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三层线圈排布层的任一层中还包括:与其线圈结构设置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一个第四线圈结构,所述第四线圈结构设置于其线圈结构外侧,并且相邻线圈结构中的圆形线圈之间彼此相切;其余两层线圈排布层的任一层中还包括:与其线圈结构设置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一个第五线圈结构,所述第五线圈结构设置于其线圈结构外侧,并且相邻线圈结构中的圆形线圈之间彼此相切;其中,所述第五线圈结构中的圆形线圈设置于另两层线圈排布层叠置后产生的充电盲区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排布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结构设置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一个第四线圈结构,所述第四线圈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圈结构的外侧,并且相邻线圈结构中的圆形线圈之间彼此相切;所述第二线圈排布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线圈结构设置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一个第五线圈结构,所述第五线圈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线圈结构的外侧,并且相邻线圈结构中的圆形线圈之间彼此相切;所述第三线圈排布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三线圈结构设置于同一平面的至少一个第六线圈结构,所述第六线圈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线圈结构的外侧,并且相邻线圈结构中的圆形线圈之间彼此相切;其中,所述第六线圈结构中的圆形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圈排布层和所述第二线圈排布层叠置后产生的充电盲区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飞,林阳,林涛,王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蓝沛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