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智能光伏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305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化智能光伏组件结构,在矩形的组件边框内设置由玻璃板、电池层、胶接层和背膜层组成的多层结构,电池层包括铺设在玻璃板内表面的N个电池组和电池组一端外侧的汇流带,汇流带具有N个与电池组对应并联的开关部,N个开关部连接N+1个汇流段构成汇流带,在开关部中相邻汇流段之间嵌置旁路开关件,旁路开关件为单向导通器件,其中N≥1。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旁路开关件嵌入相邻汇流段之间形成汇流带,旁路开关件与对应的电池组并联,代替现有的光伏接线盒,简化了封装工艺和光伏组件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将各个电池组通过引线引入接线盒的问题,节省资源,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化智能光伏组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成化智能光伏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把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型电池。目前通常使用的是以硅为基底的硅光伏电池,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光伏电池。按照应用要求,光伏电池经过一定的组合,将达到一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的多个光伏电池封装成可作为电源使用的组件称为光伏组件。当光伏组件中一串联支路中的光伏电池被遮蔽、没有太阳照射时,被遮蔽的光伏电池将会消耗其他有光照的光伏电池所产生的能量并会发热,这种情形称为热斑效应。热斑效应会严重损害光伏电池,甚至影响整个光伏组件。为了防止光伏电池由于热斑效应而遭到损害,通常在光伏电池串的正负极间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利用旁路二极管的导通功能对并联的光伏电池进行保护。现有技术通常使用光伏接线盒对光伏电池串进行保护,在光伏接线盒内设置旁路二极管,降低光伏电池串断路的可能性,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和发电效率。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光伏接线盒采用外挂式连接在光伏组件背部,制作封装需要较多工序,人工和材料成本高。光伏接线盒中旁路二极管的反向漏电流较大,发热损耗较大,不仅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化智能光伏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矩形的组件边框(1)内设置由玻璃板、电池层、胶接层和背膜层组成的多层结构,电池层包括铺设在玻璃板内表面的N个电池组(2)和电池组(2)一端外侧的汇流带(5),汇流带(5)具有N个与电池组(2)对应并联的开关部(6),N个开关部(6)连接N+1个汇流段(7)构成汇流带(5),在开关部(6)中相邻汇流段(7)之间嵌置旁路开关件(8),旁路开关件(8)为单向导通器件,其中N≥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智能光伏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矩形的组件边框(1)内设置由玻璃板、电池层、胶接层和背膜层组成的多层结构,电池层包括铺设在玻璃板内表面的N个电池组(2)和电池组(2)一端外侧的汇流带(5),汇流带(5)具有N个与电池组(2)对应并联的开关部(6),N个开关部(6)连接N+1个汇流段(7)构成汇流带(5),在开关部(6)中相邻汇流段(7)之间嵌置旁路开关件(8),旁路开关件(8)为单向导通器件,其中N≥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智能光伏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旁路开关件(8)焊接在相邻两个汇流段(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智能光伏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开关部(6)中相邻的汇流段(7)端部为几字型,旁路开关件(8)嵌置在两个几字型结构(1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化智能光伏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旁路开关件(8)为薄片形状,底部通过若干焊接点(12)与相邻两个几字型结构(10)的下阶面(11)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化智能光伏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麦可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禾木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