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正压测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029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正压测漏设备,包括待测工位、吸盘推进机构、吸盘机械手和电气控制装置;吸盘机械手包括前后移动驱动机构、左右移动驱动机构和抓取装置,前后移动驱动机构和左右移动驱动机构分别驱动连接抓取装置,抓取装置包括吸盘、第一进气管和真空转换装置,第一进气管分别连接吸盘和真空转换装置;吸盘推进机构包括吸头推进驱动和测漏吸头,测漏吸头连接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与氮气输送装置连接,第二进气管设压力表和进气电磁阀;其提高锂电池壳体测漏的灵敏度,保证锂电池的合格率,而且,保证锂电池内部的干燥度和不影响锂电池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另外,有效避免取放过程对待测锂电池的损坏,保证待测产品检测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正压测漏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测漏
,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正压测漏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锂电池的加工步骤中包含一项测漏工序,测漏工序是对锂电池电芯的气密性进行测试筛选的步骤,现有的测漏一般采用水压真空压差测漏仪,其容易因抽真空后真空度的波动,导致测漏不准确,锂电池壳体测漏的灵敏度较低,不能保证锂电池的合格率;另外,一般采用人工或机械手的方式移动待测锂电池至测试工位,现有的机械手在移动待测工件时,需对待测工件进行夹紧,则在夹紧过程中容易对待测工件造成损坏,不能保证待测产品检测质量的稳定性。因此,本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全自动正压测漏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正压测漏设备,其提高锂电池壳体测漏的灵敏度,保证锂电池的合格率,而且,保证锂电池内部的干燥度和不影响锂电池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另外,有效避免取放过程中对待测锂电池的损坏,保证待测产品检测质量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正压测漏设备,包括有待测工位、吸盘推进机构和用于移动待测锂电池至待测工位的吸盘机械手,吸盘推进机构和吸盘机械手分别位于待测工位外围;所述吸盘机械手包括前后移动驱动机构、左右移动驱动机构和抓取装置,所述前后移动驱动机构和左右移动驱动机构分别驱动连接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吸盘、第一进气管和真空转换装置,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吸盘和真空转换装置;所述吸盘推进机构包括吸头推进驱动和用于密封连接待测锂电池的电芯注液口的测漏吸头,所述测漏吸头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氮气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进气电磁阀,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测漏吸头和进气电磁阀之间;还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气控制箱和设置于电气控制箱上用于显示、操控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于吸盘机械手和吸盘推进机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真空管上设有真空电磁阀,所述吸头推进驱动采用推进气缸,所述推进气缸上设有吸头推进电磁阀,所述前后移动驱动机构为前后气缸驱动,所述前后气缸上设置有前后驱动电磁阀,所述左右移动驱动机构采用左右气缸,所述左右气缸上设置有左右驱动电磁阀。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机架,前述待测工位、吸盘机械手和吸盘推进机构均设置于机架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上料电机和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从前往后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放置块,所述上料电机驱动上料放置块向上或向下运动,前述抓取装置对应上料机构的顶端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设置于测试平台的一侧,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驱动电机和运送带,所述卸料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运送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1、采用氮气加压的方式对锂电池内部形成正压检测漏气,提高锂电池壳体测漏的灵敏度,保证了锂电池的合格率,避免传统水压真空压差测漏仪因真空度的波动导致检测不精确的问题发生,尤其是,由于氮气不含水分,保证锂电池内部的干燥度和不影响锂电池内部结构的稳定性;2、通过吸盘机械手的设计,有效避免取放过程中对待测锂电池的损坏,保证待测产品检测质量的稳定性;3、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大致测试原理图。附图标号说明:10、机架11、待测工位12、宽度调节机构13、高度调节机构20、吸盘推进机构21、吸头推进驱动22、测漏吸头23、第二进气管24、氮气输送装置25、压力表26、进气电磁阀30、待测锂电池31、电芯注液口40、吸盘机械手51、上料机构52、上料电机53、卸料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全自动正压测漏设备,包括有待测工位11、吸盘推进机构20、机架10、上料电机52、上料机构51、卸料机构53、电气控制装置(图中未显示)和用于移动待测锂电池30至待测工位11的吸盘机械手40,吸盘推进机构20和吸盘机械手40分别位于待测工位11外围;前述待测工位11、上料电机52、上料机构51、卸料机构53、吸盘机械手40和吸盘推进机构20均设置于机架10上,其中:所述吸盘机械手40包括前后移动驱动机构、左右移动驱动机构和抓取装置,所述前后移动驱动机构和左右移动驱动机构分别驱动连接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吸盘、第一进气管和真空转换装置,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吸盘和真空转换装置;通过真空转换装置,使得吸盘形成一个负压气源来紧密吸住待测锂电池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管上设有真空电磁阀,下述吸头推进驱动21采用推进气缸,所述推进气缸上设有吸头推进电磁阀,所述前后移动驱动机构为前后气缸驱动,所述前后气缸上设置有前后驱动电磁阀,所述左右移动驱动机构采用左右气缸,所述左右气缸上设置有左右驱动电磁阀。所述吸盘推进机构20包括吸头推进驱动21和用于密封连接待测锂电池30的电芯注液口31的测漏吸头22,优选地,测漏吸头22上设有左右调节机构和上下调节机构,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和上下调节机构均为现有技术的可调节机构,在此不做详细说明,通过左右调节机构和上下调节机构,可调节测漏吸头22对准电芯注液口31。所述测漏吸头22连接有第二进气管23,所述第二进气管23与氮气输送装置24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23上设置有压力表25和进气电磁阀26,所述压力表25设置于测漏吸头22和进气电磁阀26之间。通过氮气加压测试,测试时间为8至10秒,下述控制面板在设定时间内对微漏信号实时扫描,利用形成的压力变化时间图表曲线来分析待测锂电池30的气密性。所述上料机构51从前往后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上料机构51包括上料放置块,所述上料电机52驱动上料放置块向上或向下运动,前述抓取装置对应上料机构51的顶端设置。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51还包括固定板和可调宽度侧板,所述固定板和可调宽度侧板均上下延伸倾斜设置,所述上料放置块位于固定板和可调宽度侧板之间。所述卸料机构53设置于测试平台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卸料机构53设置于测试平台的右侧;所述卸料机构53包括卸料驱动电机和运送带,所述卸料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运送带。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构51设置有十个上料放置块,相应地,上料电机52也设置有十个,保证同时进行十个待测电池的上料;待测工位11也设置有十个,保证同时可以进行十个测漏。优选地,待测工位11上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12和高度调节机构13,用于调节待测工位11的宽度和高度;宽度调节机构12包括夹紧气缸、燕尾座手轮、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分别位于待测工位11的左、右侧,所述夹紧气缸和燕尾座手轮分别连接第一夹紧块。根据锂电池的铝壳型号,打开夹紧气缸,调节燕尾座手轮,使得待测锂电池30能前后滑动为准;高度调节机构13包括高度调节手把和高度顶块,所述高度调节手把驱动连接高度顶块,根据锂电池的铝壳型号,松开高度调节手把,调节高度顶块,使得待测锂电池30电芯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正压测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待测工位、吸盘推进机构和用于移动待测锂电池至待测工位的吸盘机械手,吸盘推进机构和吸盘机械手分别位于待测工位外围;所述吸盘机械手包括前后移动驱动机构、左右移动驱动机构和抓取装置,所述前后移动驱动机构和左右移动驱动机构分别驱动连接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吸盘、第一进气管和真空转换装置,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吸盘和真空转换装置;所述吸盘推进机构包括吸头推进驱动和用于密封连接待测锂电池的电芯注液口的测漏吸头,所述测漏吸头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氮气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进气电磁阀,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测漏吸头和进气电磁阀之间;还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气控制箱和设置于电气控制箱上用于显示、操控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于吸盘机械手和吸盘推进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正压测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待测工位、吸盘推进机构和用于移动待测锂电池至待测工位的吸盘机械手,吸盘推进机构和吸盘机械手分别位于待测工位外围;所述吸盘机械手包括前后移动驱动机构、左右移动驱动机构和抓取装置,所述前后移动驱动机构和左右移动驱动机构分别驱动连接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吸盘、第一进气管和真空转换装置,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吸盘和真空转换装置;所述吸盘推进机构包括吸头推进驱动和用于密封连接待测锂电池的电芯注液口的测漏吸头,所述测漏吸头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氮气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进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进气电磁阀,所述压力表设置于测漏吸头和进气电磁阀之间;还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气控制箱和设置于电气控制箱上用于显示、操控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于吸盘机械手和吸盘推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正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平李兆军张远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力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